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228篇
农学   128篇
基础科学   193篇
  83篇
综合类   795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132篇
畜牧兽医   506篇
园艺   189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试验以通城猪为母本,长白猪(瑞典)、大白猪(英国)为父本进行三元杂交,对两个三元杂交猪(长×(大×通)、大×(长×通),简称为长×大×通、大×长×通)及亲本分别从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长×大×通和大×长×通三元杂交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均表现出较好的杂种优势。长×大×通三元杂交猪的测定期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活体背膘厚、剪切力、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2.54%、-13.89%、10.39%、-8.71%、-8.33%和8.57%,大×长×通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0.81%、-11.05%、10.55%、-6.50%、6.67%和2.44%。长×大×通和大×长×通两者比较,长×大×通三元杂交猪的试验期平均日增重、眼肌面积及腿臀肉骨率分别为843.4 g/d、34.51 cm2和73.54%,大×长×通三元杂交猪分别为808.6 g/d、31.45 cm2和70.67%,二者差异均显著(P<0.05)。综上所述,以通城猪为母本进行的两个三元杂交猪的生长和胴体性状显著优于亲本通城猪,肉质显著优于亲本长白猪和大白猪,且长×大×通组合优于大×长×通组合。  相似文献   
862.
为了探讨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杂交粳稻育种的可能性,利用包台(BT)型、红莲(HL)型、茶野(CL)型、野败(WA)型等4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不育系六千辛A与181个粳稻亲本测交,根据测交F1的小穗育性,筛选HL型粳稻恢复系。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的HL型粳稻恢复系与更多HL型不育系复测,并进行不同细胞质杂交粳稻的比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HL型和CL型不育系的恢、保关系十分一致,测交F1小穗育性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2)HL型和CL型粳稻不育系的可恢性虽不如BT型不育系,但明显优于WA型粳稻不育系;以测交F1小穗育性达到85%以上作为选择标准,从BT型恢复系和广亲和恢复系中筛选出25个HL型(CL型)粳稻恢复系。3)不育系的核背景对杂种育性有影响,HL型六千辛A可恢性最好,其次为HL型陵香A,HL型珍5A可恢性最差。4)与BT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相比,HL型和C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育性稳定性相对较差。5)H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与BT型、WA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在播种至抽穗历期、株高、产量及品质性状上均无明显差异;H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粳稻结实率正常,与BT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无明显差异,明显高于WA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说明HL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杂交粳稻育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63.
对采自浙江东阳市的玉米细菌性叶斑病标样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B125-2、YB125-3和YB184具有致病性。对这3个菌株进行培养、形态特征鉴别、常规生理生化性状测定、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和16S rDNA序列分析的多种鉴定,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巨大芽孢杆菌能够侵染玉米并引起叶斑病。  相似文献   
864.
<正>近几年随着笼养方式的不断推广,笼养肉种鸡的规模不断扩大,笼养方式具有很多优点——提高饲养密度、减小占地面积、降低公鸡饲养数量、提高产蛋后期的受精率等,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饲料浪费问题、鸡群料量与体重控制问题、产蛋期鸡群脚垫、趾甲问题等。  相似文献   
865.
热处理对鲜切生菜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35,45,55 ℃的热水分别处理鲜切生菜1,2,3 min,研究4 ℃、湿度85%~95%贮藏条件下11 d内,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对鲜切生菜呼吸速率、含水量、VC、叶绿素含量、褐变潜力、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热处理(除55 ℃ 2 min、3 min外)均能不同程度地延缓水分、VC、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抑制呼吸速率及PPO活性,维持较低的褐变潜力,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至贮藏期第11 d,55 ℃ 1 min热处理的鲜切生菜的呼吸速率仅为(CO2)270.43 mg/(kg·h),含水量仍高达96.77%;以鲜重计VC含量为5.81 mg/g,叶绿素含量为1.34 mg/g,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褐变潜力和PPO活性保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0.098 UA/g和16.19 U/kg;感官品质仍有7.67分,具有良好的商品价值.45 ℃ 3 min 和35 ℃ 3 min热处理对保持鲜切生菜的品质也具有一定作用,但作用效果次于55 ℃ 1 min;而55 ℃ 2 min、3 min热处理会对鲜切生菜造成伤害,加速腐败进程,不适于鲜切生菜保鲜,即以55 ℃ 1 min热处理鲜切生菜的生理品质及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66.
为提高油菜花多糖的应用价值,以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油菜花朵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油菜花多糖提取优化工艺。油菜花干燥、粉碎,过100目筛,脱脂,通过热水浸提法并结合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料水比以及浸提次数等单因素条件进行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获得油菜花多糖提取工艺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单因素最佳条件下,油菜花多糖得率最大为17.85%;正交优化最佳条件下,油菜花多糖得率为19.18%。正交实验最佳条件为油菜花多糖优化提取工艺,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1.5 h,浸提料水比1:40(m:v),提取次数为2次。  相似文献   
867.
为提高橡胶树循环培养的次生体细胞胚再生植株频率,建立完善的橡胶树高频次生体细胞胚再生体系,以长期离体培养的未成熟次生体细胞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ABA、NAA、GA3、6-BA, KT)及浓度对次生体细胞胚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0.05 mg/L NAA促进次生体细胞胚成熟的效果较为明显,平均获得了27.33个成熟胚状体。ABA最佳处理浓度为1.0 mg/L,平均获得24.33个成熟胚状体,升高或降低ABA的浓度均会导致成熟体细胞胚数的降低或生根体细胞胚数的增加。GA3处理浓度较低时(0.2~0.4 mg/L),次生体细胞胚未能进一步发育成熟,成熟体细胞胚的数量为0个, GA3最佳处理浓度为1.0mg/L。高浓度的6-BA和KT皆不利于次生体细胞胚的成熟,以0.5 mg/L 6-BA和1.0 mg/L KT组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68.
在10℃黑暗条件下进行室内土培接种实验,评价玉米秸秆低温降解复合菌系GF-20对玉米秸秆的促分解作用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在接种后15、30、45和60 d分别测定GF-20及对照菌剂LK和SM的玉米秸秆降解率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与未施菌剂对照(CK)相比,施用菌剂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玉米秸秆的分解,以低温高效菌剂GF-20效果最佳,可明显加快秸秆分解进程。利用16Sr DNA-PCR-DGGE技术检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未施菌剂对照(CK)和无秸秆无菌剂的空白对照(B)相比,施用菌剂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可显著提高土壤细菌富度(S)和多样性指数(H),表现为GF-20LKSMCKB;各处理之间的种群均匀度指数(E)差异不显著。玉米秸秆添加促腐解菌剂,可有效加快秸秆分解,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869.
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橡胶树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本研究以橡胶树优良无性系‘云研73-477’花药体胚植株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6-BA、NAA、KT、GA3对橡胶树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激素对茎尖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主次顺序为:NAA>6-BA>KT>GA3,优组合为1.0mg/L6-BA+0.2mg/LNAA+0.2mg/LKT+0.4mg/LGA3;6-BA、NAA、GA3对茎段芽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达显著水平,KT则不显著,NAA、GA3对死亡率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他2种激素则不显著。茎段不定芽诱导的优组合为1.5mg/L6-BA+0.1mg/LNAA+0.2mg/LKT+0.2mg/LGA3。  相似文献   
870.
为了解大型海藻养殖对水体溶解无机碳(DIC)含量的影响,明确其在光照、黑暗及光暗交替条件下水体DIC含量的变化过程,将取自温州洞头近海养殖的鼠尾藻、羊栖菜在实验室内进行养殖试验,设置光照、黑暗、光暗交替处理,测定了养殖水体DIC含量,并对DIC变化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光照条件下,鼠尾藻DIC的消耗速率比羊栖菜高(P<0.05)。在黑暗条件下,鼠尾藻DIC释放速率比羊栖菜高(P<0.05)。随着光暗交替周期的延长,鼠尾藻、羊栖菜DIC的消耗速率均是先升后降,鼠尾藻DIC消耗速率比羊栖菜高。近海海藻养殖时随着光暗环境的交替进行,将发生光合作用消耗DIC、暗呼吸释放DIC的转换。总体而言,海藻养殖最终降低了水体DIC含量,能够促进大气CO2向海水转移,而且随养殖大型海藻的收获,形成一个“可移出的碳汇”,大力发展大型海藻养殖具有重要的碳汇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