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农学 | 1篇 |
基础科学 | 5篇 |
1篇 | |
综合类 | 40篇 |
农作物 | 2篇 |
水产渔业 | 47篇 |
畜牧兽医 | 44篇 |
园艺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猪肉卫生质量是评价猪肉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质量的好与坏不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而且还关系到屠宰户的经济利益和屠宰场的效益和声誉,自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以来,生猪定点屠宰已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但在许多定点屠宰场(厂),特别是在县级和乡镇定点屠宰场还存在着许多管理上的不足,影响猪肉卫生质量。作者结合自己的认识就定点屠宰过程中,影响猪肉卫生质量的人为因素及相关对策提出若干看法和建议。1定点屠宰场存在的人为因素1.1宰前管理方面的因素1.1.1屠畜宰… 相似文献
112.
考察了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马波沙星在高温、高湿、光照以及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中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为马波沙星再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并通过长期试验确定了马波沙星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113.
论喹乙醇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喹乙醇(HMQ)作为一种合成抗菌药物,最先由德国拜耳(Bayer)公司合成,1976年开始欧共体正式批准该药为畜用饲料添加剂。喹乙醇别名喹酰胺醇,化学名称2-甲基-3-羟乙酰胺基喹恶啉-1,4二氧化物。化学性质稳定,无臭、味苦、冷水微溶、热水溶解。因其性能稳定、效果显著、用量少、在人工合成的喹恶啉化合物中是一种理想的畜禽抗菌促生长剂,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量一般为50mg/kg,日增重率可提高15%以上。近年来喹乙醇已被用作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在鱼虾养殖应用增重效果显著。同时,一些现象表明喹乙醇作为一种抗菌促生长剂对 相似文献
114.
世界水产品市场与中国出口水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世界水产品市场状况1.生产现状近年来,世界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1999年世界水产品产量达到12617.7万t,比1990年的97854.4t增长近29%。世界渔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美洲的秘鲁、美国、加拿大,以及北欧的挪威和丹麦等国家,上述国家的水产品产量差不多占世界总产量的60%。其中中国是世界头号渔业大国,以1999年为例,中国水产品产量达4003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1.7%,其次是秘鲁和日本,分占世界总产量的6.7%和4.7%。2.贸易概况20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115.
生物防护林作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环境保护能力以及生态承载力的重要手段,在调节小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为了保证生物防护林在环境保护中科学高效应用,切实发挥其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本文旨在从多个维度出发,全面探讨生物防护林的应用与构建方法,形成完备的设计与开发体系,为后续相关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6.
本文以灭活非洲猪瘟病毒为包被抗原,分析了包被浓度、酶标二抗、显色底物对ELISA法检测非洲猪瘟抗体的影响,以期获得最适反应条件。以2个阳性血清和一个阴性血清为待检样品,用不同包被浓度、2种酶标二抗和2种显色底物进行ELISA反应,记录吸光值,分析阴阳性样品吸光值差异,优化阴性样品背景值,计算P/N值。结果表明,包被浓度为15μg/mL、二抗为HRP标记蛋白A、显色底物为OPD时,两个阳性样品P/N值分别为4.920和7.259,为本方法的最适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17.
118.
西藏阿里地区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证实爆发小反刍兽疫疫情,为了认识小反刍兽疫疫情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宿主范围等流行状况,我们开展了以血清学和病原学为基础,并结合现场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疫情于2005年冬从边境传到日土县热角村,通过混群、混牧以及引种等方式将疫情进一步扩散,到2007年9月,PPR在阿里地区日土县、改则县、革吉县、札达县均有发生,我国快速采取有效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9.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的扩增技术(RAA)以及CRISPR/Cas12a系统快速检测尼帕病毒(NiV)的方法。针对NiV N和F基因分别设计RAA引物和crRNA,构建反应体系,通过前期对引物、crRNA、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筛选优化建立起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并评估了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在37℃恒温条件下,1h即可完成检测,最低检测限能够达到102拷贝/μL,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与口蹄疫病毒(FMD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等常见猪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稳定性较好,对低、中、高浓度病毒质粒均能成功检出且一致性较好。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NiV快速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不需要复杂设备,在蓝光下通过肉眼即可观察结果,可为实现NiV早期快速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