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2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11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2篇 |
农学 | 74篇 |
基础科学 | 110篇 |
77篇 | |
综合类 | 568篇 |
农作物 | 48篇 |
水产渔业 | 49篇 |
畜牧兽医 | 185篇 |
园艺 | 132篇 |
植物保护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67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79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64.
旨在为油菜株型育种和机械化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选用3个不同类型的紧凑型油菜常规品种,以松散型油菜杂交种‘秦优7号’为对照,研究了在15万、30万、45万、60万、75万、90万株/hm2密度下各品系的库源特征及其与收获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紧凑型油菜单株在不同密度下的库源特征与对照松散型相同,单株根、茎、枝、壳干重,角粒数和单株角果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低密度显著高于高密度;千粒重随密度的变化不大。紧凑型油菜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松散型油菜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说明紧凑型油菜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获。收获指数对密度的响应在两类型品种表现一致,最低密度15万株/hm2增加到30万株/hm2时达到峰值,以后随着种植密度的继续增加而降低。收获指数与茎+枝+壳干重之和,与库性状角粒数、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与库源关系的粒根比、粒茎比、粒枝比、粒壳比显著正相关,说明要提高收获指数不仅要扩“源”增“库”,还要协调库源的合理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65.
气吸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双侧清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气吸式玉米精量排种器清种装置设计不合理而造成漏清、过清,导致排种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采用双侧清种装置进行清种作业的方法,并设计了双侧清种装置。对该装置清种过程进行分析,明确了造成重吸的原因,阐明了清种过程的运动机理,建立了清种过程数学模型,确定了上下侧清种机构关键参数的设计方法。选取第1级清种弧线顶部半径、第2级清种弧线顶部半径和工作转速为主要因素进行了全因素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建立了因素与指标的回归方程,以漏清率和过清率最小为寻优条件,获得较优清种强度下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第1级清种弧线顶部半径80.70mm、第2级清种弧线顶部半径81.42mm,并在最佳参数组合下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表明,在较优清种强度参数组合下,当工作转速为26.67~37.33r/min时,漏清率均不大于1.10%,过清率均不大于1.03%,与理论优化结果基本一致。对比试验表明,工作转速为26.67r/min时,采用双侧清种装置漏清率降低6.70个百分点,过清率基本不变,排种器合格率提高7.04个百分点;工作转速为32.00r/min时,采用双侧清种装置漏清率降低4.63个百分点,过清率基本不变,排种器合格率提高5.07个百分点;工作转速为37.33r/min时,采用双侧清种装置漏清率降低7.41个百分点,过清率降低0.24个百分点,排种器合格率提高7.26个百分点。采用双侧清种装置有效降低了漏清率,在高速情况下对过清率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6.
为了给茄子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苗机构的设计及试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对茄子穴盘苗形态及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快速、准确地测定茄子穴盘苗的形态特性,采用机器视觉系统对适移栽茄子穴盘苗的苗高、茎秆直径、苗冠直径、叶片长度及叶片位置参数进行测定,得出茄子穴盘苗的苗高范围为134.33~150.20mm,茎秆直径范围为1.83~3.06mm,自然状态下苗冠直径范围为128.57~155.77mm。采用MatLab2018b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知茎秆直径与苗高正相关;自动取苗机构取苗后,在不改变运动方向的情况下,运动距穴盘至少160mm后,才能进行翻转动作;取苗机构开合距离取10mm;为防止穴盘苗移栽过程中叶片损伤及挂苗现象的发生,需设计防叶片张开机构。力学特性测定试验表明:茄子穴盘苗基质含水率范围为30%~40%,机械手取苗力为3.0N,基质损失率为7%,移栽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67.
摘要: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唯一存在有核外遗传物质的细胞器,其功能的正常表达需要核与线粒体的相互作用。线粒体 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编码电子传递链所需酶中的一些多肽亚基及多种 tRNA 和 rRNA,其余的亚基由核基因编码。异种体细胞核移植可能导致重构胚中 mtDNA 的杂合现象。本实验采用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的方法分析以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以去核的绵羊 MⅡ 期卵母细胞为核受体构建的异质克隆胚中线粒体的来源及组成比例。结果表明: 8-cell之前的异质克隆胚中供受体 mtDNA 的比例变化不大,1-cell、2-cell、4-cell、8-cel异质克隆胚中核供体细胞 mtDNA 占受体细胞 mtDNA 的比例分别为2.5±0.8 %;2.8±0.6 %;1.9±0.4 %;1.7±0.6 %, 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异质克隆囊胚中核供体细胞 mtDNA 的比例下降为0.3±0.1 %,与前四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8.
作物的综合光合作用能力直接决定粮食产量,探明作物光合特性分布机制是开发新品种、研发新农艺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为探究玉米植株光合特性的垂直分布规律,该研究利用荧光成像技术对不同品种和不同氮、水处理的5叶期样本进行图像采集,对植株不同叶片的荧光淬灭特性及荧光参数进行分析。荧光淬灭特性分析表明,叶片光量子产量随垂直高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由非加权组平均法聚类产生的四类淬灭特性中,郑单958在不同环境中的荧光淬灭垂直分布异质性小于先玉335和浚单20。关键荧光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实际光能转换效率、光反应电子传递活性随垂直高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除衰老叶片外的非光化学能量耗散差异性不显著。光合特性垂直分布分析表明,不同土壤氮含量下样本的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有较为显著的二次函数分布特征,随着土壤氮含量的降低,垂直分布的异质性增大;不同品种间的稳态光适应光化学淬灭(qL_Lss)有较为显著的一次函数分布特征,郑单958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基于机器学习方法,以荧光参数垂直分布数据分类植株组别的结果表明,郑单958样本的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微量土壤氮含量下样本的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和干旱环境下样本的稳态非光化荧光淬灭(NPQ_Lss)判别准确率分别达0.82、0.94和0.88,与其他处理及荧光参数相比,垂直分布规律更显著;其他荧光参数的分布特征并不能有效判别样本组别。将叶片按植株形态学自下而上排序,由植株叶片光合垂直异质性关键叶片分析,第2片叶片可以作为垂直分布的\ 相似文献
6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城市建设不断扩大深入,园林绿化作为调节和美化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被不断广泛应用,其施工建设水平同时也体现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内涵.因此,分析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特点,研究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将对提升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0.
基因组大小是植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参数,测定杏基因组大小,比较不同种、变种及品种之间基因组大小的差异,可为相关杏属植物的物种进化和分类研究以及基因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分属于普通杏、辽杏、西伯利亚杏、紫杏和仁用杏5个种或类型的13个杏品种资源的基因组大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所对比的3种内标植物中,金丝小枣最适于做杏基因组大小测定的内标。以金丝小枣为内标,通过比较待测样品和内标G0/G1期荧光峰,计算得出13份杏属植物材料中,普通杏及其变种基因组大小为(253.17±0.963)Mb(大优佳)~(300.60±1.181)Mb(陕梅),紫杏基因组最小,大小为(245.07±0.842)Mb,辽杏、属于西伯利亚杏的绿萼山杏和仁用杏品种龙王帽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280.37±4.858),(273.66±4.334),(263.42±1.306)Mb,5个种或类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首次揭示了杏属植物不同种和品种间基因组大小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杏基因组大小与其表型性状、种间分化以及植物学分类间关系的解释提供基础证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