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林业   61篇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61.
管子的林业管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管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着名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其着作《管子》中含有丰富的林业政策和管理思想.他把林业看作治国的根本大计,物质财富的不尽来源,衡量国家贫富的重要标志,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为了保护森林、发展林业,他提出国君重视、专设机构、修火宪、以时禁发、国家控制、以租代税、发展林产品市场等一系列政策.同时,他还提出顺天时、务地宜、以树固堤、奖励林业科技等主张.  相似文献   
62.
清代前期林业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前期,中国林业处于古代传统林业阶段.在林业思想上,表现为受农本思想和风水思想的深刻影响.对林业的认识基本上局限于农业的水平,主要是追求森林的经济效益,强调发展经济林.在民间乃至上层统治者,林业思想中包含着相当程度的迷信成分,风水说相当盛行.同时,少数先进人物已能较深刻地认识到森林的生态作用,提出了森林防灾和多效益的思想,尽管其内容还不完善,还主要是为了保护农田、为农服务,但森林生态思想毕竟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63.
安吉县竹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省安吉县为我国十大"竹乡"之一。安吉竹业总产值居全国产竹县之首。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条件的优越,又有悠久的借竹为生的历史传统,尤其是还有当代全县人民的艰苦创业。安吉选择了一条以竹业为支柱、生态经济高效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成功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值得有关地区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64.
中国近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产权制度作为林业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 对于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中分清代后期、民国、新中国3个时期, 论述了我国近现代林权制度的主要形式和变迁过程, 并对其中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65.
衡量现代林业发展水平的新标尺:森林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现代林业,需要有一些不同于传统林业的衡量标准。本文在综合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等传统林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项新的指标——森林厚度。它是指用某一地区森林和树木的总蓄积量假设覆盖全部土地所能达到的厚度,单位用毫米(mm)。该指标可解决长期以来运用森林覆盖率不能全面反映生态建设水平的问题,使衡量和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之间的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变得既简易又清晰。当指标值大于9mm时,表示生态环境优秀;6~9mm为生态良好;3~6mm为生态适中;0~3mm为生态较差。本文计算了全球、17个国家、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地区的森林厚度指标值,并对其林业生态状况作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66.
绒毛白蜡苗木变异性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绒毛白蜡在引种栽培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变异。通过调查研究证明:绒毛白蜡苗期在生长量、干形、枝角、枝数、皮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变异,变动系数均大于20%。对其进行早期选择育种是可能的,并且会收到很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67.
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森林建设,既是解决我国城市森林发展与管理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代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城市森林功能、内涵与价值转变的重要需求。文中提供了一种认识当代林业和城市关系的视角,认为应通过对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研究反思对绿色基础设施的认知,界定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森林这一概念,重新思考城市森林建设中“自然与城市的关系”,探究二者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森林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8.
菲律宾“国家造林计划”是世界十大重点生态工程之一。为了遏制森林破坏,恢复退化的热带林和红树林,改善生态状况,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乡村发展,菲律宾于1987年启动“国家造林计划(NFP)”。该计划到2010年完成造林202.6万hm2。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2011年又开展了二期的“国家绿化计划(NGP)”(2011—2022年),计划造林270万hm2,而2011—2020年实际完成造林200多万hm2。“国家造林计划”和随后的“国家绿化计划”总目标为造林510万hm2(去除重叠部分),到2020年底实际完成造林410万hm2。在计划实施中,采取了促进人工造林、加强社区森林管理、坚持高层推动、完善规划和政策等多项措施,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菲律宾“国家造林计划”对我国的主要政策启示包括谋划新的工程、实行依法治理、坚持共建共享、强化科技支撑、重视宣传发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