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苹果是承德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全市苹果栽培面积3.49万hm^2,年产量454914t,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需求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食用安全、优质、营养的无公害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22.
1975-1990年,在黑龙江省镜泊湖林区以夹日捕获率作为数量指标,调查了各类生境及不同季节和年份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rufocanus的数量,并结合已有的报道探讨了长白山地林区棕背鼠平种群数量分布以及数量变动规律。结果表明,棕背鼠平的数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在阔叶林带数量很少,为稀有种,在针阔混交林带数量较多,为优势种,到针叶林带数量最多,并为绝对优势种。数量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季数量最低,在原始针阔混交林中7月份达到全年数量高峰,在人工落叶松林中,9月份才达到数量高峰。年间数量变动很大,从1975年至1990年的16年间,曾出现过5次数量高峰年,表现出3年或4年出现一次数量高峰年的周期性变动规律  相似文献   
23.
花鼠实验室条件下昼夜活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花鼠在常温和低温接近冬眠状态下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花鼠属昼行性动物,活动时间在6:00~18:00。春季和秋季集中在6:00~15:00,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6:00~9:00、12:00~14:00;夏季集中在9:00~17:00,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1l:00和15:00。进入冬眠过程中其活动量明显减少,活动时间缩短,取食次数减少。冬眠的临界温度是8℃。  相似文献   
24.
林区啮齿动物分布与生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人为干扰下啮齿动物生态分布与生境的关系,利用夹日法于2008年3月—2010年12月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东南部林区共有啮齿动物21种,隶属3目8科16属,占黑龙江省啮齿动物的70%,其中,古北界17种(占80.95%),广布种4种(占19.05%),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在捕获的数量上看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为优势种。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棕背鼠平的密度最大。灌丛中棕背鼠平和黑线姬鼠为主。沼泽湿地以东方田鼠为主。阔叶林以大林姬鼠为主。农田草地草甸以黑线姬鼠为主。在居民点附近以伴生种褐家鼠为主。这反映了它们对不同生境的选择倾向性。地面草本植物的覆盖度和丰富度对小型啮齿动物分布也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5.
红尾伯劳的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4月~2006年8月在牡丹江公园及牡丹江师范学院内对红尾伯劳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红尾伯劳(Lanuus cristatus)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迁来,9月末迁走,居留期约5个月。繁殖期间,红尾伯劳的配偶关系为一雄一雌,两性参与筑巢,大约在5~6d内完成。筑巢期间交配。巢筑成后的4~5d开始产卵。每窝4~6枚,平均5枚,年产1窝。  相似文献   
26.
金志民  杨春文  刘铸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41-13642
[目的]了解牡丹江城市鸟类所携带的人体病原微生物,避免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方法]采用网捕法或巢捕法在各个区内捕获样品,通过培养基培养试验和生理生化试验研究了分离自捕获样品的病原微生物。[结果]从捕获的麻雀、喜鹊、大山雀、金翅雀、家燕、红尾伯劳、鸽子等鸟类中分离出了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革兰氏肠杆菌、葡萄球菌、细小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不同鸟类所感染细菌的种类大致相同,但其不同器官感染细菌的情况不同。分别用大肠杆菌培养基、巴氏杆菌培养基和沙门氏菌培养基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体外培养试验,培养一段时间后,来自肠道的病原菌在3种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最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构建牡丹江市公共卫生安全预警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中华大蟾蜍的食性,为其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4-6月对牡丹江地区中华大蟾蜍的食物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中华大蟾蜍摄食较广,雌性中华大蟾蜍的食物多样性指数H1=3.786 7,小于雄性(H2=3.838 2)。[结论]中华大蟾蜍对人类的有益性指数较高,对维持生态平衡、消灭农业害虫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为了评价患骨肿瘤黑熊个体SOD和LDH同工酶酶谱变化特点,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黑熊患骨肿瘤个体和正常个体心脏、肝脏、肾脏、脑、肺5种组织中SOD、LDH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5种组织内,有3种(心、肾、肺)SOD同工酶电泳谱带出现异常,其中患病个体都缺失SOD10,同工酶活力变化不大。主要检测出5种LDH同工酶,各组织内患病个体和正常个体的同工酶谱带数量和种类相同,但活性上有较大差异。可见,患骨肿瘤个体的SOD和LDH同工酶酶谱在表观正常的组织中已出现异常,并有某些肿瘤细胞的代谢特征。  相似文献   
29.
盐胁迫对黑麦幼苗活力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麦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NaCl对黑麦幼苗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浓度的增加,黑麦的活力指数逐渐下降,胚芽和胚根长度随盐浓度的增加受抑制程度增加,黑麦的根数随盐浓度的增加呈现递减的现象,表明黑麦不能种植在盐碱地上。  相似文献   
30.
1975-1990年,在黑龙江省镜泊湖林区以夹日捕获率作为数量指标,调查了各类生及不同季节和年份棕背Ping Clethrionomys rufcanus的数量,并结合已有的报道探讨了长白山财林区棕背Ping种群数量分布及数量变动规律。结果表明,棕背Ping的数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在阔叶林带数量减少,为稀有种,在针阔混林带数量较多,为优势种,到针叶林带数量最多,并为绝对优势种。数量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