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林业   43篇
农学   5篇
  5篇
综合类   5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为探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移植苗木培育所需的缓释氮肥及磷肥最佳用量,以长白落叶松移植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4个缓释氮肥水平(0,6,12,18 g·m-2氮)与3个磷肥水平(0,21,42 g·m-2五氧化二磷)共计12个施肥处理组合,研究长白落叶松移植苗木生长状况和养分积累对不同氮磷施肥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氮磷仅对叶片磷含量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24),施肥对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的影响是通过其主效应引起的。缓释氮肥对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茎、叶、整株的氮、磷含量影响显著(P=0.001~0.026),其中6 g·m-2和12 g·m-2(氮)对苗木生长和养分积累促进作用较大,但2种施氮量水平间差异不显著;磷肥对苗高、根生物量、叶氮、整株磷含量及叶磷质量分数影响显著(P=0.009~0.040),21 g·m-2和42 g·m-2五氧化二磷均显著高于对照,但2种磷肥施用水平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6 g·m-2施氮量下苗高、地径、整株生物量和氮含量分别增加22.3%,12.9%,39.9%和48.3%;21 g·m-2五氧化二磷施用量下苗高、根生物量、叶氮、整株磷含量分别增加13.3%,19.3%,17.8%,25.9%。综合考虑施肥效果,缓释氮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影响较磷肥大,长白落叶松移植苗最佳施肥量为缓释氮肥(氮)6 g·m-2,磷肥(五氧化二磷)21 g·m-2。图5表2参26  相似文献   
52.
施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养分库氮磷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传统施肥量是否使出圃长白落叶松苗木体内养分达剑养分奢养阶段,以长白落叶松1年生播种苗为实验材料,设定不同施肥量实验,对2年生移栽苗木的生物量、N和P的养分浓度及含量进行检验,并结合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和N、P的矢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施肥量处理对其养分库和全株的生物量(P<,养分库>=0.028 5;P<,全...  相似文献   
53.
北京延庆飞播林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对北京延庆飞播林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指标差异显著(p<0.05),土壤肥力均表现出山杏灌木林最优,飞播油松林最差.脲酶活性与其它所测酶类指标(转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相关显著,多酚氧化酶与脲酶、速效磷、碱性磷酸酶、pH值均呈负相关.pH值与多酚氧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都显著相关,土壤密度与速效钾、有机质、pH值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可知,土壤酶活性因子为第一主成分因子,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结合相关分析认为,有机质与脲酶可以作为该地区土壤质量评价的首选参考指标.运用PCA综合评判法可知,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肥力呈现出山杏灌木林>蒙古栎林>蒙古栎-飞播油松混交林>人工油松林>飞播油松林.  相似文献   
54.
播种期、栽植密度及施氮方法对高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菜分期播种、不同栽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和施氮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浙东沿海地区高菜的适宜播种期在10月5-25日,适宜栽植密度在4.2万株.hm-2左右,最佳施氮量为225 kg.hm-2,最佳施氮方法为基肥20%、苗肥10%、腊肥10%、春肥60%。  相似文献   
55.
木本植物通过N内循环机制来适应有限的N供给,从而保持较高的生产力。文中从N内循环的过程、研究方法、受控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其过程包括休眠期N回流及翌年春季N再利用2个阶段,贮藏蛋白、精氨酸是休眠期N贮存的主要物质,谷氨酰胺是再利用阶段的主要运输载体;其研究方法主要有3种,即净余法局限于盆栽试验,N流量法通过测定不同时期树液中的N含量以及含N物质的组分来估测大树的N循环情况,同位素标记法是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树种、年龄、土壤肥力、土壤水分及大气CO2浓度等是影响N内循环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评述和展望,以期为植物N内循环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6.
随着国家对林业科学研究经费投入的持续增加和林业科学研究层次的不断深入,林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复杂性日趋增加,也给林业试验设计课程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根据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活动实际,结合相关林业科学研究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系统归纳出学生在林业试验设计课程学习中常见问题,结合案例进行辨析,提出试验设计基本原则的内涵和外延、模型类型与变异来源的关系、协方差统计产生原因及适用条件、双因素试验统计方法和软件输出结果的判读等解决对策,提出将课题设计和数据综合处理放置于课堂综合训练的教学途径,建议进行学生独立处理数据,判读数据输出结果,提取和合并有效信息,采用专业软件制作规范图表,撰写学术论文等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7.
长白落叶松播种苗数量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白落叶松播种苗需移栽培育后才能造林,而播种苗规格差异很大,对播种苗进行数量分级可实现分类栽培、节省水肥。笔者采用主成分法对长白落叶松播种苗进行分级,筛选出播种苗分级指标为地径、大于1 cm长侧根数、大于5 cm长I级侧根数,根据这些分类指标将播种苗划分为4级,I、II、III、IV级苗所占苗木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2%、14.8%、29.6%和53.4%,移栽后成活率分别为80.0%、70.1%、60.8%和55.0%,各级别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移栽前需要对播种苗进行分级,从数量指标上划分为4级是科学合理,并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8.
飞播油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的季节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飞播造林是我国偏远山区重要的植被恢复模式之一,探讨林地质量和调控措施对飞播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该文于2000年在北京市延庆县王家堡飞播基地,对飞播造林密度为8 000株/hm2的9年生油松林设置30%(弱度)、48.75%(中度)、53.75%(强度)、77.13%(超强度) 4个间伐强度及0%(对照)共5个处理。5年后,通过比较不同季节0~20 cm土壤的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探讨土壤酶作为筛选间伐强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峰值出现在6月份,而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峰值出现在10月份,转化酶出现在4月份;②5种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响应不同,弱度间伐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转化酶活性最大,中度间伐的土壤多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大;③土壤酶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显著相关,土壤水分可能是限制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④土壤酶较土壤理化性质对间伐响应敏感,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作为飞播油松林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因此,及时对郁闭林分进行合适强度的间伐,促进林下植被发育,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实现油松人工林可持续发展;9年生初植密度8 000株/hm2的油松幼林选择48.75%左右的间伐强度最优。   相似文献   
59.
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2年生移栽苗为试验材料,在底施磷肥的基础上,进行生长期水施追肥。按照水施追肥占总磷肥量的多少设置不同水平,即水施比例。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磷肥量(163,326,489 kg·hm-2),副区为水施比例(0,25.0%,33.3%,50.0%,100%)。结果表明:苗木生长指标在各磷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苗高、地茎、I级侧根数(D>1.0 mm)和生物量随磷肥增大而增大。由于在163 kg·hm-2处理下,苗高和地径就能能达到国家标准,因此最经济施肥量应为163 kg·hm-2;茎磷质量分数,根、茎、整株含磷量、磷肥利用率在各水施比例间差异显著,并且在33.3%水施比例达到最大,其中全磷量为0.405 g·株-1,磷肥利用率高达11.4%。所以,33.3%为最佳水施比例,即在163 kg·hm-2磷肥量下,将磷肥总量的1/3用于水施追肥是长白落叶松移栽苗最佳施肥方式。图1表9参18  相似文献   
60.
育苗床土对超级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甬优12为材料,研究不同育苗床土对机插超级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育苗基质或育苗基质拌干细土和壮秧剂培育机插超级稻秧苗能提高秧苗素质,插种到本田,早发优势明显,个体发育良好,增蘖、增苗、增穗、增粒、增产效果显著。其中,以培蕾牌育苗基质拌干细土和壮秧剂所培育的秧苗素质及增产效果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