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95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46篇
  44篇
综合类   337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252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日平均产奶量42.4 kg/d、平均胎次2.7、平均泌乳天数41.3 d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牛单独饲喂添加剂。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Ⅰ(CAR200)、处理组Ⅱ(VA+CAR200)和处理组Ⅲ(VA+CAR400)在基础日粮中每日每头分别添加200 mg β-胡萝卜素(根据《NRC2001》当量换算等于试验牛日常VA基础所需量)、维生素A(VA)(根据《NRC 2001》计算出VA基础需要量)+200 mg β-胡萝卜素及VA+400 mg β-胡萝卜素。预饲期7 d,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1)各组的全期干物质采食量(DMI)无显著差异;Ⅱ组产奶量和4%脂肪校正乳产量,在试验60 d和全期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 <0.05);Ⅱ组60 d阶段和全期乳蛋白产量显著高于CON(P <0.05);Ⅱ组和Ⅲ组全期乳蛋白率显著高于CON(P <0.05),与Ⅰ组差异不显著;Ⅱ组乳脂产量,在试验60 d显著高于CON和Ⅰ组(P <0.05),...  相似文献   
32.
灌水时期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灌水时期对冬小麦农艺性状、花后旗叶光合和耗水特性的影响,为晋中水地麦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全生育期不灌水为对照(CK),设置7个处理:越冬水(Wo)、拔节水(Wj)、孕穗水(Wb)、越冬水+拔节水(Wo+j)、越冬水+孕穗水(Wo+b)、拔节水+孕穗水(Wj+b)和越冬水+拔节水...  相似文献   
33.
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自制新型大气压等离子体装置对生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电压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电压的等离子体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5610和5950 V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而6290~7310 V处理则抑制了种子的萌发,且电压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同时,等离子体处理种子α-淀粉酶活性提高,电导率降低,幼苗地上部鲜干质量、地下部鲜干质量、根体积、根活力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电压的等离子体处理促进了生菜定植后的生长发育,产量最高比CK提高12.52%;生菜的维生素C、叶绿素、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等品质也有所改善。综合来看,5610和5950 V的等离子体处理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34.
氨基酸和半胱胺对绵羊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从绵羊卵巢采集的卵母细胞成熟培养22-24h;成熟卵母细胞去除颗粒细胞,选择排出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用5μmol/LA23187(5min)联合2mmol/L 6-DMAP(4h)进行孤雌激活;激活后的卵母细胞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研究氨基酸和半胱胺对绵羊胚胎早期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氨基酸能促进胚胎体外发育,0-24h培养添加抑制卵母细胞的卵裂,24h后培养添加比全过程培养添加更能促进胚胎体外发育;(2)24~72h培养添加必需氨基酸(EAA),能促进胚胎体外发育;(3)半胱胺添加量0~100μmol/L,随浓度增高各项发育指标呈增高趋势,添加100~200μmol/L,随浓度增高各项发育指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外源ALA对盐碱胁迫下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以2个辣椒品种G3和G7为试材,盐碱胁迫下喷施5种不同质量浓度(0、10、25、40和60 mg·L-1)的ALA溶液。通过对喷施后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干鲜质量等表型指标和MDA、H2O2等生理指标以及3种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进行测定,揭示外源ALA对盐碱胁迫下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外源40 mg·L-1的ALA能够有效提高盐碱胁迫下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总根长以及干鲜质量,其中2个品种的叶面积分别升高39.9%和17.1%,根长分别升高18.3%和40.5%;同时提高辣椒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并降低脯氨酸、MDA、H2O2的含量及O2-的产生速率,2个品种辣椒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6.0%和17.5%,CAT活性也分别提高了87.8%和354.6%。因此,喷施外源ALA 40 mg·L-1时,对辣椒幼苗受到盐碱...  相似文献   
36.
不同密度水稻抽穗后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稀植栽培的水稻,抽穗后田间表现为中下部光强明显增加,光合作用时间延长,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50%以上,叶片衰老延缓,籽粒干物质积累加速,千粒重提高。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水地强筋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溉技术,试验设3个灌水时期8个灌溉处理[越冬期灌1水(W1),拔节期灌1水(W2),孕穗期灌1水(W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2水(W12),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13),拔节期和孕穗期灌2水(W23),越冬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灌3水(W123),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CK)],于小麦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的CK比较,所有灌水处理的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产量以及籽粒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籽粒的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均呈不同程度降低(W1处理除外)。越冬期灌水对有效穗数、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大;拔节期灌水对穗粒数的提升作用较大,但对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小,对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的降低作用较大;孕穗期灌水对千粒重的提升作用较大,对蛋白质产量的提升作用较小。随着灌水次数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显著提高,淀粉含量先显著提高后基本不变,而籽粒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降低。W123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次是W13处理;W1处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最高,其次是W12及W13处理;W23处理淀粉含量最高,其次是W12或W13处理。综合各项指标,最好的灌水组合是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13)。  相似文献   
38.
正安国药业特色鲜明,是中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加快推进安国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程,解决安国中药材"八大祁药"道地药材优势不突出、品种的种质退化、种植技术不规范、中药材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薄弱等突出问题,安国市药博园农业创新驿站以安国现代中药农业园区作为中药材产业承接平台,旨在充分发挥安国市中药材产  相似文献   
39.
为了筛选适宜贵州稻区机插的优质籼稻品种,建立适宜机插优质籼稻品种的评价关键指标体系,以近年选育的34个优质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进行机插试验,对各品种的秧苗素质以及机插条件下水稻分蘖生长、干物质积累、抗倒伏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插条件下34个优质籼稻的产量变幅为6.1~10.5 t·hm-2,结合两步聚类算法,以产量为依据将参试品种划分为适宜机插和不适宜机插两类。适宜机插优质籼稻类型主要表现为产量均高于8.25 t·hm-2,其成苗率高、秧苗均匀性好、幼苗健壮;分蘖早生快发,易形成充足的有效穗数;植株能获得较高的花前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并重新分配到籽粒;茎秆粗壮,基部3个节间平均抗折力强,倒伏指数小。综合来看,F优498、晶两优534和蓉18优2348等15个优质籼稻品种适宜贵州地区机插,且适宜机插优质籼稻关键评价指标为:成苗率>85%,秧苗均匀性>1.5苗·cm-2;倒伏指数<150%,基部3个节间平均抗折力>1 500 g;产量>8.25 t·hm-2,有效穗数225×104~300×104 hm-2,每穗粒数>140粒,结实率>75%,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15 t·hm-2,收获指数>0.45。研究为机插专用优质籼稻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西南地区立枯丝核菌优势融合群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AG-1TA、AG-4及AG-2三个菌丝融合群共8个菌株,对11科19属20仲植物进行了侵染试验。结果表明,AG-1TA、AG-4及 AG-2的侵染范围无明显差异,能使大多数参试植物发生种腐和立枯,但各融合群间的致病力有所不同。AG-4对种子及幼苗的致病力大于 AG-1TA 及 AG-2,而 AG-1TA对水稻及玉米成株的致病大于 AG-4并引起典型的纹枯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