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8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农村电力网经济行应达到的要求杨爱民湖北省钟祥市供电局(431900)根据当前有关规定,农村电力网经济运行应达到如下要求。一、线损率l、380/220V低压电网线损率为12%及以下;2、10(6)kV以上高压电网综合线损率为10%及以下。二、负荷率1、...  相似文献   
52.
为揭示耕地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本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基于7期(197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提取流域耕地信息,采用空间自相关、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地学信息图谱等方法,分析1975-2015年流域耕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耕地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全局正相关,局部空间异质性较强,耕地在时间序列上呈现先减弱后增强再减弱的集聚态势,最终形成以沙湾县商户地乡与石河子市北泉镇为左、右核心的"高-高"集聚分布。耕地空间变化总体呈现西北方向的明显偏移,耕地重心迁移速度经历"缓慢(1975-1995年)-加速(1995-2005年)-减速(2005-2015年)"过程。1995年后标准差椭圆空间分布格局在西北方向愈加明显,椭圆面积大幅增长,耕地涨幅不断增强,并有继续向流域北部荒漠区扩张的趋势。LISA频率图谱中稳定不变与低频区域占比合计达84.58%,耕地空间格局相对稳定。1975-2015年耕地聚集状态主要变化特征表现为"低-低"集聚和"低-高"集聚向"高-高"集聚的转变,流域耕地呈现高密度扩增式发展。通过构建LISA频率图谱,结合重心模型与标准差椭圆较为全面地、动态地掌握了区域耕地空间演变趋势,为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与有效保护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3.
延河流域水土保持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和Pettitt系列显著性突变点的无参数识别方法分析延河流域径流和泥沙演变趋势及突变点,基于流量历时曲线分析延河流域突变点前后径流和泥沙变化特征,研究了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径流和泥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延河流域径流和输沙量均呈减少趋势,输沙量在1971和1996年有2个显著性的突变点,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河川径流量和输沙量。随着突变点后期水土保持措施力度的加大,水土保持措施拦蓄径流和泥沙的作用逐渐增强。水土保持措施使径流高流量部分减少,常流量和低流量部分增加,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可削减汛期流量,增补枯季流量。突变点后期输沙量较之变化前期整体呈减少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4.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 有效防治耕地土壤侵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耕地仅为0.093 3 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耕地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耕地土壤侵蚀面积为4 03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3.15%。仅坡耕地每年产生的土壤流失量约达15亿t,占全国土壤侵蚀总量的33%。耕地土壤侵蚀已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论述了水土保持领域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意义、产生与发展、主要技术内容与技术模式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水土保持的新理念,对于有效防治耕地土壤侵蚀和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1培育壮苗 1.1苗地选择。大葱是忌连作的蔬菜,育苗地也忌连作。苗地要选择前茬3年以上没有种过大葱、韭菜、大蒜的地块,以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最好。  相似文献   
56.
以黄土高原地区延安市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3种草本、3种灌木、4种乔木、1种农田共11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和径流养分保蓄效应的研究结果作为依据,采用定额法对延安市2003年各区县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径流和侵蚀泥沙的氮磷流失减少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市径流氮素和磷素流失减少量分别为28.48 t、1.53 t;侵蚀泥沙氮素和磷素流失减少量分别为95.09 t、158.60 t。可为延安市防治氮、磷非点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为了研究黄瓜叶片表面物理性状在抗蚜性方面的作用,以黄瓜蚜虫(瓜蚜)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和田间研究了蚜虫在13个黄瓜品种上的存活率、繁殖率,以及种群趋势指数,探讨了黄瓜叶片茸毛密度、叶片维管束埋深和表面蜡质含量等物理性状与蚜虫种群趋势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品种黄瓜的若蚜存活率及单头蚜虫的产仔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蚜虫在抗虫黄瓜品种‘阿信’上的存活率最低(40.16%),在感虫品种‘pepino’上的存活率最高(55.86%);在不同的黄瓜品种上蚜虫的产仔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在感虫黄瓜品种上蚜虫的单头产仔量均在60头以上,而在抗性品种‘EP6392’上单头产仔量仅为48.25头。不同抗性黄瓜品种叶片的茸毛密度、维管束埋深和表面蜡质含量等物理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感虫品种‘四川寸金’的茸毛密度(372.63根·cm 2)是高抗品种‘阿信’(190.50根·cm 2)的1.96倍,高抗品种‘阿信’叶片维管束埋深最深(0.5 mm),明显大于高感品种‘秀燕’(0.38 mm)和‘pepino’(0.40 mm),高抗品种‘阿信’叶片表面蜡质含量(4.56 mg·g 1)是感虫品种‘仪黄’(1.19 mg·g 1)的3.8倍。叶片茸毛密度、维管束埋深和表面蜡质含量等物理性状与黄瓜上蚜虫种群趋势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片茸毛密度与瓜蚜种群趋势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8.312 1x+10.700 0(r=0.819 8,P=0.000 6);而叶片维管束埋深和表面蜡质含量分别与瓜蚜种群趋势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4 2x+0.557 1(r=0.682 9,P=0.010 1)、Y=0.181 0x+8.286 8(r=0.752 7,P=0.003 0)。种群趋势指数(Y)和叶片茸毛密度(X1)、维管束埋深(X2)及表面蜡质含量(X3)3个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为:Y=38.624 6+0.043 1X139.165 3X21.044 3X3(r2=0.830 7),通径系数分别为P茸毛密度→Y=0.414 2,P维管束埋深→Y=0.166 0,P蜡质含量→Y=0.206 7,表明在叶片的这些物理性状中,维管束埋深对黄瓜抗蚜性的影响最大,是黄瓜品种抗蚜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8.
水土保持的水环境质量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的控制,非点源污染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更加突显。根据水土流失与非点源污染的联动关系,界定了水土保持水环境质量效应的概念;将国内外与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有关的非点源污染研究归纳为3个方面:污染物运移的影响因子与机制分析、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研发和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研究。对其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9.
山西省右玉县沙棘几乎遍布全县的山地、川滩、沟壑。就其资源分布和林分状况而言,在我国北方有相当大的代表性。本文根据天然沙棘林所处的立地和林分特点以及开发经营的需要,首先采用PCA主成分分析和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将该县天然沙棘林划分为4个林分类型组和8个林分类型。然后,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8个林分类型分别建立了判别函数,并据此预测该地天然沙棘林类型。林分类型划分的基点是以沙棘产果的林分生产力为依据,除了确定以产果为主的改造利用类型外,其余类型因不具备建设产果基地的条件,而确定为其它经营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60.
为了充分利用光、热、水、肥、土地等资源,针对晋中盆地小麦玉米两茬平作积温不足、一茬有余的自然条件,太谷县农业工作者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进行了连续几年的积极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小麦套种菠菜、玉米的立体种植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