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14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实现灌区精确量水、准确率定闸门流量系数,该研究针对弧形闸门泄流特性,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及核函数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KELM),对其淹没流态的泄流量进行预测,通过评价指标、目标函数(objective function, OBJ)准则和不确定分析等方法对模型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基于最优预测模型性能,引入全局敏感性分析Sobol法对无量纲参数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各参数对泄流量的重要程度,并进一步探究影响泄流的重要参数与流量系数(Cd)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KELM模型在测试阶段决定系数R2=0.972、平均绝对百分比KMAPE=5.038%、均方根误差KRMSE=0.020、威尔莫特一致性指数KWIA...  相似文献   
82.
通过研究集约经营条件下,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栽培时间对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对土壤酸度和土壤生理毒性铝形态分布的影响,为评估酸化雷竹林地土壤铝毒胁迫强度及其在雷竹林土壤退化过程中的贡献提供理论支持。设对照(水稻田和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幼林地)和栽植年限分别为2,6(2009年冬天第1次覆盖),8,11,16和20 a(退化林地)的雷竹林地共8种/类样地(处理),每种(类)样地设3个采样样方,取样剖面分别为0~10,10~20和20~40 cm。结果表明:改植雷竹后,随着竹林栽培时间的延长,表层和亚表层土壤(0~10 cm和10~20 cm)酸碱度从对照的pH 6.53(水稻土)和pH 5.57(红豆杉幼林地)下降到pH 3.55(栽培20 a雷竹林地),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在覆盖后逐渐上升,土壤腐殖质稳定性不断下降,而土壤电导率随竹林经营强度和施肥量的变化而呈前期上升后期下降的趋势。雷竹林表层和亚表层土壤(0~10 cm和10~20 cm)中8-羟基喹啉提取态铝质量分数随竹林栽培时间的延长和土壤酸度值的下降而增加,相比较于对照水稻田和红豆杉幼林地(10.08 mg.kg-1和22.94 mg.kg-1),栽培16 a后雷竹林土壤中8-羟基喹啉提取态铝质量分数高达108.01 mg.kg-1,分别高出对照(水稻土和红豆杉幼林地)10倍和5倍;雷竹林土壤中乙酸提取态铝与8-羟基喹啉提取态铝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11 7,P〈0.000 1,校正后的R2=0.828 7)。以上结果说明:随着雷竹林集约经营时间的增加和土壤持续酸化,雷竹林地遭受铝毒胁迫的风险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3.
毛竹实生苗水培体系初步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实生苗适宜的水培体系,以毛竹实生苗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处理下毛竹实生苗的叶面积、生物量和光谱反射特征,以筛选Yoshida培养液为基础的水培营养条件。结果表明:1/2 Yoshi-da叶面积、增加生物量和光谱反射特征都优于其他Yoshida比例处理,其中生物量增加达到对照的97.9%。氮、磷、钾单因素试验表明氮素浓度3.0 mmol.L-1处理各指标优于1.0,2.0,4.0,5.0 mmol.L-1处理;磷素浓度1.0mmol.L-1处理优于0.5,1.5,2.0 mmol.L-1处理;钾素浓度1.5 mmol.L-1处理优于0.5,1.0,2.0,2.5 mmol.L-1处理。氮、磷、钾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L9(33)表明,氮素4.0 mmol.L-1,磷素0.5 mmol.L-1和钾素1.0 mmol.L-1为较适宜毛竹实生苗生长的浓度配比。图12表6参35  相似文献   
84.
园林植物白粉病是由白粉菌科的真菌引起的病害。植物患病后,不仅使植物失去原有的观赏价值,而且发生严重会给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摸清南昌地区园林植物白粉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在进行实地调基础上查,初步鉴定出南昌园林植物白粉病26种,分布在19科植物上,同时对该病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5.
集约经营下雷竹林土壤中铝的形态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约经营下雷竹林土壤性质的改变可能影响雷竹的持续高产。通过比较研究集约经营的雷竹与稻田土壤中铝形态及变化,以了解导致雷竹林衰败的可能土壤因素,为雷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雷竹种植后,土壤酸化严重,养分累积明显,活性铝含量急剧增加。土壤酸化及相应的铝毒极可能是导致雷竹林衰败的主要土壤因素。  相似文献   
86.
清西陵地区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ITC-201A型空气负离子测试仪,在清西陵旅游区森林主要生长季节(4-10月份),对清西陵4种典型生境类型—平地针阔混交林、低山丘陵人工林区、丘陵灌草区、河边湿地内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及空气负离子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生境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月变化趋势大致相似,均呈双峰型曲线,但各生境间峰值出现时期不同步;清西陵植物生长季节中空气负离子浓度植物生长盛期>植物生长初期>植物生长末期;各生境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值平地针阔混交林>低山丘陵人工林>丘陵灌草区>河边湿地。多数生境春、秋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早8:00、晚18:00较高。午后14:00最低。夏季10:00和16:00时段较高,8:00、14:00及18:00时段较低。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变异系数春季为0.478、夏季为0.181、秋季为0.150;同一生境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幅度不同。空气负离子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呈三次曲线关系。旱季,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空气温度(6~29℃)的升高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9%~45%)的增加而升高;雨季,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着温度(27~33℃)、相对湿度(46%~70%)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7.
苦楝果提取物对美国白蛾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苦楝果作为杀虫剂的效果,对苦楝果的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的活性物质对美国白蛾4龄幼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楝果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美国白蛾幼虫具有明显的拒食、生长抑制和触杀作用,其生物活性与浓度成正相关。乙醇提取物的拒食和生长抑制作用要优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但是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触杀作用比乙醇提取物的要好。处理24、48和72 h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拒食中浓度分别为1.10 mg/mL、0-87 mg/mL、0.62 mg/mL和1.88 mg/mL、1.29 mg/mL、1.04 mg/mL;处理24 h,5.00 mg/mL浓度下乙醇提取物处理的幼虫体重成负增长状态,抑制率为100%,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率为83.55%;处理48 h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致死中浓度分别是4.35 mg/mL和1.99 mg/mL。  相似文献   
88.
正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方式发展起来。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光伏发电的发展。早期光伏发电都由大型电力企业投资,专门选择日照充足的地方建设大面积的光伏发电站,直接供入输电网或高、中压配电网。但随着农村个人投资分布,光伏发电和光伏扶贫的兴起,农村较大宅基地的优势,房顶有多余的空间安装太阳能发电板,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并入0.4 kV农村低压配电网,这对低压配电网电能质量、线损率、运维检修和经济性产生了一定的影  相似文献   
89.
几种园林树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主要绿化树种的光合特性,本研究采用Li-6400光合系统分析仪,对5种园林树种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响应曲线、ACI曲线和气孔导度等生理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丁香、榆叶梅、国槐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出现,剌槐、杨树呈单蜂曲线,没有"午休"现象;5种树种的光饱和点从高到低依次为:丁香>杨树>国槐>榆叶梅>刺槐;CO2饱和点从高到低依次为:杨树>国槐>榆叶梅>丁香>刺槐.该成果可以作为在园林生产实践中进行树种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0.
为降低烤后烟叶中的纤维素含量,改善纤维素对烟叶品质的不良影响,研究了纤维素酶的不同用量对烟叶纤维素含量、化学成分以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纤维素含量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减少,总糖、还原糖含量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增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加酶处理的纤维素和总糖含量均和对照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可得纤维素含量和总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51**。(2)纤维素酶用量为40u/g时,可以使烟叶中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提高25.52%,有利于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