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种植菌草对沙质荒漠化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良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沙质荒漠化土地,探讨了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2种菌草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种植菌草的沙质荒漠地(CK)相比,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均可显著提高沙质荒漠化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含量,增幅分别为93.15%、30.91%、51.12%、75.38%、8.11%和245.21%、36.97%、23.97%、73.38%、10.81%;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均可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绿洲1号除外)、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5.00%、39.18%、508.69%、718.18%和13.46%、2.24%、43.14%、109.09%,巨菌草的种植效果显著优于绿洲1号;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均可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微生物总数,增幅分别为2 715.75%、20.66%、94.24%、2 139.08%和2 054.72%、57.02%、66.51%、1 616.92%,总体以种植巨菌草微生物数量增加最多;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后,细菌所占微生物总数比例分别提高25.76%和25.50%,而真菌、放线菌所占比例分别降低了94.62%、91.12%和91.39%、90.38%。综上,种植菌草对土壤起到了一定的改良作用,其中巨菌草改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2.
选取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期和泌乳量基本一致的荷斯坦黑白花奶牛15头,随机分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头.试验1组每头每天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kg菌草杏鲍菇菌糟,代替基础日粮中的甜菜粕1.5 kg,其他日粮组成与对照组相同;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kg菌草杏鲍菇菌糟;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研究菌草杏鲍菇菌糟对奶牛生产性能、牛乳IgG含量、奶牛血清IgG和IgM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后,对照组、试验1组奶牛的产奶量分别较试验前下降8.21%、3.72%,试验2组的产奶量较试验前增加1.21%,表明用菌草杏鲍菇菌糟替代甜菜粕或直接添加可以减缓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的下降趋势;试验组的牛乳品质,血清生化指标中的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胆固醇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和2组牛乳中的IgG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0.59、0.09 g·L-1,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奶牛血清中的IgM含量较对照组增加0.12 g·L-1,差异显著(P<0.05);试验2和1组较对照组相对每月增收分别为197.66、244.27元. 相似文献
53.
紫芝的子实体、担孢子形态及其营养成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描述了原木栽培的紫芝的子实体形态,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紫芝担孢子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紫芝子实体含水分12.49%-13.02%,粗蛋白为11.98%-13.87%,粗脂肪为0.81%1.96%,粗纤维为44.0%-47.6%,总醣为7.34%-8.10%,灰分为1.06%-1.33%;其多糖含量为1.06%-1.33%。紫芝含有钙1550μg/g、镁483μg/g、锌44.7μg/g及磷37.5μg/g等人体必需的常量或微量元素。比紫芝中检出18种常见氨基酸,总量为6.07%-6.38%,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E/T=0.528-0.545);其脂肪酸构成以油酸(35.4%)、亚油酸(43.5%)等不饱和脂肪及饱和脂肪棕榈酸(18.5%)等为主。 相似文献
54.
为评价种植巨菌草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通过野外采集土样及盆栽试验,比较分析种植巨菌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种植巨菌草的土壤生态效应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种植巨菌草2年不同采样时间的处理组5月(NaT)、10月(NbT)、次年1月(NcT)及其对照组(NaK、NbK、NcK);盆栽试验处理组NpT和对照组NpK,测定并分析采集土样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种植巨菌草试验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分析的结果与盆栽试验一致。巨菌草种植各处理组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盆栽处理组NpT的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对照组增幅最大,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分别是对照组的5.7、9.6和9.1倍;各处理组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NbT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外,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巨菌草的种植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表明巨菌草种植对于改善土壤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巨菌草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胁迫后巨菌草叶片的生理特性变化,分析巨菌草的耐旱性,为巨菌草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的加重,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SS)含量升高,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5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与胁迫质量浓度无显著性相关。试验表明,巨菌草幼苗可忍受低于200g/L的PEG胁迫,此浓度范围内巨菌草可以通过3种酶的相互协调作用和调节渗透物质(可溶性多糖(SS)和脯氨酸(Pro)的含量)来减轻干旱伤害,并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浓度达到250g/L时,会对巨菌草幼苗造成严重干旱胁迫,甚至导致其死亡,250g/L是巨菌草幼苗抗旱的一个极限浓度。 相似文献
59.
60.
贝尔格莱德灵芝人工驯化栽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栎属原木为材料,对来自贝尔格莱德的9个灵芝菌株进行短段木栽培试验,结果发现,GA.2和GA.9两个菌株尚具一定栽培价值,单产分别为8.8kg/m^3和8.3kg/m^3,平均单朵重分别为12.38g和12.16g,GA.2和GA.9两个菌株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基本一致。测试结果表明,驯化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其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多糖及灰分含量分别为11.3%~12.7%,11.6%~12.8%,28.7%~30.8%,4.8%~5.6%,0.90%~1.02%和1.4%~1.7%;其脂肪酸构成主要以油酸(c18:l,59.6%)和亚油酸(C18:2,19.2%)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9.611%,其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含量总量的50.6%(E/T=0.50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