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61篇
  46篇
综合类   28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250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抑制剂丙酮酸乙酯(EP)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治疗机制.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乙醇对照组、模型组和EP组,利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EP组每天按100 mg/kg腹腔注射EP溶液1次,连续6d.造模后每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第7天处死小鼠,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HMGB1、IL-17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肠系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比例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P组DAI评分下降,镜下组织病理损伤亦明显减轻(P.<0.01),EP组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HMGB1水平明显降低,伴随血清及结肠局部IL-17表达减少(P<0.01),同时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Th17细胞比例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 EP可能通过阻断内源性免疫刺激剂HMGB1的释放,进而间接抑制Th17细胞及其介导的炎症瀑布反应,从而对IBD小鼠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2.
夏优一号萝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优一号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十五"期间选育的耐热萝卜杂种一代,5月底~7月播种,可于蔬菜伏缺期间及早秋蔬菜淡季期间供应市场.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和早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3.
猪喘气病也叫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肺炎,发病率很高。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  相似文献   
164.
‘宣薯4号’是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CIP)杂交实生籽选育而成,2009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宣薯4号’属中晚熟品种,2007~2008年参加曲靖市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6 870 kg,比对照米拉增产6 255 kg,增幅为20.4%,比对照合作88增产10 000 kg,增幅为37.2%。该品种适宜滇东北海拔2 000~2 600 m微酸性红壤土作大春季种植,淀粉18.73%,属鲜食、加工、蔬菜兼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5.
对山东胶南地区刺参养殖池中常见的一种对刺参危害较大的刚毛藻品种进行了分类鉴定,并对其繁殖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以期为刺参室外池塘养殖期敌害藻类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藻是曲褶刚毛藻(Cladophora flexuosa)。4月中旬,当池塘水温从13.5 ℃逐渐升高时开始出现;5月水温20 ℃左右时达到繁殖高峰,生物量达500 g·m-2;6月池塘水温升高至25 ℃后开始衰亡;7月水温达28 ℃后腐烂消亡。在刚毛藻繁殖初期应提高水位或及时清除池塘底部的刚毛藻,以防其大量生长,死亡后败坏水质,造成刺参死亡。  相似文献   
166.
李彬  温中斌  任凭  李秀珍  刘访兵  周小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289-10290,10302
[目的]揭示各技术措施对提高白夹竹产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设施肥、虫害防治、垦复、施肥+虫害防治、施肥+垦复、虫害防治+垦复、施肥+虫害防治+垦复7个处理,以不处理为对照,比较各措施对梁平竹山镇白夹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通过施肥、虫害防治及垦复等低改复壮措施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新竹数量,但对新竹的平均胸径没有明显影响;与施肥、虫害防治相比,垦复的效果相对较差;虽然白夹竹新竹的产量随着低改复壮措施投入的增加而提高,但其收益与投入不成正比。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讲,施肥+虫害防治处理对白夹竹笋产量的效果最优。[结论]白夹竹新竹的收益与低改复壮措施投入不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夹竹产区林农发展白夹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7.
通过调查贵州大学图书馆用户使用OPAC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该校图书馆OPAC在检索功能、书目信息、检索帮助、及系统其他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贵州大学图书馆应从强化检索功能、完善书目信息、优化检索结果输出、增强系统其他功能方面改进OPAC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8.
钩梢对麻竹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麻竹钩梢是一种人为干扰的营林措施,通过钩梢处理能够消弱其立竹顶端优势,提高单株立竹商品竹叶的产量。本文目的为进一步丰富麻竹钩稍研究理论,为其生产经营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方法以不钩梢麻竹为对照,对麻竹进行轻度、中度、重度钩梢处理,通过测定1~3年生麻竹叶片C、N、P含量,同时对其C/N、C/P和N/P的比值做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了麻竹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对不同钩稍强度的响应。结果结果表明:与不钩梢相比,3组钩稍处理下,1~3年生麻竹叶片的全C、N、P含量以及C/N、C/P、N/P比值差别较大。其中1和2年生麻竹叶片C含量在不同钩梢处理间均表现为中度钩梢﹥轻度钩梢﹥重度钩梢﹥不钩梢,最大值为最小值的1.24倍。中度钩梢处理下,1年生麻竹叶片C、N、P含量分别比对照高6.8%、11.5%、低1.5%;对于2年生麻竹而言,3组钩梢处理的C/P分别比对照高1.2%、6.8%和低5.0%。不钩梢麻竹叶片N/P值范围13.65~14.19,平均值为13.99,表明麻竹生长过程中主要受到N元素的限制。随着钩稍强度的增大,1~3年生麻竹叶片N含量显著增加,且与不钩梢处理达到显著差异。结论本试验表明:麻竹叶片C、N、P化学计量对钩梢处理有一定程度的适应,适度的钩稍有利于提高麻竹生产力,对其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9.
为培育出高品质的绿竹笋,提高绿竹林的经济效益,通过测定覆土和不覆土栽培下绿竹笋的外观形态和可食率、营养物质、纤维素类物质和主要呈味物质、氨基酸含量及占比,分析不同栽培措施对绿竹笋的品质和适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土后绿竹笋个体质量、基径、长度和可食率分别比不覆土栽培增加了21.32%、13.55%、19.36%和68.06%,且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覆土后绿竹笋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比不覆土栽培降低了26.63%和60.84%,而可溶性糖和水分含量分别比不覆土栽培提高了16.81%和1.90%;覆土栽培后绿竹笋内总酸、单宁、草酸、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别比不覆土栽培降低了60.08%、42.62%、44.83%、34.71%和60.93%;苦味、鲜味、甜味和芳香类氨基酸含量均升高,但苦味氨基酸占比则显著降低。综合分析认为,覆土栽培显著改善了绿竹笋的外观形态和笋的质量,使得绿竹笋的鲜味、香味和甜味增加,苦味、涩味和粗糙度降低,绿竹笋的品质和适口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0.
以浙江省6市14区221户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各环节投入要素对水稻产量和种植收入的影响,并利用基尼系数测算样本中农户的收入差异,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进行分解,最终测度出各类因素对稻农收入差异的贡献率。研究从环节投入角度出发,综合分析相同规模效应农户的不同环节要素投入及不同规模农户的同一要素投入对稻农最终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引导农户加强环节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和经济核算,研究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时,需进一步考虑农户生产环节各要素的贡献程度,提高微观主体市场适应力和宏观政策的针对性,促使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