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61.
【目的】综合分析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南片)46份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为黄淮海夏大豆(南片)资源利用以及优质种质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2020年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南片)中间试验参试的46个大豆新品种(系)为材料,对9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并综合分析。【结果】不同材料间9个农艺性状指标表现出较大差异;有效分枝数、底荚高度变异系数最大;产量与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分枝数呈显著负相关;分枝数与底荚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将9个性状转化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66.5%,并对46个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供试材料分成3个类群,其中类群Ⅰ株型较高大、分枝性较好、百粒重较大、丰产性好。类群Ⅱ百粒重最大、株型矮小、分枝数少、丰产性差。类群Ⅲ分枝数最多、百粒重最小、株型中等偏小、丰产性一般。【结论】黄淮海夏大豆(南片)种质资源多样水平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产量因子”、“主茎因子”、“分枝因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选择优良亲本。得分最高的有5个品种(系),分别为郑1440、周豆34号、濮豆5110、恒豆6号、南农47,可作为优良亲本参考改良当地大豆品种。类群Ⅰ可作为多目标性状综合性状较好的优良亲本,类群Ⅱ可作为选育大粒品种的优良亲本,类群Ⅲ可作为选育多分枝品种的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162.
Chi基因的克隆及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了提高马铃薯对真菌病害的抗性,本试验进行了马铃薯转基因抗病育种的初步研究。通过PCR扩增,从生防木霉菌Trichoderma atroviride的cDNA中克隆到一个内切几丁质酶基因Chi,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33ECR-Chi。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Chi基因转化到马铃薯栽培品种“费乌瑞它”和“夏波蒂”试管薯片中。经侵染和共培养后,用卡那霉素和羟苄青霉素筛选抗性芽,共获得18株植株,对所得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12株为阳性,占67%。本试验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马铃薯的生防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3.
<正>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土壤、类便和消化道中,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羊均可感染发病。发病不分季节,但冬、春季一般较高。寒冷、饲养不当特别是当饲喂过多精料时可诱发本病,消化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染途径。2014年乐都县中岭乡某羊场饲养的杜泊羊突然发病,并有3只羊发生死亡,应用细菌分离鉴定技术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最后用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用于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此次羊只发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应用药敏实验筛选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4.
本研究依托于高通量测序的技术,通过研究辉河湿地河岸带上游、中上游、中游、中下游和下游河段不同淹水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揭示辉河湿地河岸带不同淹水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及与土壤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广古菌门(Halobacterota)丰度在3条淹水样带中的变化趋势为长期淹水区(W)>干湿交替区(WD)>未淹水区(D)(P<0.05),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丰度在3条淹水样带中的变化趋势为长期淹水区(W)<干湿交替区(WD)<未淹水区(D)(P<0.05),在属水平上,甲烷毛发菌属(Methanosaeta)、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和unidentified-Bathyarchaeia丰度在3条样带中的变化趋势为长期淹水区(W)>干湿交替区(WD)>未淹水区(D)(P<0.05),RB41和Candidatus_Udaeobacter丰度在3条淹水样带中的变化趋势为长期淹水区(W)<干湿交替区(W...  相似文献   
165.
166.
【目的】研究油橄榄砧木品种‘田园1号’对其与‘阿波桑娜’嫁接后的嫁接树叶片和果实形态及生理性状的影响,探讨‘田园1号’嫁接‘阿波桑娜’在生产应用上的可行性,为该砧木及其砧穗组合的栽培与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橄榄品种‘田园1号’‘阿波桑娜’及其嫁接树为试材,对叶片与果实形态、叶片解剖结构、叶片光合色素和营养元素含量以及果实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进行性状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阿波桑娜’扦插树比较,嫁接树叶片形状和纵向弯曲度及果实和果核的形状、对称性、最大横截面位置等性状无明显变化,叶片的长、宽、面积、周长也与‘阿波桑娜’扦插树无显著差异,但果实和果核的纵径、横径、质量等显著减小。嫁接树的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较‘阿波桑娜’扦插树显著减小,但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无显著变化。嫁接树叶片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较‘阿波桑娜’扦插树显著增加,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无显著变化。与‘阿波桑娜’扦插树相比,嫁接树叶片中N、Ca、Mg、Mn含量显著增加,K、Zn含量显著减少,P、Cu、B含量无显著变化。从‘阿波桑娜’扦插树及其嫁接树的果实中共检测出12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前5种为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棕榈油酸和亚麻酸,这5种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以及UFA/SFA、MUFA/PUFA在两种树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b含量与N、Ca、M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和b含量与Z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主要脂肪酸含量与叶片光合色素和营养元素含量间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砧木‘田园1号’嫁接‘阿波桑娜’增加了嫁接树叶片叶绿素和N、Ca、Mg、Mn含量,促进了嫁接树生长结实,且对叶片和果实形态、果实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未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可以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7.
普通大蓟马是豆科植物上最主要的害虫,六斑月瓢虫是广泛存在于我国南方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为明确六斑月瓢虫对普通大蓟马的捕食作用和生物防治潜能,本研究测定了六斑月瓢虫对普通大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和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对普通大蓟马的捕食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猎物密度增加而增加,其捕食功能反应可拟合Holling Ⅱ和HollingⅢ功能反应模型。而且,六斑月瓢虫成虫捕食量高于幼虫,幼虫中捕食量随着龄期增大而增加。六斑月瓢虫各龄期幼虫和成虫对普通大蓟马的寻找效应均随猎物密度增加而降低。选择性试验显示,六斑月瓢虫对不同虫态的普通大蓟马捕食偏好不同,六斑月瓢虫幼虫和成虫均偏好捕食普通大蓟马若虫,其选择系数大于1,对伪蛹的选择次之,对普通大蓟马成虫的选择系数最低,小于1。同时,我们评估了豆蚜和普通大蓟马共存时,种间干扰对六斑月瓢虫捕食普通大蓟马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种间干扰显著降低了普通大蓟马的被捕食量。研究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对普通大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潜能,但防治效率也会受到其他潜在猎物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