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4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林业   500篇
农学   281篇
基础科学   289篇
  363篇
综合类   2386篇
农作物   307篇
水产渔业   356篇
畜牧兽医   1163篇
园艺   389篇
植物保护   190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奶牛热应激缓解剂效果及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将临床健康、平均泌乳146 d、产奶量17.49 kg/头.d的74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随机配对分为2组,试验牛集中饲养于同一栋棚舍式拴系牛舍中,按照前后交叉试设计,每期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21 d,前后试验间歇期15 d。试验期牛舍平均温度为31.07℃,温湿指数(TH I)为82.61。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添加1%奶牛热应激缓解剂。结果表明:1.试验组体温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呼吸和脉搏也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组干物质进食量(DM I)较对照组提高6.4%(P<0.05),4?M奶量较对照组提高5.41%(P<0.05),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总固体物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组血液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缓解剂可能的作用机制是一方面提高热应激期奶牛血液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活性,随之激活CM产生短时效适量的NO,使外周血管舒张,机体通过血流将体内的热量运至皮肤进行蒸发散热;另一方面减弱奶牛的甲状腺活动,降低代谢率,减少产热量。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 DH13株重组σB蛋白,并检测其免疫原性,为NDRV基因工程疫苗研制等提供物质材料。采用RT-PCR方法扩增获得NDRV σB基因,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0a-σB和pET-32a-σB,将2个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利用IPTG诱导获得相应的重组蛋白,通过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形式。纯化无His的σB蛋白,并以此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源多克隆抗体。利用Ni2+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含His的σB蛋白,以此蛋白作为检测原,通过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兔源多克隆抗体效价;Western blotting鉴定多克隆抗体与重组蛋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结果显示,PCR扩增获得大小约为1 100 bp的σB基因片段。SDS-PAGE结果显示,高效表达出了2种重组σB蛋白,大小分别约为41和46 ku,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间接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204 800,能特异性地识别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表明重组无His的σB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Western blotting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含His的σB蛋白和无His的σB蛋白均与制备的兔源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原核表达得到的重组σB蛋白具备良好的反应原性。本试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地表达出了重组σB蛋白,并证实了重组NDRV σB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该结果将有助于后续对NDRV σB蛋白生物学功能的鉴定、NDRV诊断用抗原的制备及NDRV新型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83.
梁祖光 《兽医导刊》2020,(2):129-130
目的:探讨对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及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市某地区的养猪场内出现的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及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症治疗和综合性治疗,全猪场内除治疗前死亡的猪只外,剩下的发病猪只均未出现死亡现象,且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实施病理解剖及实验室确诊,明确猪只的疾病类型,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及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4.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临床型乳房炎有严重症状,患病乳腺奶产量明显下降,乳汁异常,如果不妥善处理,会导致乳腺的泌乳机能丧失,造成乳腺萎缩。目前奶牛场对临床型乳房炎的防治,绝大部分仍然应用抗生素,但由于抗生素的长期滥用,致使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极不理想。为此,笔者从细菌学角度分析了濮阳地区某些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原分布情况,对该地区的43例临床型乳房炎患牛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同时对所鉴定的菌株  相似文献   
85.
鸭瘟是鸭的一种死亡率高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高热、肢软、流泪和排绿色稀粪。因一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一、病原鸭瘟的病原体属于疱疹病毒属的病毒。鸭瘟病毒存在于病鸭体内各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肝、脑、食道和泄殖腔含毒量最高,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例如在-10℃~-20℃环境中,能存  相似文献   
86.
盖他病(Getah,GET)是由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盖他病毒(Getah virus,GETV)引起的主要侵害猪和马的一种虫媒传染病。盖他病毒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导致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或弱仔。该病毒在亚洲地区、澳大利亚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分布广泛,给家畜和养殖业带来了一定威胁。目前,针对盖他病毒的研究还较少,为此,笔者概述了盖他病毒的发现和分类、分子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诊断技术等,拟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7.
本文用Jaswant酶测定法和组织学方法就日粮锰对公鸡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及睾丸曲细精管中精子密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锰的Ⅰ组(添加Mn 0ppm)或高锰的Ⅳ组(添加Mn 300ppm)致使血清、肝脏和睾丸SDH活性下降。组织学观察表明:Ⅰ、Ⅳ组与Ⅲ组(添加Mn 100ppm)相比性成熟延迟,睾丸曲细精管精子数降低(P<0.01)。睾丸SDH 活性与曲细精管精子数相关系数r-0.9493,提示日粮中锰缺乏或过多造成曲细精管精子生成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锰影响了睾丸SDH活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筛选与水牛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的关键基因,为挖掘改善水牛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标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下载GSE19586数据集,使用limma R语言程序包筛选广西水牛和青海牦牛36月龄背最长肌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使用clusterProfiler R语言程序包分别对上调、下调的DEGs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STRING在线软件对DEGs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并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可视化,筛选排名前二十的枢纽基因。【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254个DEGs,其中61个上调,193个下调。GO功能富集结果显示,上调DEGs主要富集于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细丝滑动、肌球蛋白复合体、肌球蛋白结合、甘油三酯代谢、酰基甘油代谢、中性脂代谢、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调控等过程;下调DEGs主要富集于短链脂肪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细胞对酮的反应、细胞基质连接、脂蛋白合成及蛋白质的成熟、加工、聚合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上调DEGs主要参与代谢途径、脂肪细胞因...  相似文献   
89.
鸡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试验对上海地区分离的4株细菌经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及血清学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4株细菌用O抗原单因子血清鉴定均为O78;用临床上常用的14种抗菌素纸片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有效地控制了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90.
由于乳牛连续妊娠及大量泌乳,其体内钙、磷、维生素D代谢非常旺盛,凡其中一种缺乏或过量均会导致乳牛骨质疾病的发生。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各国制定了相应的饲养标准,日粮中钙、磷含量及其二者比例基本上能够满足乳牛的需要,但是在生产实践中,乳牛骨质疾病仍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有的国家已开始对乳牛体内维生素D的代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