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虽然巢式试验设计在动植物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不平衡数据条件下有关遗传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统计量的计算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文中针对不平衡数据条件下的巢式试验设计,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相关的遗传参数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假设检验。对于固定效应模型,使用约束线性模型方法推导出亲本配合力估计及亲本间配合力假设检验统计量的计算公式。对于随机效应模型,采用混合线性模型中的方差分析法,推导出方差分量估计的计算公式,并给出方差分量估计标准误以及方差分量假设检验统计量的计算方法,进而给出遗传力计算公式及其标准误的近似计算方法。最后,用VC++编写多种形式巢式设计遗传模型的各种遗传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统计量计算的Windows应用软件,供林木遗传育种工作者使用。  相似文献   
12.
mRNA差异显示法研究杉木木材形成相关c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异显示法(DDRT-PCR)研究杉木的2个自然变异类型(句容0号及独干杉)木材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通过银染后切割回收54个差异条带,经2次扩增和纯化、克隆转化及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后共获得29个阳性克隆.测序后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Blastn比对(分值>60)有9个cDNA克隆在GeneBank中找到了相似的功能,分别与核糖体蛋白基因、信号传导功能、泛素蛋白基因、抗性功能、组氨酸磷酸转移蛋白、细胞发生功能及能量代谢相关;2)Blastx比对有12个序列可进行功能推测;3)还有8个cDNA在数据库中未发现匹配信息.这些信息可为杉木木材形成相关基因的分离和克隆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杉木8×8双列杂交组合子代树高遗传分析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8×8双列杂交组合后代27 a生的10 a生长数据,对杉木杂种的生长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之间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前3 a生长不稳定,从第6年开始,遗传力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6 a后生长量与第27年生生长量存在着极显著的遗传相关(均大于0.95),年度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均大于相应的表型相关系数.通过分析可知,杉木早期选择宜在第6年进行.  相似文献   
14.
基于正交变换与SPXY样本划分的冬小麦叶绿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准确预测,可为冬小麦田间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采集冬小麦冠层400~900nm范围反射光谱,经一阶微分预处理后,为了抑制由于连续波长自变量多重共线性对叶绿素含量诊断模型的干扰,利用Gram-Schmidt正交变换算法初步提取叶绿素敏感波长特征参数为848、620、677nm。在定量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对比了传统随机样本集划分与以空间中样本间距离远近为指导的SPXY样本集划分方法,并讨论了大田冠层反射光谱对叶绿素浓度诊断的最优精度,研究结果表明,以620nm和677nm两个敏感波长结合SPXY样本划分方法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且叶绿素质量浓度为0.3mg/L分辨间隔时,建模决定系数和验证决定系数分别达0.730和0.739,可为无损检测冬小麦拔节期叶绿素含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施肥量动态高精度测量是实施变量施肥的前提。针对目前测量肥料质量流量方法在田间应用时仍存在测量不准确和无法适应工作环境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微波法的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流量质量测量模型和测量方法。以农用颗粒状肥料史丹利15-15-15和撒可富15-15-15为实验对象,控制微波传感器距离和肥料的排肥速度,对数据采用卡尔曼滤波进行平滑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表明:颗粒肥料回波信号的主导频率仅与电动排肥装置和传感器的距离有关,而功率谱密度仅与肥料颗粒数有关;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两种复合肥的实际质量流量和传感器输出值的响应关系,两种复合肥响应关系的决定系数R2均不小于0.9858,并对响应关系进行了验证。撒可富15-15-15的测量范围为1.1198~2.0659g/min,最大测量误差为6.35%;史丹利15-15-15的测量范围为1.0719~1.8779g/min,最大测量误差为4.85%,其测量性能符合作业需要。  相似文献   
16.
对1999年引自美国的12个种源47个一球悬铃木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了综合评定,在5个试验点分别筛选出了适应性强的优良家系.虽然对4、5年生的一球悬铃木进行选择的结果不尽相同,但诸如松江点的10、16,镇江点29、36等5个试验点的21个优良家系表现是相对稳定的,而14和36号家系则适应范围更广.5个试验点的优良家系多来...  相似文献   
17.
孵化期间质量管理关键点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的种蛋进入孵化厅后,经过筛选、装车,然后进入孵化器内进行孵化,孵化期间是保证雏鸡质量的关键,采用巷道式孵化器,孵化期间要控制好以下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杉木亲本自交系及其杂交种DNA甲基化和表观遗传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表观遗传调控包括DNA甲基化、染色质结构修饰和小分子RNA调控等机制可能在杂种优势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了解DNA甲基化对杉木杂交后代杂种优势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甲基化敏感随机扩增PCR技术(methylation-sensitive AP-PCR,MS-AP-PCR),选取40对引物组合对杉木亲本自交及其亲本的杂交组合后代群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基因组的DNA甲基化模式主要以内侧胞嘧啶的甲基化为主:6个正反交组合总的甲基化百分率相对于亲本的自交系而言,甲基化率呈减少的趋势;同一组合正反交组合后代之间在CCGG位点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上无明显差异;6个杂交组合在CCGG的位点上的甲基化位点数明显低于它们的亲本自交子代.对3种甲基化的表达类型与性状表型值、杂种优势值、配合力进行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检测位点外侧胞嘧啶半甲基化、内侧胞嘧啶甲基化位点变化与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的杂种优势均成显著负相关,即杉木基因组外侧胞嘧啶半甲基化程度越低、内侧胞嘧啶甲基化位点越少,3个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愈明显;而其他甲基化程度的指标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均没有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企业投资策略与理财策略的关系及其重要作用,并阐述了企业投资策略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20.
对于未测序的物种,利用常规的引物设计很难扩增出蛋白质组获得的蛋白质基因。利用CODEHOP设计杉木种子14-3-3蛋白质的简并引物来进行反转录PCR,从杉木未成熟的种子中扩增出1 000 bp左右的产物。将PCR产物构建p MD-19Vector载体上并转化JM109菌感受态细胞中,菌落PCR扩增测序。结果显示,利用CODEHOP方法设计简并引物扩增的目标片段的大小及序列与预期的一致。这将为杉木其他蛋白质基因的克隆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