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66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32篇
  35篇
综合类   200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48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民  伍雨  董帅  查仁明  李振华 《种子》2023,(4):139-144
出苗难是贵州省酒用高粱产业的一个“瓶颈”,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宜的酒用高粱出苗提升技术。以当地主栽高粱品种“红缨子”为试材,设置种子处理、土壤类型和播种深度的三因素实验,研究各因素及其互作对高粱出苗的影响。在人工气候箱中,CG包衣种子发芽率、芽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日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盆栽条件下,CZ和CG包衣种子在泥炭土、黄壤和石灰土中3 cm, 5 cm和7 cm播种深度均表现出较高的出苗率(p<0.05),而P 2丸化种子在石灰土中3 cm和7 cm播种深度表现出较高的出苗率(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种子处理和土壤类型互作影响出苗率(p<0.05)。在大田条件下,各试点结果均表明,CZ和CG包衣种子及P 2丸化种子出苗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研究表明,种子经CG包衣处理,在3 cm播种深度下出苗率明显提高,值得今后推广。  相似文献   
82.
智墒在云南省农业用水效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智墒在云南省土壤墒情监测中的适用性,推广智墒监测技术在云南省用水定额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中的应用,在云南元谋作物需水试验区,采用烘干法对试验小区的土壤水分进行实测,并与智墒同步监测的土壤含水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分析智墒的主要功能。研究表明智墒适用于云南省土壤墒情的监测,其误差的绝对值均小于±3.5%。智墒能够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连续变化,自动计算作物逐天的实际耗水量Et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能够动态反映出土壤中的有效储水量和蓄水潜力、识别当前作物的虚拟根系深度和分层计算逐天逐层耗水量及耗水比例、准确计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研究结果能够为智能精确灌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柑橘的产量和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研发出了多个柑橘品种,极大地满足了大多数人的需求。但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今天,市场对柑橘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柑橘种植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种植技术,保证柑橘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高接换种技术就是在这种形势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起到改良品种的作用,且具备结果快和产量高的优势,备受广大农户的关注。本文就柑橘优新品种高接换种技术进行介绍,以期可以有效提高柑橘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4.
不同除草剂配方对直播稻田抗性杂草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大冶市稗草、千金、狼巴草等稻田常见杂草因长期超量使用化学除草药剂而产生抗药性的问题,本文设置了5个药剂配方处理,以清水作对照,研究其对抗性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10%噁唑酰草胺·氰氟乳油3 000 mL/hm~2+10%双草醚悬浮剂600 mL/hm~2、10%氰氟草酯油悬浮剂900 mL/hm~2+10%双草醚悬浮剂600 mL/hm~2、10%噁唑酰草胺乳油1 050 mL/hm~2+10%双草醚悬浮剂600 mL/hm~2+10%氰氟草酯乳油900 mL/hm~2等3种茎叶处理除草剂配方,在水稻三叶一心期施药,药后保持浅水层5 d以上,防除直播稻田稗草、千金以及主要阔叶杂草的效果显著,对作物、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85.
设置5个施肥梯度,探讨有机肥施肥量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早熟葡萄夏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胞间CO_2浓度外,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最小值均出现在采摘后。在展叶期、花期、成熟期和采摘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是M1、M2优于M0。而在夏黑成熟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是有机肥处理高于未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86.
以红肉火龙果品种‘台农二号’为供试材料,分析果树上常用的5种果实套袋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火龙果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抗逆性、内在品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后,能有效地防止雨水过多造成的火龙果果实裂果及防治果实蝇和昆虫及飞鸟的为害。不同材料套袋处理后对果实外观和品质影响不同。结合干热河谷区特殊气候的实际,建议使用透气性较好的白色无纺布袋、白色尼龙网袋较好。  相似文献   
87.
由于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为了解元素添加对干热河谷植被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元谋干热河谷地段来研究元素添加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元素后对植物群落结构参数产生了不同影响。不同元素添加后降低了双子叶植物群落多样性,而添加不同元素增加了单子叶植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添加了K元素对单子叶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Mc Intosh指数起到了促进作用,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2.28%、2.41%、2.37%、3.73%。24个试验小区的单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双子叶植物生物量;同时养分添加与植物多样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可以用来调控植物多样性,更好的为生态恢复方面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8.
鄱阳湖典型湿地植被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对生态、水位控制、环境控制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伴随着水位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剧烈,鄱阳湖湿地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研究其景观格局变化对于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为湿地景观规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恢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考虑到鄱阳湖湖相季节性变化巨大以及2003年前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水文情势发生重大变化,选取2003年前后平均水平年对应枯水期和丰水期遥感影像,采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湖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后,鄱阳湖年平均水位由2002年之前的13.42 m(星子站吴淞高程)降至12.35 m,平均水位较前一阶段偏低0.45~2.25 m,枯水现象使得鄱阳湖水域面积明显缩小,湿地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平均水位下降,适合植被生长的洲滩面积大幅增加,丰水期湿生植被面积增加了147.66 km2,枯水期增加了1192.43 km2,变化最大区域位于赣江支口与饶河交汇处的三角洲和赣江南支口的洲滩,消失的水面大多转换为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和泥滩等湿地类型。湿地类型的演变方式为水体和挺水植物演变为裸露泥滩,泥滩演变为湿生植被,湿生植被演变为其它湿地类型。2003年后除水体外湿地景观边界密度和聚集度指数呈现增大趋势,鄱阳湖景观格局整体上趋于复杂。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受到“五河”来水减少、三峡工程蓄水和湿地地貌改变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89.
分别以5龄幼虫的精巢和卵巢构建了2个家蚕cDNA文库。利用表达序列标签方法分析参与家蚕性腺发育的基因,通过测序获得16 737条ESTs(精巢8 407条,卵巢8 330条),拼接这些ESTs共得到2 107个重叠群(con-tig)和3 532个单拷贝(singlet)。将这些转录物与GenBank非冗余蛋白质库比较,结果显示约34.3%的基因与数据库中蛋白质具有相似性。功能注释表明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精巢特异基因等在文库中大量存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显示精巢与卵巢基因表达谱差异较大。研究结果为理解家蚕性腺发育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90.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收集 为了囊括全世界实验室所保存的主要的蚕系统,我们收集了各种的地理区域的品系,如中国、日本、欧洲和热带地区(主要是东南亚:印度,柬埔寨和老挝),和突变系统。列于表S1的29个家蚕品系来自中国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