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分析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我样教师职业首先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2.
胡杨,具有抗旱、耐涝、抗寒、耐高温、抗盐碱、耐瘠薄,被称之为荒漠盐碱地上的“劲松”。通过人工栽植,与其他树种相比,它更具有速生性,是干旱荒漠盐碱地上不可多得的优良树种。现就如何培育胡杨优质壮苗,提出以下几点关键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3.
分析我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加强我校规章制度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54.
55.
周豆18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以周9521-3-4为母本,郑94059作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育成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平均38.53%,脂肪含量平均22.28%,适合河南省各地及安徽、江苏淮河以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6.
为了了解国审大豆新品种‘周豆23 号’的生产利用价值,以2012—2013 年国家黄淮海大豆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分析‘周豆23 号’大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周豆23 号’是一个产量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好,适应范围广的品种,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壳聚糖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纸碟抑菌圈法,对分离自贮藏期马铃薯腐烂块茎的3种细菌(欧文氏菌Erwinia persicinus,泛菌属菌Pantoea sp.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进行了抑菌效果的研究。试验药剂为壳聚糖、双氧水和农用药剂爱诺链宝,后两种药剂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壳聚糖的抑菌效果最好,即使最低浓度的壳聚糖(1.0%)对3种细菌的抑制效果也较最大浓度的其它两种药剂明显,并且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大抑菌效果增加,超过最适浓度后抑菌效果下降。对不同的细菌种类,同一浓度的壳聚糖有着不同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8.
棉铃虫为害核桃树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首次发现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为害核桃树。棉铃虫幼虫主要为害核桃幼果,还能蛀食花序、幼嫩枝条及叶片。6月份,幼果被害率平均为5.92%。其中,果仁被害率达1.75%,其余仅为果皮与果肉部分受害;7月份,幼果被害率和果仁被害率分别为4.00%和1.00%。  相似文献   
59.
为了分析大豆7S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不同亚基氨基酸组成对大豆营养品质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BIOEDIT,DNAMAN)对已在GenBank数据库中注册的大豆7S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亚基氨基酸序列分析各亚基氨基酸组成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3种亚基中色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较低,其中β-亚基则不含色氨酸;3种亚基富含谷氨酸和亮氨酸,其中α-亚基谷氨酸最高,为13.16%,β-亚基中亮氨酸的含量最高,为10.48%。谷氨酰胺、精氨酸、丝氨酸的含量也较高。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序列保守位点较多,同源进化树分析证明3种亚基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60.
为建立高效规模化棉花转基因技术体系,解决棉花转化率受基因型限制、转化效率低以及转化苗畸形率高等问题。以棉花胚性愈伤组织作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t基因导入海岛棉棉花品种‘新海16号’,在提高海岛棉遗传转化效率的同时,建立了相对高效地转基因再生植株成苗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分3次依次继代于具头孢霉素浓度梯度的抗性愈伤增殖培养基,较3次均继代于含500 mg/L头孢霉素(Cef)的抗性愈伤增殖培养基MS2,抗性愈伤增殖速度较快。且60天添加1次50 mg/L Kan时,转化苗成苗率达到最大值。降低NH4+/NO3-水平对提高体胚发生率具有有效促进作用。选择继代90天后的愈伤组织,胚状体诱导率可达到最大值;继代180天以上的愈伤组织可以摒弃。经转化后所获的子叶畸形胚,具有较强再生能力,其产生的次生胚经再次培育出正常转基因植株这一途径可有效缩短转化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