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篇 |
综合类 | 16篇 |
畜牧兽医 | 32篇 |
园艺 | 8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促进了畜牧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养殖业发展,抗生素滥用现象普遍,养殖场动物耐药性越来越严重,同时也危害着肉食品安全,以及人类的健康。对此农业农村部宣布饲料无抗替抗,科学防控、科学保健,因此禁抗时代规模猪场如何做好疾病预防,成为禁抗后时代保障养殖禁抗的焦点。 相似文献
42.
泡桐丛枝病是我省泡桐上的严重病害,据调查,幼树和大树的发病率,常达30—50%,而根生苗发病率仅1~2%。病苗当年秋季即枯死,幼树病株,轻者生长缓慢,重者数年后即枯死。最早认为此病系由一种炭疽病菌侵染引起,以后研究证明,为病毒侵染所致,因为是全株带毒,可通过嫁接和病根育苗传染。近数年来,在国外对桑树萎缩病等一类丛 相似文献
43.
44.
1980年,我们通过有性杂交和组织培养途径获得了萝卜—白菜属间杂种一代,该材料是选育胞质型白菜雄性不育系的原始材料,但种株的孕性很差,后经我所单倍体育种及组织培养课题组采用组织培养技术才获得了回交一代,因此,属间杂种又有面临丢失的危险。为了保存和迅速繁殖回交一代,我们进行了扦插试验,获得了成功。其中不带芽的茎生叶切段及幼叶材料,通常只有通过组织培养才能出苗,现已通过扦插获得成功,并且其中有一株克服了原母株的不孕性,产生了有利变异,结了种子,这在十字花科作物无性繁殖和保存远缘杂种后代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李秀生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75,(1)
泡桐是河南省重要的乡土速生树种和传统出口商品。随着全省群众性泡桐育苗、桐农间作和四旁绿化的开展,有一些影响泡桐生产的病害问题,急待研究解决。例如泡桐炭疽病不仅常使播种苗大量死亡,在多雨地区还常引起根生苗和大树早期落叶;泡桐丛枝病则是幼树和大树上的严重病害,轻者影响生长,重者全株死亡.现将历年来对全省泡桐病害的种类、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所获得的初步资料,综述如下,供各地参考和指正。 相似文献
46.
47.
番茄病毒病调查及其毒源种类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在郑州效区对番茄病毒病进行了调查,平均病株率为36.4%,最高达50%以上,平均病情指数为19.4,最高达30以上。症状以花叶为主,占60.4%,条斑和蕨叶并重,分别占16.8%和16.5%,其它症状占6.3%。毒源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春番茄上主要毒源种类是TMV、CMV,分别占46.5%和38.0%;其次为二者复合侵染,占8.0%;还有PVX,占3.0%;未检出病毒的样品占6.5%。秋番茄主要毒源为CMV,占40.0%;其次为TMV和TMV与CMV复合侵染,二者均占28.0%,未检出病毒的样品占4.0%。引起番茄3种主要症状的病毒种类不同,花叶型主要由TMV或CMV单独侵染,分别占47.2%和44.0%。蕨叶型主要由CMV单独侵染,占63.2%。条斑型主要由TMV和CMV复合侵染,占50.0%,TMV单独侵染占32.8%。 相似文献
48.
49.
1967年日本学者土居养二等提出类菌质体是引起桑萎缩病的病原。泡桐丛枝病的病原也被认为是类菌质体。1972年土居又提出,引起桑萎缩病和泡桐丛枝病的类菌质体在休眠枝条内看不到,而要到生长期才能见到。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在利用电镜对桑萎缩病的病原在病树中消长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结果。1978和1979两年,我们用发生丛枝病的泡桐枝条进行离体萌发试验,得出了与上述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去丛灵”治疗泡桐丛枝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河南省已栽植泡桐4亿株,由于缺少检疫和防治措施,使丛枝病日趋严重。据调查,4—6年生泡桐,病株率达70%以上,全省因丛枝病危害,每年少生长相木约23万立方米,损失约三千余万元。当前防治泡桐丛枝病多采取修除病枝和选用无病种根等措施,尚难控制丛枝病的蔓延。为了寻求有效的药疗措施,1983—1986年,用研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