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篇 |
农学 | 2篇 |
1篇 | |
综合类 | 118篇 |
农作物 | 2篇 |
植物保护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4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贵州省烟青虫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贵州省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不同地理种群间是否存在遗传分化及分化程度,揭示遗传分化产生的规律及机理,为指导虫情监测及制定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州省30个烟青虫地理种群为试验材料,从43对近缘种SSR引物中筛选出6对引物用于PCR扩增,PCR产物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常规银染法染色。用PopGene Version1.32对各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利用MEGA5.0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采用Mantel检测法比较遗传一致度与海拔差距、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结果】30个烟青虫地理种群在6个微卫星位点中观测等位基因数为3-8,平均为5,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498-2.2219,平均为1.8594。Shannon信息指数为0.5310-1.0609,平均为0.8423。观测杂合度为0.0260-0.2672,平均为0.1239;期望杂合度为0.3123-0.5520,平均为0.4539;期望杂合度均高于观测杂合度,说明各种群以纯合子为主。烟青虫地理种群在6个微卫星位点上,FIS为0.0798-0.7906,平均为0.2801,FIT为0.4842-0.9731,平均为0.7809,FIS、FIT均为正数,说明贵州省各烟区烟青虫种群存在近交现象。FST为0.3879-0.9256,基因流Nm﹤1,说明在这6个位点上各种群间极度分化,基因交流水平低。遗传距离(D)为0.0068-2.5193,遗传一致度(I)为0.1051-0.9933,松桃与印江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最大,道真种群与赫章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遗传一致度最小。UPGMA聚类分析表明,贵州省30个烟青虫地理种群大致分为3部分,聚类结果在自然地理分布方面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仅部分种群体现了地理距离和遗传分化的关系。Mantel检测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遗传一致度与海拔差距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贵州省烟青虫种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种群间极度分化,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间。地理隔离没有对种群遗传分化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125.
皇竹草Pennisetum hydridum是象草与美洲狼尾草杂交培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禾本科草本植物。其产量、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刈割型饲草。其植株高大,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保水性好,固持土壤,耐干旱,适应性广,热带、亚热带均可种植。目前,皇竹草已成为贵州省花江地区水土保持的主要植物,同时也是农民发展养殖业的主要饲草。 相似文献
126.
为探究不同虫害诱导抗性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取食和解毒生理的影响,本研究以烤烟品种雄性不育K326为供试材料,观察斜纹夜蛾幼虫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诱导烟草、斜纹夜蛾诱导烟草、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诱导烟草的取食选择,以机械处理(打孔、针刺)和未作任何处理的烟草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检测分析了取食各虫害处理烟草后斜纹夜蛾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多功能氧化酶(MFO)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初孵幼虫喜食阳性对照打孔和烟蚜诱导处理后的烟叶,而相对避免取食同种昆虫诱导后的烟叶,3龄幼虫亦喜食阳性对照打孔诱导烟叶。取食各虫害处理烟叶后斜纹夜蛾体内的AchE活性均被诱导升高,其中烟蚜处理的AchE活性最高,在48 h时较CK升高了65.17%。棉铃虫、斜纹夜蛾和烟蚜处理在48、48和4 h时分别诱导CarE、MFO、GST活性较CK升高14.38%、72.22%和47.47%,而三种处理对应的MFO和GST,CarE、MFO分别在12和48,48、4 h时升高后与CK没有显著差异(P>0.05),斜纹夜蛾处理的GST活性和烟蚜处理的CarE活性均在48 h时被明显抑制,仅为CK的55.67%和81.05%。说明斜纹夜蛾对不同抗性烟草存在取食差异,取食抗性烟草均可激活斜纹夜蛾AchE活性,不同抗性处理下其他酶活性随着时间呈现特异性变化。本研究可为斜纹夜蛾在烟田中的综合防治研究提供思路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7.
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贵州虫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走访调查和室内饲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产虫茶昆虫种类及分布、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虫茶品种以及虫茶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产虫茶昆虫为鳞翅目螟蛾科米缟螟、紫斑谷螟、灰直纹螟、黄环纹丛螟和织蛾科米仓织蛾等5种。其中,米仓织蛾为新发现的产虫茶昆虫种类。寄主植物为豹皮樟、红果黄肉楠、化香树和三叶海棠等4种。贵州虫茶品种主要有米缟螟豹皮樟虫茶、米缟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紫斑谷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米仓织蛾豹皮樟虫茶、灰直纹螟化香虫茶、灰直纹螟三叶海棠虫茶和黄环纹丛螟化香虫茶等8种。黔北地区工厂化生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是米缟螟和紫斑谷螟,寄主植物是豹皮樟和红果黄肉楠;黔东南地区生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是灰直纹螟和黄环纹丛螟,寄主植物是化香树和三叶海棠。 相似文献
128.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甲螨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生态环境中土壤甲螨的群落组成、垂直结构、多样性和相似性的研究表明,低等甲类群及个体数所占比例较高。Tectocepheus、Oppiella、Xylobates、Perxylobates等属是该保护区的优势类群,其中,Tectocepheus属的优势地位比较独特。5个生境土壤甲螨群落的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但其个体数量的变化与土壤特性特别是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受坡向、坡度、人类活动等的影响,相同海拔样地的土壤甲螨群落表现出不同的异质性。各样的土壤甲螨群落多样性依次为:东坡海拔750m样地(A)>西坡海拔1500m样地(D)>东坡海拔1500m样地(B)>西坡海拔750m样地(C)>金顶海拔2200m样地(E)。E样地海拔最高,Malaconothrus在该样地数量巨增;样地C受人为破坏影响较大,Masthermannia数量明显增多;样地D生境较为优越,其个体数量为5样地之最。A、C样地甲螨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为0.7073;C、E样地甲螨群落最不相似,相似性指数这0.5397。 相似文献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