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分离、接种、再分离首次证实杂交竹梢枯病的病原为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Corda)M.B.Ellis。该病菌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病组织、病组织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其中病组织中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的分生孢子为越冬的重要形式,是病害发生主要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通过伤口从节叉处侵入;病原菌主要通过孢子借助风力和雨水传播,从4月初开始释放孢子,6月为病原孢子释放的高峰期,并以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层琼脂法初选对枯斑盘多毛孢P esta lotia funerea有抗生作用的细菌菌株共10株,4株P seudom onas spp.对枯斑盘多毛孢的抗生作用小于6株B acillus spp.;在B acillus spp.中,以B5菌株拮抗带最大,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的坚强芽孢杆菌B acillus f irm us,对峙培养显示B5对枯斑盘多毛孢有明显的抑菌圈(平均6 mm);B5产生的非挥发性物质对枯斑盘多毛孢菌落的抑制总的表现为稀释度越小,菌落直径生长越小,抑制作用越大,抑制中量为1∶1 000~1∶10 000;B5产生的多糖、粗脂肪、蛋白质对枯斑盘多毛孢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粗脂肪可完全抑制枯斑盘多毛孢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多糖在24 h可完全抑制孢子萌发,蛋白质相对较差,48~72 h抑制率为85%左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古蔺县、泸县送检板栗病枝为材料,对其疑似病害通过症状观察、显微镜检验、保湿培养、组织分离鉴定和柯赫假定分析,认为该病害为板栗疫病,并简要地提出了该病害的预防和综合除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坚强芽孢杆菌的筛选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兰层琼脂法初选对枯斑盘多毛孢Pestalotia funerea有抗生作用的细菌苗株共10株,4株Pseudomonas spp.对枯斑盘多毛孢的抗生作用小于6株Bacillus spp.;在Bacillus spp.中,以B5菌株拮抗带最大,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的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对峙培养显示B5对枯斑盘多毛孢有明显的抑菌圈(平均6mm);B5产生的非挥发性物质对枯斑盘多毛孢菌落的抑制总的表现为稀释度越小,菌落直径生长越小.抑制作用越大,抑制中量为1:1000~1:10000;B5产生的多糖、粗脂肪、蛋白质对枯斑盘多毛孢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粗脂肪可完全抑制枯斑盘多毛孢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多糖在24h可完全抑制孢于萌发,蛋白质相对较差,48~72h抑制率为85%左右.  相似文献   
15.
撑×绿杂交竹梢枯病病原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离、接种、再分离首次证实杂交竹梢枯病的病原为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Corda)M.B.Ellis.该病菌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病组织、病组织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其中病组织中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的分生孢子为越冬的重要形式,是痛害发生主要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通过伤口从节叉处侵入;病原菌主要通过孢子借助风力和雨水传播,从4月初开始释放孢子,6月为病原孢子释放的高峰期,并以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16.
对森林保护学实验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概括与分析,如学生相关基础知识欠缺、分析能力较弱、考核流于形式、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和验证性实验太多,并提出了相应的初步改革建议或方法,许多方法在实践中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建立了"探索性实验+生产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新型实验模式,从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几丁质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自然资源,几丁质酶在降解几丁质方面有重要功能,而且在植病防治方面有重要作用。绿粘帚霉(G.virens)是生物防治中具有前途的拮抗菌。本文以胶体几丁质、细粉几丁质、葡萄糖、蔗糖为不同碳源,以KNO3、(NH4)2SO4、蛋白胨、酵母浸粉为不同氮源对绿粘帚霉F051合成几丁质酶进行初步研究,发现绿粘帚霉F051合成几丁质酶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细粉几丁质和酵母浸粉。  相似文献   
18.
绿粘帚霉与坚强芽孢杆菌对松赤枯病的协同生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virens与B.firmus对松赤枯病的协同控制显示:(1)预先接种病原菌后(7天)再进行生物防治处理,防治效果在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浓度影响无显著差异,即使是两种生防制剂联合使用也未显著提高其防效,但不同树种间的感病性有明显差异;(2)颉抗菌与病原菌同时接种,对松赤枯病有一定防治效果,两菌联合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两种菌单独施用防效差异不显著,浓度变化对防效影响不大;(3)预先接种颉抗菌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两种菌联合处理防效更优,感病树种(马尾松、云南松、油松)的感病指数可降至13~15,抗病树种的感病指数可控制在3%左右;在同一浓度下B.firmus与G.virens间无显著差异,在同一颉抗菌下,浓度愈高,防效愈高;(4)三种生防接种方式的平均效果分析表明,G.virens最高平均防效49.5%(黑松),B.firmus为50%(辐射松),两菌联合最高平均防效80%(辐射松);在同一树种条件下,“预先接种颉抗菌”的方式显著高于“颉抗菌与病原菌同时接种”和“预先接种病原菌”,而“颉抗菌与病原菌同时接种”的方式也明显优于“预先接种病原菌”。从防治效果的绝对值来看,“预先接种病原菌”方式在实际生产中表现为病害已发生再进行生防菌处理,这种情况对松赤枯病的控制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系统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起始pH值、培养基装量和接种量等因素对绿粘帚霉(Gliocladium virens)F051产几丁质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酵母粉最好,并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发酵条件。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为:温度为28℃,pH值7,瓶装量为100 ml,每100 ml接种1 ml孢悬液,且碳源和氮源的量分别为1.5%和0.2%。从时间对菌丝生长和几丁质酶活的影响来看,培养第4天酶活便达到最高。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几丁质对病原菌细胞壁的作用,结果显示,该几丁质酶粗酶液对3种病原真菌细胞壁有一定的降解效果,使病原真菌出现细胞壁变薄、断裂,质壁分离,原生质空泡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杂交竹梢枯病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为生防目标,从健康杂交竹上筛选拮抗细菌,并对其发酵条件及抗菌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所得88株细菌中菌株ZB27对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有较好拮抗作用,平均抑制率达75.52%。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分析将其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根据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得出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牛肉膏5g,蛋白胨5g,蔗糖1g,(NH4)2SO40.05g,蒸馏水1000ml;最优发酵条件为:25℃,pH7.5,接种量1ml且装液量50ml于300ml三角瓶。其产生的抗菌物质具有耐热、耐酸碱、耐紫外、对氯仿不敏感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