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18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12篇
  57篇
综合类   440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57篇
园艺   268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网纹甜瓜干物质分配和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4种氮素形态配比(NO-3-N∶NH+4-N分别为100∶0,75∶25,50∶50和25∶75)对基质栽培网纹甜瓜(品种为“春丽”和“蜜玲珑”)干物质积累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影响了植株各器官干重占全株干重的百分比。随氮素形态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叶片中硝酸还原酶、硝酸盐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在NO-3-N∶NH+4-N为50∶50的处理中最高。  相似文献   
992.
玉米新品种济研11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济研118是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5年以自选系济868为母本,自选系济96-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是一个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09011号".  相似文献   
993.
为提高条播作物的间苗作业效率,针对作物秧苗的初次间苗,设计了摆动式间苗锄刀。建立了间苗锄刀的运动学模型,并通过仿真间苗锄刀工作过程,模拟了间苗锄刀的运动轨迹。选取间苗锄刀的不同刀刃长度、刀刃与刀柄夹角、刀柄长度和刀柄顶端与作物行中心偏距优化参数进行正交试验,将覆盖率和入侵率作为间苗除净率和伤苗率的预测模型,得出最佳结构参数组合为:刀柄顶端与作物行中心偏距55 mm、刀刃长度75 mm、刀柄长度130 mm、刀刃与刀柄夹角65°。对优化后的间苗锄刀进行大田间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均除净率为89.4%,伤苗率为7.2%,满足间苗要求。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激光测距的三坐标联动割胶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橡胶树自动化割胶,针对目前人工割胶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激光测距的三坐标联动割胶装置。自动化割胶装置由三坐标平台、振动割刀及激光测距传感器组成,其工作方式以人工割线及已割面作为参考,通过激光测距实现非接触式橡胶树干已割面仿形,从而保证割胶深度与人工割胶一致。通过控制三坐标平台联动,实现割刀按激光测定的空间曲线路径运动,割刀作直线往复动作切割树皮;通过矩形运动路径,实现参考割线起始点位置及倾斜度检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沿割线倾斜方向对已割区域进行激光测距的运动路径,实现已割面深度信息的离散采集,整合参考割线位置信息和已割面深度信息,规划出新的切割路径;进行了深度信息激光测量点数优化,当目标路径沿割胶运动坐标系中X方向长度为80 mm时,进刀深度信息测量点数为17比较合理。采用单轴定位精度为±0. 05 mm的三坐标平台、测量精度为0. 07 mm的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了割胶试验,并通过割胶深度和耗皮量评价实际割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耗皮量设定为1. 0 mm、连续进行15次割胶操作的情况下,割胶深度控制良好,未出现伤树现象,耗皮量控制误差为5%,满足割胶要求。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在尿素中添加由改性蒙脱石和有机聚合粘结剂等组成的基质材料 (> 5%) 生产的尿素具有缓释效果。本试验研究了将基质材料降低到国家标准允许的最高限量 (2.5%) 时肥料的缓释效果,为新型肥料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和2017年在合肥进行水稻和玉米田间试验。设置无氮对照、常规尿素和缓释尿素 (含N 45.2%和基质材料2.5%) 3个处理。调查了水稻抽穗期和玉米吐丝期株高、叶面积、根系表面积,分析了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并分析了水稻抽穗期和玉米吐丝期土壤矿质氮含量,评估了肥料氮素淋溶与氨挥发风险。利用室内淋溶实验模拟了缓释肥料氮素的淋出量变化。【结果】基于两年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析:与常规尿素相比,缓释尿素处理水稻植株增高了4.5%,玉米增高了12.4%;水稻叶面积提高了9.8%,玉米提高了11.5%;水稻根系表面积提高了9.5%,玉米提高了5.0%;叶片叶绿素含量水稻提高了18.5%,玉米提高了7.8%;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水稻提高了19.6%,玉米提高了20.3%;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水稻提高了17.7%,玉米提高了11.5%。与普通尿素相比,缓释尿素处理水稻增产17.2% (P < 0.05),玉米增产6.6% (P > 0.05)。缓释尿素处理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但降低穗粒数;缓释尿素处理有提高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的趋势。通径分析表明,缓释尿素处理提高水稻产量的原因主要是提高了亩穗数,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穗粒数。肥料氮素损失过程可以用逻辑斯谛方程拟合 (P < 0.01),缓释尿素比常规尿素具有较低的氮素淋溶和氨挥发风险。在水稻抽穗期,缓释尿素处理的土壤矿质氮含量比常规尿素处理提高9.2% (P < 0.05);在玉米吐丝期,缓释尿素处理的土壤矿质氮含量比常规尿素处理提高18.1% (P < 0.05)。缓释尿素处理较低的氮素损失风险和较高的土壤矿质氮含量是其改善作物生长的重要原因。【结论】2.5%基质改性缓释尿素具有减少氮素损失、提高土壤矿质氮含量、改善植株形态生长和生理活性、提高水稻与玉米产量的作用,在水稻和玉米栽培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济研501是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以自选系JPV为母本,自选系J 953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玉米单交种,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是一个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2008年4月通过了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08005号.  相似文献   
997.
生物质流化床富氧-水蒸气气化制备合成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不同含水率的木粉为原料,以180~270kg/h的进料速度在内径0.5m、高9m的常压流化床气化炉上进行了富氧-水蒸气气化制备合成气实验。考察了当量比、水蒸气配比、二次风以及原料含水率对气化温度、燃气组分、低位热值、气体产率、气化效率和碳转化率等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量比为0.25~0.27之间,水蒸气配比0.4时,H2含量最高可达28.7%,H2/CO为0.94,燃气热值9.9MJ/m3,气化效率大于75%, 碳转化率大于97%;提高二次风比率可明显降低焦油含量,在总当量比0.29、二次风比率25%时焦油含量为49mg/m3;原料水分增加,气体质量下降,含水率以不超过20%为宜。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光照色彩稳定性分析的温室机器人导航信息获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温室环境下视觉导航存在光照波动影响问题,从应用可行性角度,研究了一种基于光照色彩稳定性的导航信息获取方法.分析了温室导航线图像在颜色空间的色彩特征分布,建立了光照分析模型,以提高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导航线提取适应性.提出g、Cr、Cb色彩分量组合的导航线分割方法,实现了导航信息有效快速识别.采用基于导航参考点的改进Hough变换拟合导航路径,通过几何关系获得导航侧向位移和角度偏差作为导航参数.温室环境下随机拍摄150幅不同光照导航图像进行识别算法验证,导航线平均识别率为93.9%.导航实验结果表明,导航线获取方法平均耗时约95 ms,在运行速度低于1.5 m/s时最大路径跟踪误差小于6 cm,满足视觉导航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9.
研究基于近红外图像的黄瓜果实与茎叶的信息表达方法,有效实现了近色系生物信息的图像识别。分析了黄瓜采摘深度图像信息的特点,通过建立基于灰度相关与极线几何相结合的匹配策略实现了双目视觉下的黄瓜抓取点的立体匹配和三维重建。研究温室环境下不同时间光照强度变化特点,建立了光照分析模型,提高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导航线提取的适应性。试验表明机器人视觉系统能有效识别、定位果实的空间位置,定位误差控制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外来入侵植物簕仔树叶片的化感作用,为揭示其潜在的生态危害提供参考。[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簕仔树叶水提液处理3种茄科作物种子,按生物测定方法及公式计算其萌发速率指数、化感效应指数和综合指数。[结果]随着簕仔树叶水提液浓度的增加,其对茄子、辣椒、番茄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强,且抑制作用大小整体表现为茄子〉番茄〉辣椒;不同浓度簕仔树叶水提液对不同受体植物根生长的影响情况体现出复杂性。[结论]簕仔树叶对3种茄科作物种子萌发均有较明显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