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30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31篇
  25篇
综合类   249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贵妃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为试材,采后以1%壳寡糖、1.0μL/L 1-MCP单一及复合处理,处理后置于20℃、相对湿度85%~95%环境中贮藏,分析不同处理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与1-MCP熏蒸复合处理较两者单一处理更能降低枇杷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保持果色;延缓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枇杷果实的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的上升;显著改善果实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1%壳寡糖+1.0μL/L 1-MCP熏蒸复合处理技术比两者单一处理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92.
吴琼  刁振军 《农业工程》2018,8(9):143-144
“互联网+农业”是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农业发展新模式,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利器。因此,基于“互联网+”视域下探究农业供应链发展新模式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该文基于“互联网+”视角,结合农业发展大势,从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构建农业供应链新模式,以“互联网+”带动农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3.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南平市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积极开展农药使用环节监管,严格管控农药残留,保障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总结南平市农药使用环节的监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药使用环节监管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4.
茶树新品种"皖茶5号"DUS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茶树新品种"皖茶5号"DUS测试。[方法]依据NY/T 2422—2013《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茶树》国家标准测试方法,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祁门县协作选育的茶树新品种"皖茶5号"形态学特性进行DUS测试。[结果]皖茶5号与舒茶早有7处特异性,其余性状表现一致,满足测试指南中特异性的要求。[结论]该研究为申请植物新品种登记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95.
吡唑醚菌酯在香蕉中的低温贮藏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吡唑醚菌酯在香蕉中的低温贮藏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建立了吡唑醚菌酯在香蕉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01~0.10 mg/kg添加范围内,吡唑醚菌酯在香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97%,变异系数为1.3%~2.7%;方法最小检出量为1×10~(-10) g,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通过样品添加和-20℃下低温贮藏的方法,设定采样间隔分别为0、1、3、6及12个月。取样检测显示,吡唑醚菌酯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该农药在-20℃下的香蕉样品中至少贮藏12个月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6.
宁波地区小菜蛾幼虫期和蛹期寄生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十字花科蔬菜最重要的世界性害虫,保护和利用寄生性天敌是控制小菜蛾的重要手段。为有效控制小菜蛾在蔬菜上的为害,减少农药用量,作者于2007年4月至2009年1月对宁波地区小菜蛾幼虫期和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种类及其田间自然被寄生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幼虫期和蛹期共有8种原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东方长颊姬蜂Macromalon orientale、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无脊大腿小蜂Brachymeria excarinata、齿唇姬蜂Campoletissp.、弯尾姬蜂Diadegmasp.)、1种兼性寄生蜂(菜蛾啮小蜂Oomyzus sokolowskii)和5种重寄生蜂(盘背菱室姬蜂Mesochorus discitergus、粘虫广肩小蜂Eurytoma verticillata、稻灿金小蜂Trichomalopsis oryzae、绒茧灿金小蜂Trichomalopsis apanteloctena和啮小蜂Tetrastichussp.),其中优势种为菜蛾啮小蜂和菜蛾盘绒茧蜂,分别占62.23%和31.19%,同时,小菜蛾幼虫期田间自然被寄生率普遍高于蛹期。另外,菜地蔬菜品种的多样性有利于寄生蜂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97.
研究不同蛋白酶的酶解产物活性大豆肽的分子量分布状态.用6种单一酶和6种复合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酶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计算分子量,界定出分子量分布范围.据此考核大豆肽含量及分子量分布状态,判定不同蛋白酶的水解效果.结果表明,6种单一蛋白酶水解生成的蛋白和肽分子量范围差异很大,大豆蛋白改性酶水解效果最好,酶解后分子量分布范围在6 441~144 Dalton之间,MW≤1 000 Dalton的组分占97.42%,符合肽的标准.6种复合蛋白酶水解生成的蛋白和肤分子量范围差异也很大,以大豆蛋白改性酶与蛋白液化剂组合最好,其分子量范围在4 560~141 Dalton之间,MW≤1 000 Dalton的组分占99.52 %.  相似文献   
98.
ICP-AES法测定饲料中多种微量元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饲料中Cu、Fe、Mn、Zn、Ca、Mg、P、Pb、Cr、Cd 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析条件和样品处理方法,线性范围达到3个数量级,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的回收率在85.0%~96.5%,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7%以下。测定国家标准物质玉米粉的结果与标准值比较一致,均在误差范围以内。该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的测定结果也比较吻合。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不同饲料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
啶虫脒、噻虫嗪和螺虫乙酯防治茶黑刺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琼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06-10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36%啶虫脒WG、25%噻虫嗪WG和24%螺虫乙酯SC是药后7~15d的防治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联苯菊脂EC900mL/hm2。根据害虫发生的严重程度和从经济效益考虑,建议36%啶虫脒WG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剂量为45ga.i./hm2,防治适期掌握在茶树黑刺粉虱卵孵化盛末期效果好。25%噻虫嗪WG和24%螺虫乙酯SC均表现为药效较慢,持效性长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以低剂量使用为宜,同时,考虑茶叶采摘时期和农药农残量。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旨在探讨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DL-蛋氨酸和赖氨酸对冬毛生长期蓝狐生长性能、氮平衡和毛皮质量的影响,并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蛋氨酸和赖氨酸的最适添加量.对照组饲粮蛋白质水平为27%(P27),低蛋白质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9%(P19),选择健康的生长后期雄性蓝狐120只(17周龄左右),随机分成10组,每组12只.本试验采用3×3双因子交叉试验设计,有3个赖氨酸水平(0.3%、0.5%、0.7%)和3个含硫氨基酸水平(0.4%、0.6%、0.8%),试验组编号分别为P27、L1M1、L1M2、L1M3、L2M1、L2M2、L2M3、L3M1、L3M2和L3M3,饲养试验试验期为61 d(2007-10-12~2007-12-12).结果表明,如果考虑蓝狐平均日增重、日氮沉积、氮沉积率,0.6%的蛋氨酸水平最佳;如果考虑日氮沉积和毛皮质量,0.3%和0.5%的赖氨酸水平最佳;如果考虑氮的表观消化率、日粪氮排出量,0.3%的赖氨酸水平最佳;各处理蓝狐的毛皮质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L1M2 (0.3% Lys×0.6% Met)组蓝狐生产性能最佳;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不影响冬毛期蓝狐的生产性能;应用低蛋白质饲粮降低了排泄物中氮的含量,减轻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蛋白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