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41篇
综合类   2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冀北山地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观测与评估规范(LY/T 1721-2008)》定量评价了该区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积累营养物质、游憩功能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结果表明,冀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平均每年5 934 188.37万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为3 007 606万元,固碳释氧价值为1 469 098.02万元,物种保育价值为900 248万元,保育土壤价值为279 321.51万元,营养物质积累价值为257 893.27万元,净化大气价值为20 021.57万元。各县区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顺序为:围场县>平泉县>隆化县>赤城县>承德县>崇礼县>丰宁县>滦平县>双桥区>双滦区。  相似文献   
12.
以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山杨桦木混交林和油松蒙古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6~9月间的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山杨桦木混交林和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土壤含水量变动范围分别为5.67%~15.43%、7.10%~24.23%、2.25%~14.57%,土壤水分调节层分别在50cm、20cm、30cm,土壤蒸发总量分别为43.1cm、38.1cm、50.2cm;3种林地7月份土壤蒸发量最大,导致土壤含水量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2022年冬奥会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赛区(和平林场)森林水环境,以当地典型森林类型(山杨林、云杉林、白桦林和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降雨分配过程中(林外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地表径流)对降水水化学性质的影响程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总氮(TN)、总磷(TP)分别使用消解比色法、水杨酸法、过硫酸盐氧化法、消解抗坏血酸法测定。结果表明:(1)降雨经过林冠层后(穿透雨)4个林分COD、TN含量较林外雨整体上呈增加趋势;NH_3-N、TP含量呈减少的趋势;(2)树干径流中4个林分COD、NH_3-N、TN、TP含量较林外雨整体上均呈增加趋势;(3)4个林分的地表径流中COD、TN、TP含量较林外雨呈增加趋势;NH_3-N含量呈减少趋势;(4)水化学性质综合变化指数分别为林外雨0.65、山杨林0.95,云杉林2.09,白桦林1.30,华北落叶松林2.32。降雨对森林的化学淋溶作用较大,经淋溶作用后穿透雨、树干径流及地表径流中的NH_3-N、TN、TP净淋溶量出现了负值。森林降低了雨水中氨氮的含量,对水化学环境起到了一定的净化作用,对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9个代表林分物种多样性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对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群落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P ielou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呈一致性。灌木层和草本层均出现不一致性,主要是因为各林分起源不同,天然林群落是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组成结构、大小不同的众多斑块镶嵌而成的,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人工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很低,使人工林群落无论在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能力等诸方面,均表现出系统的不健康特点。  相似文献   
15.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降水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的养分输入源,观测并分析降水化学对于准确地估算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养分元素浓度显得极为重要。对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林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枯透水中的Ca、Fe、K、Mg、Mn、Zn共6种养分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大气降水经过林冠层后其水化学特征明显发生了变化,化学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含量排序为Ca〉K〉Mg〉Fe〉Mn〉Zn,其中Mn元素的增长倍数最多,但6月份Mn和Zn元素浓度都出现负增长。树干茎流各项指标均增长很多,化学元素含量排序为Ca〉K〉Mg〉Mn〉Fe〉Zn。枯落物水中K和Ca元素浓度增加最大。(2)大气降雨中Zn的变异系数最大,达2.853;K和Ca元素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158,0.163。落叶松林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枯透水中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Fe元素3.115,Mg元素为1.288,Fe元素为2.139。(3)经过淋洗后水样中各元素的浓度均有所增加,穿透水、树干茎流和枯透水中K、Ca增加较多,Fe、Zn的淋溶量较少。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土石山区油松人工林耗水分配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野外和室内试验相结合,对华北土石山区油松人工林耗水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分总耗水主要包括3个方面:林冠截留蒸发、植物蒸腾耗水和土壤物理蒸发耗水。油松林地总耗水为516.52mm,其中林冠截留占总耗水量的25.63%,土壤蒸发占22.15%,植物蒸腾耗水占52.22%,三者比例为1:0.86:2.04。油松平均林冠截留率为25.4%,平均透流率为64.4%,平均干流率为0.55%,干流雨、林内降雨和林外降雨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油松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5mm、枯落物年截水量为48.7mm,占总降雨的10.42%。油松林林内土壤水分蒸发为114.41mm,林外蒸发为197.70mm。油松林生长季林木蒸腾耗水量为269.74mm,6、8月出现两个峰值。  相似文献   
17.
肥料施入土壤后,会对酶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土壤的生态和土壤质量。以河北平山片麻岩及花岗岩山地贫瘠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3种新型肥料后探究土壤各种酶活性在不同肥料之间差异性。结果显示,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所提高,脲酶活性降低,其中生物有机肥对脲酶的抑制作用最强,微生物菌肥对脲酶的抑制最弱。  相似文献   
18.
该文首先介绍了生态规划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分析了生态规划中的尺度效应,最后,提出了生态建设要在不同生态尺度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置,才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改善和功能强化.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土石山区不同肥料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平山片麻岩及花岗岩山地贫瘠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施用不同肥料对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影响。从土壤中Cr离子质量分数在各化肥不同施肥处理中的结果来看,SF2处理(27.74×10-6)较CK减少的幅度最大,为49%,化肥NK2处理较CK减少了47%,生物有机肥BF2处理(30.69×10-6)较CK减少了45%,微生物菌剂MA2处理(28.56×10-6)较CK减少了11%。实验结果显示:缓释复混肥SF2处理能保证土壤质量安全,促进土壤可持续发展,不会对土壤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是较理想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20.
清水河流域典型林分类型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是植被分布的限制因子,为改善清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及土壤生态建设,对该流域典型林分类型下土壤水分状况展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土壤剖面水分速测仪(TRIME-FM)对清水河流域立地条件一致的4种典型林分类型(落桦混交林、山杨林、白桦林和华北落叶松林)进行土壤水分的动态监测。【结果】:(1)4种林分的土壤平均含水量差异显著,其大小排序为:白桦林(17.80%)落桦混交林(14.16%)华北落叶松林(12.38%)山杨林(11.45%),8-9月份土壤蓄水量最大的为白桦林(142.40 mm),最小的为山杨林(91.60 mm)。(2)土壤含水量与降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降雨量大则土壤含水量大,降雨量小则土壤含水量小(降雨量10 mm时土壤表层水分对降雨敏感性大,10 mm≤降雨量24.9 mm时10~20 cm土层水分对降雨敏感性较大),4个林分中白桦林的土壤含水量最高。(3)4个林分类型在0~80 cm随深度增加呈波浪形变化,其中华北落叶松林变化幅度最大;随土壤深度增加,各林分土壤水分变化幅度逐渐变小,变异系数也逐渐减小。0~10 cm土层对土壤蒸发的敏感性较强,20~80 cm土层对林木蒸腾耗水的敏感性较强。在0~40 cm土层范围内,白桦林各层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其他3个林分类型。【结论】该地区典型林分中阔叶林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幅度小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