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4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65篇
  17篇
综合类   182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农民工既能进城又要定居的重要问题是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关键,加强农民工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和素质,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进域定居问题。通过对重庆市农民工培训体系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构建农民工培训体系的建议,以期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为了研究尿素和氢氧化钙处理玉米秸对体外瘤胃内环境的影响,采用2因素3水平完全交叉试验设计,将尿素和氢氧化钙均按玉米秸干物质质量的2%、3%和4%的量分别添加,共9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添加量为0),通过短期人工瘤胃技术研究不同水平尿素和氢氧化钙处理玉米秸对瘤胃液pH值、氨氮(NH3-N)质量浓度、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尿素和氢氧化钙处理玉米秸对瘤胃液pH值影响不显著(P>0.05);对氨氮质量浓度影响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在MCP产量方面,第6、7、8组和第10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第2、3、4组和第9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高26.74%、27.91%、36.05%和32.56%,第7、8组和第10组3个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8组和第10组显著高于第5组和第6组(P<0.05),第7组和第5、6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10组的乙酸、丙酸和丁酸3种挥发性脂肪酸总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比对照组高84.59%,第10组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或P<0.05)。结果显示,第10组即尿素和氢氧化钙处理玉米秸时,添加水平均为其干物质量的4%是最适宜的。  相似文献   
63.
储层层间物性差异是影响非均质油藏水驱采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主力层分层开采的渗透率级差界限是缩小层间矛盾,获得较大的采收率重要参数。针对某油田的具体情况,主要考虑纵向非均质性与垂向渗透率级差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依据主力层渗透率与小层纵向分布情况,来设计模型的渗透率与小层厚度,并将小层以不同形式组合开采,得出不同的渗透率级差,以此来研究主力层分层开采的渗透率级差界限。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确定渗透率级差界限,因而能够为油田在主力层的分层开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4.
全棉籽对阉牛育肥性能、胴体性状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全棉籽替代棉籽饼和棉油对肥育阉牛肉用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体况良好、平均初始体质量为(454.37±42.42)kg的利木赞杂交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分别饲喂4种不同全棉籽含量的精饲料(对照组0%,低全棉籽组7.1%,中全棉籽组13.5%,高全棉籽组22.0%),育肥期90 d.结果表明,日粮中全棉籽含量对肉牛干物质采食量、肉骨比、优质肉块百分比、pH、肌肉、肾脏、肺脏中棉酚残留量及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对肉牛日增体质量、胴体质量、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背膘厚、饲料报酬、饲料成本、肝脏和心脏中棉酚残留量、剪切力、肉色等常规成分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全棉籽含量为22.0%时,胴体质量、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优质肉块质量、肌间脂肪在4个试验组中最低.结果表明,育肥阉牛日粮中用全棉籽替代棉籽饼和棉籽油会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但会降低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65.
动物营养性衰竭症是由于多种营养物质缺乏所引起的营养不良综合征,其发病因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善,长期饲料供给不足,饲料营养成分不全面或动物机体能量消耗增多等引起的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生理功能紊乱和机体衰竭。瘤胃积食又称急性瘤胃扩张,是反刍动物贪食  相似文献   
66.
根据猪Toll样受体7基因(TLR7)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直接从三元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三元猪TLR7全基因,并进行克隆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三元猪TLR7全基因序列,其大小为3 160 bp,包含一个完整阅读框(3 153 bp),编码1 051个氨基酸残基,有15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4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信号肽切割部位位于第29~30位氨基酸之间,跨膜基因序列为第844~866位.TLR7基因存在种属的差异性,亲缘关系越近,同源性越高.三元猪TLR7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猪TLR7基因表达、生物学功能、揭示ssRNA病毒入侵宿主的致病机制以及猪抗病毒免疫及育种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3种常见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反转录PCR(RT-PCR)等方法,对2019年11个省(自治区)172个猪场送检的3 55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及伪狂犬病野毒(PRV-gE)抗体检测,对9个省(自治区)72个猪场送检的371份病料进行抗原检测。结果显示:CSFV、PRRSV、PRV-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75%、84.08%、31.86%,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62%、26.15%、1.67%。保育猪群CSFV抗体平均阻断率最低,为44.62%,抗体整齐度差,CV为58.26%,且CSFV抗原主要在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病料中被检出,检出率分别为3.57%、3.00%;除育肥猪群外,其他各阶段猪群的PRRSV抗体S/P平均值为1.0~2.0,抗体整齐度整体较差,且平均抗原阳性率较高(26.15%),其中保育阶段猪群病原检出率最高(37.68%);育肥猪、母猪、公猪的PRV-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82%、35.31%、15.65%,病原主要从死胎/木乃伊胎和哺乳仔猪病料中被检出,检出率分别为8.70%和2.99%。结果表明,PRRSV对我国猪场不同阶段猪群均有较大威胁;保育猪群CSFV抗体水平不理想,暴发疫情风险较高;公猪、母猪及育肥猪群普遍存在PRV感染,尤其是母猪。提议各猪场采取免疫、监测、净化等综合措施,加强这3类常见猪群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68.
为研制新型的PCV2基因疫苗,本研究将PCV2ORF2和猪IL-18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IRES中,构建共表达capsid (Cap)蛋白和猪IL-18的质粒pIRES-OFR2/IL18和表达Cap蛋白的质粒pIRES-OFR2.将质粒pIRES-OFR2/IL18和pIRES-OFR2通过腿部肌肉多点注射8周龄昆明小鼠,间隔3周再免疫1次.加强免疫3周后用PCV2 Wuzhi株进行攻毒.pIRES-OFR2/IL18免疫昆明小鼠后能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和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增加,能明显增强PCV2 DNA疫苗对强毒的攻击保护,pIRES-ORF2/IL18免疫组要优于pIRES-ORF2免疫组及其它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猪IL-18基因与PCV2ORF2共表达可增强猪体对DNA疫苗的免疫应答,提高对PCV2强毒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69.
以梅州明山自然生长的山樱花和从台湾引进并种植于明山樱花园的绯寒樱、八重樱和吉野樱为试材,对其花形、花色和花粉活力等花部性状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梅州山樱花的花梗较短,花瓣较小;花萼长于绯寒樱和八重樱,但明显短于吉野樱;花朵短于吉野樱而长于八重樱;山樱花与其他3种樱花的花萼、花瓣、花丝和花柱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野生山樱花、绯寒樱和吉野樱的花粉活力没有明显差异;八重樱的花粉活力显著低于野生樱(p<0.01)和绯寒樱(p<0.05),而与吉野樱相比则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0.
模具行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与模具工职业标准相结合,在职业标准的指导下修改课程标准,并对课程进行诊断与整改。模具CADCAM技术作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支撑。文章通过研究模具工职业标准指导下的模具CADCAM技术课程,对该课程进行不断的自我诊断与改进,旨在促使该课程教学良性发展,拓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路径,为学生的长期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我国工业智能化发展输送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