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1篇
农学   9篇
  11篇
综合类   30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板栗采后低O2处理对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大红袍’板栗为试材,研究了0℃下0~5%的低O2处理对其品质及耐藏性的影响。低O2处理时间过长(20 d以上)且O2 浓度过低(2%以下),会使板栗产生异味,并促使板栗在贮藏期间的腐烂。低O2处理提高了板栗内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使乙醇大量积累,处理后经过120d冷藏,乙醇含量和ADH的活性逐渐恢复到对照的水平。低O2 处理还影响板栗的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3%~5%低O2处理可使淀粉的水解速率下降,但O2小于2%则会加速淀粉消耗。综合各项指标,低O2 (3%)处理20 d再进行冷藏,在防止异味、保持品质的同时,还提高了板栗的耐藏性。  相似文献   
72.
采后NaClO水浴处理对板栗沙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燕昌'板栗为试材,研究了采后不同浓度NaClO(100、500、1 000 mg·L-1)水浴处理对板栗沙藏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500 mg·L-1NaClO水浴处理有利于降低板栗在沙藏期间(30 ~150 d)的淀粉水解,有利于保持沙藏后期的淀粉含量.1 000 mg·L-1NaClO水浴处理抑制了蛋白质的降解,其它处理与对照没有差异.水浴处理促进了板栗在处理期间的乙醇积累,在沙藏过程中乙醇逐渐消失并且与对照没有差异.NaClO水浴处理对抑制沙藏板栗的发芽和腐烂有明显作用,经150 d沙藏,500 mg·L-1处理的发芽率和腐烂率均为2%,1 000 mg·L-1处理的均为0.500、1 000 mg·L-1NaClO水浴处理有利于提高沙藏板栗的质量.  相似文献   
73.
板栗贮藏保鲜条件及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板栗的贮藏方式,贮藏温度及贮藏过程中板栗品质的变化。在0 ̄2℃温度条件下,冷藏板栗干耗较严重,栗仁失水皱缩,并在贮藏后期发芽,用保鲜袋包装后冷藏,可有效地防止板栗失水,栗仁新鲜饱满,但在贮藏后期发芽;人工气调贮藏能较好的抑制失水和发芽,但贮藏成本较高且对技术要求较严格。采用保鲜袋包装并变温(即在贮藏后期将温度降至-2 ̄-4℃的临界低温)保持了板栗的新鲜度,贮藏期达8个月以上,干耗率为2.0%  相似文献   
74.
以鸭梨为试材,用荧光素酶法和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低温、病原菌胁迫条件下ATP含量和测定H -ATPase、Ca2 -ATPase活性。结果表明:采后0~60d低温贮藏果实为维持呼吸等代谢活动ATP大量消耗;H -ATPase活性显著增强,活性增强幅度与温度有关;Ca2 -ATPase活性高峰推后且峰值增大。受病原菌侵染的果实60h内表现为ATP含量显著降低;H -ATPase活性增强36h达最高峰;Ca2 -ATPase活性降低且降低速率高于对照。由此推测无论低温还是病原菌胁迫均为一个大量耗能的过程,通过H -ATPase活性提高改变渗透压使细胞抵御逆境,而低温可以使果实Ca2 -ATPase活性推迟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75.
以燕山板栗为试材,研究0℃下冷藏板栗出库后用不同浓度次氯酸钠(NaOCl)溶液浸泡处理对板栗货架期发芽与激素含量的影响.5 000 mg·L-1 NaOCl处理可完全抑制板栗发芽;1 000、3 000 mg·L-1 NaOCl处理对发芽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板栗发芽率仍较高,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1 000、3 000 mg·L-1NaOCl处理可降低板栗的呼吸强度,5 000 mg·L-1 NaOCl处理后板栗在货架期第3天呼吸强度显著升高,随后逐渐降低.NaOCl浸泡处理对板栗4种主要内源激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与NaOCl浓度相关.与对照相比,1 000 mg·L-1 NaOCl使板栗ABA、GA3、IAA含量降低,并推迟IAA和ZR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3 000 mg·L-1NaOCl处理使板栗ABA含量降低,使其他激素水平升高;5 000 mg·L-1NaOCl处理使板栗各激素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NaOCl处理降低了板栗货架期前期ABA/GA3、ABA/IAA比值,并推迟了其峰值出现时间;1 000、3 000 mg·L-1 NaOCl处理还降低了ABA/ZR比值,而5 000 mg·L-1 NaOCl处理使板栗ABA/ZR比值升高.板栗货架期发芽主要受ABA含量调控.  相似文献   
76.
外源乙烯对CA贮藏桃果实内源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八月脆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乙烯(0μL/L,20~50μL/L,50~80μL/L)对桃果实气调贮藏(9%~11%CO2+9%-11%O2)期间内源乙烯生成量、ACS和ACO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外源乙烯处理果实的内源乙烯生成量显著高于未加外源乙烯的气调贮藏和冷藏对照果实;外源乙烯处理果实ACS活性亦高于气调和冷藏对照果实,但对ACO活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7.
猕猴桃果肉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中华猕猴桃36号为试材,研究了猕猴桃不同部位果肉叶绿体的结构特征并与叶片叶绿体做比较。结果表明,猕猴桃外果肉、中果肉和果心均存在具一定片层结构和淀粉粒的叶绿体。果肉叶绿体的基粒垛数量和基粒类囊体数目都远小于叶片叶绿体;外果肉叶片叶绿体片层似纬线平行排列,而中果肉和果心片层结构在叶绿体内弯曲扭转,排列不整齐;猕猴桃外果肉、中果肉和果心叶绿体都含有淀粉粒,但数量和体积都小于叶片叶绿体;这些观测结果为研究猕猴桃果实的光合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和贮藏温度对砂糖桔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克多2 mL/L、施保克1000 mg/L的杀菌效果最好;其次为多菌灵0.1%、多菌灵0.2%、朴海因500倍、朴海因1000倍;特克多4 mL/L的效果最差。在20℃贮藏条件下,果实的贮藏时间较短,且果实腐烂指数显著高于低温条件(3~5℃、5~7℃、7~9℃)。随着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SSC和TA均呈下降趋势,这3个低温条件对果实SSC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然而3~5℃贮藏条件可缓解果实TA含量的下降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果实的口感。分析认为施保克1000 mg/L为砂糖桔较理想的杀菌剂,3~5℃为其适宜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79.
以朝鲜红松为试材,将松籽置于O2含量分别为(2±1)%、(5±1)%、(10±1)%的密闭容器中,并以空气中贮藏的松籽为对照(CK),研究了常温下(20~30 ℃)贮藏180 d期间松籽的生理和品质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低氧贮藏的松籽的呼吸速率总体上显著低于对照,贮藏180 d后对照的可溶性蛋白质、总脂肪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低于所有低氧贮藏处理,因此低氧贮藏能较好地保持松籽的贮藏品质.2%低氧贮藏的松籽的失水量高于5%和10%低氧贮藏,不利于松籽种仁品质的保持.综上所述,在180 d贮藏期内选择5%低氧贮藏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0.
不同包装处理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包装处理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袋包装的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硬度下降较黄袋和白袋缓慢,紫袋包装处理可减缓银白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3种包装处理对苹果白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大;至贮藏结束时,3种包装处理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出现明显的下降,紫袋包装可缓解苹果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快速降解,但3种包装处理对银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不大;紫袋包装降低了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综合考虑不同包装处理对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贮藏品质指标的影响,认为紫袋可作为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适宜的贮藏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