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2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2篇 |
农学 | 40篇 |
基础科学 | 48篇 |
48篇 | |
综合类 | 292篇 |
农作物 | 32篇 |
水产渔业 | 35篇 |
畜牧兽医 | 209篇 |
园艺 | 60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战略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认为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关键。 相似文献
42.
43.
油桃主干型树形密植栽培.长势快,结果早,产量高,因为只有一个主干向上生长.主干上所生侧枝都是结果枝.没有养分的多余消耗.当年落叶前植株主侧枝均已形成.分布在主干上的侧枝花芽密集.到第2年每株可结果5~10千克.按每667平方米栽植333株计算.667平方米产量1665~3330千克.第3年667平方米产将达到5000千克以上。桃树主干形树还具有通风透光好,果实质量高.田间操作方便的、优点.是当前高效桃园的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4.
不同形态的土壤氮素是作物吸收氮素的主要来源,而土壤肥力不仅影响氮素的含量,也影响氮素的有效性,进而影响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明确不同肥力红壤中各形态氮素的变化及其对作物吸氮量的贡献,可为阐明氮素循环机制和沃土培肥提供理论依据。2019年5月在湖南祁阳红壤实验站选取低肥力、中肥力和高肥力红壤进行田间微区试验,设置不施氮(N0)和常规施氮(N1)两个处理。分析了2020年玉米(该试验的第三季作物)种植前和收获后土壤矿质氮(MN)、固定态铵(F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可溶性有机氮(SON)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玉米地上部吸氮量的关系,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建立了各形态氮库与吸氮量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N0条件下高肥力土壤的籽粒产量约为中肥力土壤的4.6倍,但在N1条件下,高肥力土壤的玉米产量和生物量与中肥力土壤无显著差异,但其吸氮量显著高于中肥力土壤。与种植前相比,N0条件下,收获后中肥力土壤FN含量显著提高了63%,低肥力和高肥力土壤分别增加了47%和11%。与其相反,土壤MN、MBN和SON含量均有所降低。土壤MN含量降低了0.4~4 mg?kg-1;MBN降低了18%~44%且土壤肥力间无显著差异;SON减少了55%~84%。N1条件下,土壤MN含量降低了约22~38 mg?kg-1; MBN降低了32%~72%;而SON的减少量在高肥力土壤中可达99 mg?kg-1,分别为中肥力土壤和低肥力土壤的2.0倍和9.3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吸氮量与MBN、SON和NH4+-N减少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进一步表明,SON和NH4+-N直接影响吸氮量,MBN通过影响SON和MN间接影响玉米地上部吸氮量。总体而言,SON和MBN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是土壤中重要的氮素存在形态,应进一步加强对其形态转化的机制研究,可促进红壤培肥和氮素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45.
为探究我国大豆疫霉菌的遗传多样性,使用13对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引物对来自部分地区的79个大豆疫霉菌分离物进行了DNA指纹分析.1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7.0%.SSR指纹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异距离0.79为阈值时,可将79个大豆疫霉菌分离物划分为13个遗传聚类组.多数大豆疫霉菌分离物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表明我国大豆疫霉在DNA水平上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变异,从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大豆疫霉菌DNA多态性特征与分离物地理来源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说明不同地区的大豆疫霉菌群体与大豆栽培品种之间的互作很可能是引起大豆疫霉菌发生广泛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主要介绍了对内燃机燃烧过程进行可视化测试的激光高速摄影装置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针对光学内燃机的改造设计、光学系统设计、同步控制系统设计以及激光器的选用和光学玻璃的配置、加工、使用等方面对高速摄影记录效果分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7.
由于血防工作受到时间、经费及人员等因素的限制,现在的血吸虫病疫情调查方法往往以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评估疫情,而评估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部署和防治措施的实施。笔者在安庆市各血吸虫病疫区试用通过疫情观测点调查的结果,以兽医统计学方法推算整个疫区的疫情,是较为准确的,而监测点层次比例务求与面上相对一致,否则往往会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48.
为制备鸭补体调节因子H(CFH)的多克隆抗体,从健康雏鸭的肝脏组织中提取总RNA及反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补体调节因子H基因的2个片段H1和H2,插入到载体pMD19-T,测序正确后,将目的基因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old-TF,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蛋白,重组蛋白经SDS-PAGE检测,镍柱亲和层析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old-TF-H1和pCold-TF-H2,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为可溶性表达,TF-H1和TF-H2多克隆抗体效价均超过1∶10000。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以为进一步研究鸭CFH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50.
本研究针对黄河流域黄土高原风沙区内蒙古项目区土地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和不断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根据项目区内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的适应性、经济条件的合理性和技术条件的可行性,提出相应的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按照当前与长远兼顾、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做出1998~2010 年生态环境林业重点治理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以期尽快恢复生态平衡,确保万家寨、小浪底等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长期发挥效能。同时,达到保障农牧业生产,振兴项目区经济,尽快使项目区内人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