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21.
烟宏2000是速生丰产的半冬性小麦品种,为了探究该品种的施肥模型,充分发挥烟宏2000的增产潜力,开展烟宏2000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株高、公顷总茎蘖数、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公顷产量和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方施肥效果最好,在株高、公顷总茎蘖数和千粒重上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无磷区和无钾区表现相当,在株高、公顷总茎蘖数和穗粒数上显著优于无氮区和空白区;无氮区表现最差,仅在株高和公顷总茎蘖数显著强于空白区。理论公顷产量氮磷钾区>无磷区>无钾区>无氮区>空白区,3种肥料的增产效果和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均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综上所述,在烟宏2000种植过程中,氮肥发挥最大作用,但配方施肥是最合理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22.
土壤障碍问题已成为制约设施蔬菜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土壤硝酸盐积聚为主要障碍因子。研究不同作物氮肥合理施肥模式与施用量,对于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旨在探寻本地韭菜作物减氮增效潜力,在适量中微肥平衡施肥条件下,设置常规施氮水平(减氮0%)和减氮25%、50%、75%、100%几个施氮水平,观测韭菜生长情况、产量与品质指标,以及土壤基本化学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减氮比例的提高,韭菜株高、茎宽、叶宽均先增加后减少;韭菜体内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则有所增加。其中,以减75%效果最优,最高增产可达366.6%,对应增收率为146.5%。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氮和磷营养盐对广东鲂仔鱼的毒性.[方法]采用磷酸盐、亚硝酸盐、氨氮和硝酸盐对广东鲂仔鱼进行毒性试验,分析氮和磷营养盐对广东鲂仔鱼生长的影响.[结果]当磷酸盐浓度高于0.4 mg/L、亚硝酸盐浓度高于0.07 mg/L、氨氮浓度高于0.15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广东鲂仔鱼的致死作用逐渐增大.当硝酸盐浓度为0— 22 mg/L时,对广东鲂仔鱼的致死作用不明显,在0— 22 mg/L浓度范围内广东鲂仔鱼的致死率不会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论]高氮磷营养盐浓度会影响广东鲂仔鱼的存活.  相似文献   
24.
为适应黑龙江省红辣椒产业化生产的需要,试验采用龙椒8号和益都红2个品种,对晾晒过程中含水量、含糖量、干物质、色素等的分析,确定红辣椒的晾晒方案。结果表明,能保持果实外观性状和果色最好的方法是棚室温控多层晾晒和秧上晾晒。棚室晾晒过程中,晾晒最佳温度为20~27℃,此温度晾晒的干椒的商品性状和颜色最好。龙椒8号以秧上晾晒果实外观性状、色泽较好,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5.
李跃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47-15249
对闵行区20座公园植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公园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分析了其主要发生原因;并为闵行区园林绿化的植物保护提出了对策。结果表明,共发现对植物造成危害的虫害32种,病害14种,其中食叶害虫9种,刺吸式害虫14种,蛀干害虫2种,地下害虫2种。  相似文献   
26.
低温逆境下肌醇包衣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砂培试验,研究低温逆境下肌醇包衣玉米种子对其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逆境下肌醇包衣能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使玉米幼苗的苗高、根长、茎粗、单株干重和根冠比等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低温逆境结束后,肌醇包衣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对照。恢复3 d后,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7.
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的西江赤眼鳟种群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是珠江中下游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本研究利用2009—2014年西江肇庆江段渔业捕捞调查监测数据,分析了其生长和死亡参数历史变化,利用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ieldperrecruitment,YPR)模型、单位补充量产卵群体生物量(spawning biomass per recruitment, SBR)和生物学参考点评估了赤眼鳟资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赤眼鳟体长(L)和体重(W)关系为W=2×10-5L2.9527(R^2=0.9595,n=2346),生长方程为L_t=725.802[1-e-0.110(t+0.613)]。目前西江的捕捞强度(F=0.96/a)和开发状况(E=0.86)远超种群可持续开发水平,赤眼鳟种群处于生长型捕捞过度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将西江赤眼鳟开捕年龄提高至3龄(或开捕体长增大至238 mm),则预计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可增加175%,在珠江禁渔期制度的协同保护下,种群实际保护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28.
为掌握华南地区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的遗传种质资源现状,并为其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华南地区7个独立水系的16个地理群体共计140尾大刺鳅样本,基于Sanger测序获得了2个线粒体基因(COI和Cytb),综合多种分析方法对其遗传结构和群体动态史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大刺鳅群体形成了3个谱系(I、II和III),分化时间介于0.596~0.676 Ma (百万年前)。此外,单倍型网状图发现不同谱系群体存在共域分布的现象,并提示海南岛群体与大陆群体之间可能存在两条扩散路线。群体遗传分析发现大刺鳅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FST=0.676, P<0.001),并且符合距离隔离模式(R=0.463, P=0.001),暗示空间距离是造成大刺鳅遗传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种群动态历史分析表明,大刺鳅群体可能在0.025 Ma经历了种群扩张事件。  相似文献   
29.
珠江禁渔对广东鲂资源补充群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我国各大水系实施禁渔期制度之后,珠江水系于2011年4月1日至6月1日实现首次禁渔。广东鲂是珠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分析珠江实施禁渔期制度对广东鲂资源补充群体的影响,于珠江实施禁渔制度前(2006—2010年)和禁渔制度后(2011—2012年)在珠江下游肇庆江段设立固定采样点,利用定量弶网对流经该江段的广东鲂鱼苗补充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禁渔前,珠江广东鲂鱼苗集中出现在4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持续时间为(189±11)d,高峰期为6—8月。禁渔期制度实施之后,全年广东鲂鱼苗出现的起始时间变化不大,但是结束时间提前,持续时间略有缩短,4—5月份广东鲂鱼苗密度明显增大。广东鲂鱼苗总量及其在鱼苗补充群体中的比例均有所提高。根据禁渔前广东鲂鱼苗发生量与径流量之间存在的回归关系:LgY=0.988Lnx-4.932(R2=0.365,P0.01),结合禁渔后实际调查结果,对禁渔的实际作用进行了估算,2011年和2012年由于禁渔分别增加了9.43×108和651.81×108尾广东鲂鱼苗。研究表明,在径流量有保障的前提下,目前的禁渔制度可以有效增加广东鲂鱼苗补充群体资源量。  相似文献   
30.
西江广东肇庆段赤眼鳟的年龄鉴定及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5月~6月和2008年5月在珠江的干流西江广东肇庆段采用刺网捕捞赤眼鳟(Spualiobarbuscu卜riculus)标本296尾。采集赤眼鳟的鳞片材料进行年轮特征观察研究,并对赤眼鳟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渔获中3龄、4龄赤眼鳟占优势。3龄前体长的相对增长率较大,3龄以后生长缓慢。赤眼鳟体质量生长曲线拐点为8龄,应属衰老拐点。总死亡系数z:0.3379,自然死亡系数M=0.1936,捕捞死亡系数F=0.1443,开发率为E=0.427。为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允许捕捞体长应不小于230mm,体质量不小于22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