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疫病,桑叶浸渍消毒是切断食下传播途径的重要技术措施。前几年,海宁市采取桑叶全龄用0.3%漂白粉精液浸渍消毒法,使用效果良好。但该方法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原蚕区大蚕期措施落实难度大、对人体皮肤有损伤、浸洗过程容易造成桑叶养份损失、蚕常吃湿叶易发病等缺点,也是导致原蚕户饲养原蚕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此,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责任有限公司在了解省内兄弟蚕种生产企业微防经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春蚕五龄期推广使用多菌灵粉250倍液在桑树上喷施代替桑叶浸消,以期达到在控制微粒子病的基础上,提高蚕农饲养原蚕积极性的目的。但多菌灵粉使用后,蚕种孵化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利用蛋白质的两性电解质性质,在脱脂乳中强制加酸,使pH值迅速突破蛋白质等电点,将乳酸化,用酸化乳生产冰淇淋,适当调节酸甜比,加入适量的果汁或香精,则可生产出果酸味浓郁且解渴的冰淇淋产品。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人们发现同功酶的变异,可直接地等于等位基因变异。这样就有可能用分析同功酶变异来研究林木群体遗传变异和遗传多型性。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的天然林生态系统主要树种之一,为了分析红松天然林群体的遗传变异,我们使用电泳技术测定了休眠种子大配子体组织酯酶同功酶的变异。为分析红松天然林群体确定酯酶型;借助酯酶同功酶等位基因分析、研究红松群体遗传组成;研究酯酶同功酶最普遍等位基因频率在我国东北山区群体间的分布。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授粉生物学特性是人工控制授粉必须具备的知识。我们于1974年和1975年结合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S.& Z.)Gord.)的杂交工作,对其授粉的情况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在清源县大孤家国营林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内,选定了1965年定植的日本落叶松81号无性系(V.81)和日本落叶松10号无性系(V.10)两株树为观察和取样株。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政课学习动机问卷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期研究与访谈的基础上,经过预测和正式施测,使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来编制问卷。结果发现:(1)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习动机问卷由20个项目组成,分别属于认知修养动机、情绪情感动机、人际互动动机及获得认可动机。(2)修订后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考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_(50))为10.2146 mg/L,对家蚕具有高毒性。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1000倍和2000倍液喷洒桑叶后,残毒期分别为9 d、7 d和3 d。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洒桑叶后,有轻微的向上传导毒性。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静伏或侧倒、蚕体较软、体躯伸长等,毒性反应较为迟缓。  相似文献   
18.
19.
20.
诊贵的天然红松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山区。在长自山地区不但有水平分布,同时还有垂直分布,因长白山海拨高达2700米,而2000米以下为森林植被所覆盖。北坡自上而下,形成亚高山岳桦林、暗针叶林和红松阔叶林三个明显垂直分布带。天然红松林,除主要分布在红松阔叶林外(海拨500—1000米),在暗针叶林下限(海拨1100—1300米)向红松阔叶林过渡的地段,形成红松云冷杉林。因此,天然红松林在长白山沿垂直分布形成红松云冷杉林和红松阔叶林。 天然红松林在长期进化因素作用下,形成一定遗传结构及其功能,本文继分析研究红松阔叶林红松群体酯酶遗传变异之后,仍采用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研究红松云冷杉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