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0篇
  12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揭示古老茶园土壤质量现状及土壤环境因子与茶叶品质之间的关系,更科学地为管理古老茶园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省临沧市勐库大雪山的12个古老茶园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茶园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综合评价土壤质量。结果表明,勐库大雪山的茶叶水浸出物含量为42.69%~52.54%,氨基酸含量为2.48%~5.02%,咖啡碱含量为1.25%~3.26%,茶多酚含量为12.04%~27.80%。古老茶园中土壤化学指标中,除速效磷之外,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蔗糖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12种土壤化学性质指标在不同古老茶园中具有显著差异,土壤pH值均在能种植茶的土壤pH值(4.0~6.5)范围内,有机质、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均符合优质茶园的标准;全氮含量达Ⅰ级标准;全磷含量达Ⅱ级标准,全钾含量未全部达到优质茶园的标准;铵态氮含量>15 mg/kg的样地有9个,硝态氮含量>10 mg/kg的样地有7个;各样地的蔗糖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值分别为2.98、5.71、4....  相似文献   
142.
为解决气吸式水稻精量播种机排种器在作业中存在排种稳定性差等问题,利用有限元与离散元仿真方法设计并优化气吸式精量育种用排种盘。利用离散元仿真方法探究排种盘的扰种性能,利用排种器内水稻种子的运动速度来判定排种器内扰种部件最优的结构参数。通过有限元分析,以气吸式排种器中吸气口处的压强大小以判定排种盘最佳结构参数,进行排种盘流场的仿真优化设计与验证。通过仿真分析,获得最优状态下排种盘的最优结构参数:排种盘总厚度为3 mm、扰种台的高度为2 mm,其内部表面形状为圆弧状结构,并利用Ansys Fluent进行流场分析与验证。  相似文献   
143.
144.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人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介绍了食品安全的概念,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5.
种腔自净型气吸式玉米小区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玉米育种试验的播种需要,设计了一种种腔自净型气吸式精量排种器,该排种器的充种腔与清种腔相互独立,排种与清种过程互不干扰,自净率达100%。通过考察育种试验用种子的形状,并结合育种试验的特点,确定了排种器关键结构参数。对种子吸附的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并利用EDEM软件仿真验证了种量较少时搅种盘的种群扰动作用。利用Fluent软件模拟验证了当剩余种子不超过10粒、清种时间不超过1 s的情况下,清种真空度大于3 k Pa时,可保证剩余种子全部清出。对育种试验用种子进行分级处理,在真空度3~4 k Pa范围内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清种阶段已吸附在吸孔上的任一规格种子均能正常播种。排种器台架试验结果显示,播种机作业速度小于3. 6 km/h,真空度6~8 k Pa,刮种板工作面距离吸孔中心2~4 mm范围内时,排种器的漏播率小于1%,重播率小于4%,合格指数大于95%,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能实现有效排种,同时保证清种率达到100%。排种器田间试验证明,出苗效果符合育种试验的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146.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我国南方近海重要网箱养殖海水鱼品种之一,而石斑鱼苗种繁育成败对其养殖规模化有着重要影响。为此,本研究比较了3种不同水培育方式下斜带石斑鱼孵化池水质变化特征。孵化在水泥池中进行,池规格为2.5m×4.0m×1.1m。试验采用益生菌和虾片作为培水材料,益生菌总活菌浓度为1.0×108cells/mL。在孵化前1周,每天同时等量往孵化池中加入益生菌和虾片2次,至试验结束,添加时间分别为早上7:00和下午13:00。处理组1、2、3益生菌日添加量分别为每池160、320、320mL,虾片日添加量分别为每池8、8、16g。每组设2个重复。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后持续培育27d,并分别在孵化后第3、8、13、18、23、27d检测水池中pH值和溶氧、总磷、活性磷、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含量。结果表明:在孵化后第3d,水体中pH值从8.06下降至7.03,之后又上升至初始值。试验期间,溶解氧水平维持在6.86~7.99mg/L之间。总磷和活性磷水平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在孵化后第13d,亚硝酸氮水平开始升高,并在孵化后第23d达到峰值(约0.57mg/L)。硝酸氮含量也从孵化后第13d开始上升。各处理组氨氮含量均在孵化后第18d上升至最高值。试验期间,处理组2亚硝酸氮及硝酸氮水平均低于处理组1及处理组2。因此,基于水体亚硝酸氮及硝酸氮为评价指标,斜带石斑鱼孵化池中日添加益生菌及虾片适宜浓度分别为40mL/m3和1g/m3。另外,为避免可能发生的石斑鱼鱼苗亚硝酸盐中毒,应在孵化后第23d往池中注入适当新水。  相似文献   
147.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试验条件下,对网箱培育鞍带石斑鱼亲鱼人工培育的方法和人工催产受精卵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比不同的生物饵料作为鞍带石斑鱼仔鱼的开口饵料的开口成功率,从而选择更合适的开口生物饵料,提高仔鱼的成活率。结果表明:在2007年7—9月,人工催产了55尾鞍带石斑鱼亲鱼,产卵11 559 g,获得的受精卵较少,仅725 g,受精率只有4.42%~8.78%,鞍带石斑鱼于3日龄开始摄食,投入原生动物的仔鱼成活率最高,投入轮虫的次之。  相似文献   
148.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光伏水泵灌溉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物联网技术,结合光伏水泵及微灌技术,开发出一种智能手机APP客户端,实现人们对农田土壤的远程监控。土壤传感器将收集的土壤水分、温度、微量元素、PH值等参数,反馈到手机APP的数据库中,通过智能计算,以操作APP实现对农田的智能灌溉,从而提高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并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整个系统使用的电能均来自太阳能,实现了清洁、智能、高效灌溉,可解决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农业灌溉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149.
为揭示白洋淀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动态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9—2010年和2018—2019年对白洋淀浮游动物及水环境因子进行6次调查,采用生态位指数、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对白洋淀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优势种生态位分化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白洋淀浮游动物物种数从2009年的56种减少至2019年的43种,密度从3.64×10~3ind·L~(-1)下降至1.70×10~3ind·L~(-1),且物种组成相似度极低;共同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及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其生态位宽度分别增加了7.79%、9.76%和22.11%;优势种平均生态位重叠指数增加了35.26%,优势种间高度重叠(Oik0.6)的种对数量占比增加了30.08%。RDA分析表明,pH、总氮(TN)和溶解氧(DO)始终是影响白洋淀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50.
针对甜菜收获过程中损失率高、漏挖率高和作业效率低的缺点,研究一种用于甜菜联合收获机的自动随行导向的组合式挖掘装置。经试验对比,采用该装置甜菜收获损失率降低3.56个百分点,漏挖率降低3.08个百分点,作业效率提高15%,为甜菜联合收获机的研发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