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63篇
农学   119篇
基础科学   53篇
  60篇
综合类   433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03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研究旨在为黔中地区辣椒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以及筛选在中度镉污染地区钝化效果良好的钝化剂。选取2种炭基钝化剂(椰壳生物炭、活性炭)和2种硅酸盐类钝化剂(硅钙肥、海泡石)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设计选择单施钝化剂以及炭基钝化剂与硅酸盐类钝化剂混合配施,施用总量均为3000 kg/hm2。结果表明:单施硅钙肥处理下对提高土壤pH效果最显著,使土壤pH与CK相比提高了2.36个单位;混施处理下对提高土壤pH效果最显著的处理是:活+海,使土壤pH提高了2.07个单位。单施硅钙肥对降低土壤中DTPA-Cd的含量效果最好,其降低率为36.5%;混施处理下对降低土壤中DTPA-Cd的含量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椰+硅,降低率为28.5%。单施海泡石能够显著降低土壤Cd在辣椒果实中的富集系数,使辣椒果实中Cd的含量显著降低,降低率为47.4%,最大限度降低辣椒可食用部分中的安全风险。初步建议在中度Cd污染地区施用炭基钝化剂与硅酸盐类钝化剂时单独施用或者错开时间施用,不仅能有效降低土壤及作物中Cd的污染风险,还能最大限度改良土壤和提高钝化剂的钝化效率。  相似文献   
22.
不同水平Cd胁迫下低累积Cd水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10个水稻品种在不同水平Cd胁迫下稻米对Cd的吸收累积情况.结果表明,水稻对Cd具有很强的吸收累积能力,但不同品种对Cd的吸收存在显著差异,相同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稻米的Cd最高与最低含量差异值高达7.36 mg/kg;通过测定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发现,随着添加的外源Cd浓度增加,水稻SPAD...  相似文献   
23.
为建立高效的节节麦幼胚再生体系,以节节麦幼胚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设计,探索基本培养基、2,4-D、碳源、KT等因素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因素中,基本培养基对节节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最显著(P0.05),2,4-D浓度对节节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也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3.0mg·L~(-1) 2,4-D的培养基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质量高,淡黄色,表面呈不规则颗粒状,质地致密,再生频率可以达到17.62%。KT浓度对节节麦愈伤分化影响最显著,基本培养基、2,4-D和碳源对节节麦幼胚愈伤分化均无显著影响。不同碳源对节节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均不显著,为节约成本可直接选用30g·L~(-1)蔗糖作为碳源。节节麦幼胚组织培养的最佳组合是: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3mg·L~(-1) 2,4-D+15g·L~(-1)蔗糖+15g·L~(-1)甘露醇,愈伤分化培养基为MS培养基+15g·L~(-1)蔗糖+15g·L~(~(-1))甘露醇+1.0mg·L~(-1) KT。  相似文献   
24.
历史学科不但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对青少年的情操陶冶,是其它学科不可取代的,根据党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青少年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历史学科有着它的特殊使命。人的精神文明,主要包括精神境界,文化修养及其工作的实际能力,都与中学历史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广大青少年来说,历史知识主要未派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怎样发挥历史课的社会功能呢?首先,是结合历史课堂教学提高青少年的注神境界,而精神境界主要指道德水平与开拓进取的精神,以上这些都…  相似文献   
25.
罗氏沼虾体长和体重的一些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告了罗氏沼虾体长和体重的一些遗传参数,在体长为11.040±0.122(cm),体重为42.258±1.740(g)时,雄体大于雌体。此体长与体重有显著的直线相关(r=0.912,P〈0.01)。体重对体长的回归直线为W=13.056L-102.019,其中雌性为W=8.315L-55.311,雄性为W_16.171L-134.406。罗氏沼虾体长的同类相关系数为0.0475,体重的同类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26.
滇池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控制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滇池流域畜禽养殖规模及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根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调查结果,首次全面掌握流域范围内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产生及排放情况。在深入分析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特征基础上,从污染控制政策、技术管理措施、宣传引导等方面探讨污染控制规划对滇池流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5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为区域内优化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定西市半干旱黄土丘陵区5种典型的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使用土壤水分速测仪对2017,2018年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观测,并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①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呈现出:山杏×侧柏混交林地(11.24%)退耕苜蓿草地(10.97%)自然荒地(10.66%)退耕林地(9.99%)柠条林地(9.55%)。②5种植被类型在0—200 cm土层依据有序聚类法可分为动态变化层(0—40 cm),利用层(40—100 cm)和弱利用层(100—200 cm)3个层次。在动态变化层(0—40 cm),土壤水分呈现出:自然荒地(14.23%)最高,柠条林地(11.04%)最低;在利用层(40—100 cm):退耕苜蓿草地(12.16%)最高,柠条林地(9.15%)最低;在弱利用层(100—200 cm):自然荒地(10.81%)最高,退耕林地(8.61%)最低。③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土层稳定性(变异系数)呈现出:退耕林地(19.9%)山杏×侧柏混交林地(21.3%)自然荒地(21.9%)退耕苜蓿草地(22.6%)柠条林地(23.6%)。④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变异系数)呈现出:自然荒地(25%)退耕林地(25.2%)山杏×侧柏混交林地(26.5%)柠条林地(27.1%)退耕苜蓿草地(31.9%)。[结论]柠条林地土壤水分含量最低,在土层和时间上不稳定,山杏×侧柏混交林地较其他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含量更高,更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
以山杏果为研究对象,在山杏的主要分布区庆阳地区,调查了138株山杏果实的7个表型性状.利用方差分析和变异系数研究了其在此分布区内的变异情况.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山杏果各表型性状的差异都极显著.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内山杏果的单果质量、单果大小、单核质量、果肉厚、单仁质量、出核率及出仁率7个表型性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幅度,但各指标的变异幅度不一致,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果大小、单果质量、单核质量、出核率、单仁质量、果肉厚、出仁率.  相似文献   
29.
最近两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影响,持续高温少雨等气象因素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给造林工作,尤其是西部地区造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通辽市为例,1991年~1999年造林面积为67.7公顷,而同期保存面积为25.16公顷,保存率仅为37.1%。因此,必须根据立地条件类型,顺应气候条件的变化,按照客观规律组织造林生产,才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造林获得成功。  首先,要量力而行,确定合理的造林规模  由于造林规模越大投入越高,所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去安排造林规模;要充…  相似文献   
30.
何首乌是重要的中药资源,具有很高医学药用价值和极大的市场需求,目前中国自然野生资源己日趋减少,呈现出求大于供的状况,如果仅凭采集自然野生资源,无法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行人工栽培产业化发展将成为必然的趋向,种植业的发展,种苗繁育是基础前提,因此,就何首乌的种苗繁育作一介绍,为当地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