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膜侧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覆膜栽培能提高旱地小麦产量,但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优化施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黄土高原中部典型旱地进行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传统平作(不覆盖+均匀施肥)、垄覆沟播(垄上覆膜+垄间沟播+均匀施肥)和膜侧施肥(垄上覆膜+垄间沟播+播种行侧膜下定位施肥)栽培模式下,0~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和0~200 cm土壤水分,以及膜侧施肥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与传统平作相比,在偏旱的2013—2014和2015—2016年度,垄覆沟播的小麦产量分别提高9.5%和6.3%,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7.1%和9.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8%和8.7%,而膜侧施肥的小麦产量提高18.8%和22.8%,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3.2%和19.6%;在偏湿润的2014—2015年度,垄覆沟播和膜侧施肥对小麦产量无影响,但膜侧施肥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0%和17.0%。与垄覆沟播相比,膜侧施肥在偏湿润年份使生长季内100~200 cm土壤水分消耗显著减少,而在偏旱年份使夏休闲季土壤蓄水显著增加,开花和收获期0~40 cm土壤硝态氮、根系全氮以及开花期茎叶全氮含量升高,促进了小麦营养器官氮素吸收、积累及其向籽粒的转运,提高了旱地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偏干旱的2013—2014和2015—2016年度,膜侧施肥较垄覆沟播产量分别提高8.4%和15.5%,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9.9%和8.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0%和10.0%;在偏湿润的2014—2015年度,两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但膜侧施肥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6.0%。因此,膜侧施肥可维持旱地小麦生育后期的土壤氮供应,提高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下季播前深层土壤贮水,是适宜于旱区推广的小麦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仔猪暴露于不同浓度、不同时长氨气中对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36头初始体重为(10.70±2.10)kg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养在4个密闭的环境控制仓内,对照组氨气浓度为0 mg/m~3,各试验组氨气浓度分别为25、35、45 mg/m~3。试验期15 d。试验期间记录生产性能,每隔5 d进行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免疫细胞因子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氨气浓度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氨气暴露5 d,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液中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酶活性降低(P<0.05);各试验组免疫球蛋白G含量降低(P<0.05),血液中白介素2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在45 mg/m~3氨气组下降(P<0.05);35和45 mg/m~3氨气浓度组免疫球蛋白A含量低于25 mg/m~3浓度组(P<0.05)。暴露10 d,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降低(P<0.05),氨气浓度为45 mg/m~3组仔猪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提高(P<0.05)... 相似文献
53.
为探讨白魔芋开花过程中激素与雌、雄蕊成熟时间的关系,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白魔芋从佛焰苞形成前期到开花后期6个不同时期雄蕊和雌蕊中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的质量比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IAA,GA3,ABA和ZT 4种激素的质量比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IAA在雄蕊和雌蕊中均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ABA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与IAA的趋势相反;GA3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雄蕊在佛焰苞成形后期达到最大值,约为195ng/g,而雌蕊GA3的质量比晚于雄蕊达到最大值,雌蕊在开花前期才达到最大值,约为188ng/g;ZT质量比的变化为先升后降、再升再降.在花芽形态分化,即雌、雄蕊成熟的关键时期,雌蕊中内源IAA,GA3和ZT的质量比均高于雄蕊,且GA3表现明显,说明较高浓度的IAA,GA3和ZT在成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在同一过程中,雄蕊中ABA的质量比却高于雌蕊的,而雄蕊晚熟于雌蕊,表明较高浓度的ABA抑制雄蕊的成熟.ABA/IAA和ABA/ZT的比值呈现出与ABA相同的变化趋势,高浓度的ABA/IAA,ABA/ZT和ABA/GA3均不利于雄蕊的成熟,进一步证明高浓度ABA是抑制雄蕊成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南平市延平区猪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状态,分别从该地区12个乡镇随机选择1个规模化猪场,每个猪场采集30份血清样品,共采集360份样本。先用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筛选,再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复核。结果显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共检出阳性血清样本54份,阳性率为15%,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均无阳性血清样本,表明延平区的猪场未存在布病感染的风险,在3种检测方法中,RBPT操作简单、灵敏性高,但假阳性率高,而ELISA特异性最好。 相似文献
55.
为探究压力补偿灌水器水力性能和抗堵塞性能,以华维节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压力补偿灌水器为试验件,测试并评价了11种入口压力(50~350 kPa)下水力性能和3种不同浓度浑水(3、5 g·L-1和7 g·L-1)下抗堵塞性能。结果表明:在压力补偿弹片结构和环形迷宫流道结构的共同作用下,灌水器均匀度高、压力补偿性强,流态指数0.006,补偿区间110~350 kPa,起调压力50 kPa,其相对流量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呈波动性减小;灌水器堵塞率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经过40次灌水后,3、5、7 g·L-1浓度浑水条件下,灌水器的堵塞率分别达到20.8%、29.2%和52.1%,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随浑水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当泥沙浓度为5 g·L-1和7 g·L-1时,堵塞率显著上升,而在泥沙浓度3 g·L-1条件下,抗堵塞性能良好,且有效使用时间可延长29.73%~41.89%。研究成果对压力补偿灌水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为给小麦抗倒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选用河南省有代表性的6个小麦品种(矮抗58、周麦22、豫农202、郑麦004、偃展4110和豫农416),研究了其茎秆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抗倒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矮抗58、周麦22和豫农202未发生倒伏,其余品种在生育后期均发生不同程度倒伏。株高、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和小维管束数目与抗倒伏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秆第2节间粗度和壁厚与抗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矮抗58抗倒性较强的原因是株高和重心高度低,豫农202的第1和第4节间长度以及基部节间(第1和第2)长度占总茎长的比例均最小,而周麦22基部节间粗度和壁厚最大,这3个抗倒品种间机械组织层数和厚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7.
58.
59.
为验证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本文选择25%咪鲜胺EC 50 mL/667m2、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50 mL/667m2、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25%咪鲜胺EC 40+50 mL/667m2共3种药剂配方来研究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50 mL/667m2在油菜盛花期一次施药,病株率为0.67%、病情指数0.38,发病最轻,防效达到88.74%,防效最好;且施药后无药害,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