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8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6篇 |
农学 | 51篇 |
基础科学 | 34篇 |
35篇 | |
综合类 | 205篇 |
农作物 | 28篇 |
水产渔业 | 14篇 |
畜牧兽医 | 150篇 |
园艺 | 51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开展田检路查,是农机监理机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下面谈谈在田检路查中,农机监理人员如何排除外界干扰的问题。 1.机手的干扰 在巡检中,有时机手无法出示驾驶证和行驶证 (以下简称“两证” ),他们有的说:“两证放在家里”,有的说:“某某监理员知道我办了证”,因而对该机手属无证无照驾车还是“两证”没带在身上,真假难辨。对此,应向机手严肃指出:出车随身携带“两证”,是对驾驶员最起码的要求,否则无论有否,都属于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行为;另一方面,农机监理人员可以复印一份拖拉机和驾驶员档案带着下乡,以便… 相似文献
32.
在稻虾养殖模式中溶解氧含量(浓度)是养殖水体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直接影响小龙虾的摄食量和新陈代谢,因此在养殖过程中精准预测溶解氧含量至关重要。针对稻虾养殖中溶解氧含量变化复杂,难以快速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了BiLSTM-GRU融合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了保证精准预测,首先对传感器进行了清洗校准,并根据偏移量对历史数据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BiLSTM和GRU的融合神经网络训练模型,BiLSTM提取更多特征因子,GRU实现快速预测,快速准确预测溶解氧含量变化。为了使监测预测性能更优,对不同采样周期下的资源损耗及预测模型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确定了传感器数据最优采样周期为30 min。进一步与LSTM、GRU、BiLSTM以及BiGRU模型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BiLSTM-GRU融合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其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275 9 mg/L、0.616 0 mg/L和0.954 7,比传统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高25.14%、13.25%和2.22%。 相似文献
33.
植株茎叶茸毛在抗逆性所起的作用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以多毛辣椒(Capsicum annuum L.)PM702和无毛甜椒(C.annuum L.)FS871为双亲构建的F9代重组自交系(RILs)为实验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双亲对主茎和叶片表面茸毛密度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辣椒主茎表面茸毛密度分布符合E-2-3模型,即受2对连锁的主基因控制,并有多基因的修饰.2对主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主基因遗传率为53.00%,多基因遗传率为25.30%.两基因座间的重组率r=0.6226.叶片正面茸毛密度分布符合E-1-7遗传模型,即受2对具有互补作用的主基因控制,并有多基因同时起作用.主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并有互作.主基因遗传率50.65%,多基因遗传率8.86%.结果为抗逆甜辣椒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水杨酸诱导辣椒抗疫病生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对水杨酸(SA)处理及其挑战接种辣椒疫霉菌的4个抗性不同的辣椒品系体内木质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SA诱导的供试品系与未经诱导的相同品系相比,木质素含量增高,PPO、POD、PAL活性增强,其中木质素的含量与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挑战接种后两者相比,SA处理的供试材料的木质素含量和PPO、POD、PAL活性的增强幅度更大,其中抗、耐病品系的增加早且增加幅度高于感病、高感品系。值得注意的是,经SA诱导的各供试品系接种后木质素含量与抗病性也呈显著相关。木质素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上述变化趋势与SA对各品系的诱抗效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35.
甜椒和彩椒喜温,但不耐热,种子萌发的适宜最低温度为15℃,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芽加速.植株生长期间,日温25~28℃、夜温16~20℃有利于开花结果.海拔600m以上的高山地区,6、7、8月份适宜甜椒和彩椒生长,可以有效地越夏延秋栽培,弥补北京市场的供应缺口,并可出口创汇,经济效益高.北京郊区昌平、怀柔、延庆和密云海拔较高,近几年甜椒和彩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市场价格高,并适于外销出口.现就高山甜椒和彩椒越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6.
李三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5,(10)
根据某省1994年水利工程效益及经营成果年报资料,分析水管单位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以便加强管理,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37.
智墒在云南省农业用水效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智墒在云南省土壤墒情监测中的适用性,推广智墒监测技术在云南省用水定额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中的应用,在云南元谋作物需水试验区,采用烘干法对试验小区的土壤水分进行实测,并与智墒同步监测的土壤含水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分析智墒的主要功能。研究表明智墒适用于云南省土壤墒情的监测,其误差的绝对值均小于±3.5%。智墒能够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连续变化,自动计算作物逐天的实际耗水量Et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能够动态反映出土壤中的有效储水量和蓄水潜力、识别当前作物的虚拟根系深度和分层计算逐天逐层耗水量及耗水比例、准确计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研究结果能够为智能精确灌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运转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花前植株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均以适宜的低密度处理表现较高,其中干物质运转量以茎鞘最高,氮素运转量以叶片最高;花后植株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两品种间表现不一致,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花后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以最低密度的C1(300万株/hm2)处理最高,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则以较高密度的B3(225万株/hm2)处理最高;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花前两品种均以较低密度处理表现较高,花后则以较高密度处理表现较高;贮藏氮素对籽粒氮素贡献率兰考矮早八花前以中间密度处理表现较高,豫麦49-198则仍以较低密度处理较高.成熟期兰考矮早八籽粒产量、淀粉产量及蛋白质产量均以C2(375万株/hm2)密度处理最高,豫麦49-198则以B2(150万株/hm2)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39.
杂交籼稻与其亲本低温障碍耐冷差异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较高海拔地区采用分期播种的自然低温胁迫方法,以平均结实率和相对冷敏指数(CRI)为指标,对以3个不育系与5个恢复系组配的1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籼稻组合的障碍型耐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低温胁迫下,相同恢复系与不同不育系、相同不育系与不同恢复系组配系列杂交组合间平均结实率和CRI值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且耐冷性前者呈A/R5〉A/R3〉A/R2〉A/R1〉A/R4,后者呈A3/R〉A1/R〉A2/R的趋势,表明杂交籼稻障碍型耐冷性的表达既与恢复系有关又受不育系的影响;(2)杂交组合不同播期之间的低温平均结实率和CRI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低温平均结实率的相关系数在Ⅳ期与Ⅲ、Ⅱ期之间分别为0.6030^*和0.6620^*,在Ⅲ期与Ⅱ期之间为0.5641^*;而CRI值的相关系数在Ⅳ期与Ⅲ、Ⅱ期间分别为0.7439^*和0.9770^*,在Ⅱ期与Ⅲ期之间为0.7267^*。 相似文献
40.
贵州引进稻种资源的评价、保存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稻种资泺的引进是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遗传多样性,促进水稻品种改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从各产稻国和地区引进稻种遗传资源近1500余份,经过初步整理和性状评价,筛选出一批适宜于贵州稻作生态,具有较大利用价值的矮秆、大粒、优质、抗病虫、耐逆境等优异种质。这些稻种资源已繁种、保存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库中,供省内外科研与教学机构进行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研究。概述了贵州引进稻种资源的保存、评价和利用现状,并就今后工作重点与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