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91篇
农学   11篇
  8篇
综合类   12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在CO2体积分数倍增的条件下,研究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元宝枫(Acer truncatum)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叶片的气体交换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CO2体积分数倍增条件下,4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油松、侧柏和元宝枫的日平均蒸腾速率分别较对照降低4.2%、17.5%和29.9%,其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明显高于对照,分别提高25.6%、42.1%和52.2%。在CO2体积分数倍增条件下培养30、60和90d后,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90d时油松、侧柏、刺槐和元宝枫分别为对照的224.9%、162.9%、154.3%和108.1%。  相似文献   
52.
土壤呼吸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全球变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源,也是最大的碳汇。研究土壤呼吸作用对预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控制气候变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土壤呼吸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作了简要分析,为以后土壤呼吸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印度社会林业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述了印度社会林业兴起的背景,详细介绍了目前主要的3种社会林业形式(乡村片林、联合森林经营和生态开发)的内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印度社会林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印度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社会林业模式,其中联合森林经营是最有潜力的形式;另一方面还将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新型的社会林业机制。  相似文献   
54.
绿化树种对大气SO_2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该文研究了北京市房山区 3 2种主要绿化树种对大气SO2 的吸收、累积特点及其指示与净化作用 .结果表明 :树木对SO2 有吸收累积的作用 ,但不同树种之间差异较大 ,其中绦柳净化SO2 的能力最强 ,刺槐、国槐、构树、连翘、栾树、柿树、紫穗槐等树种也是优良的净化SO2 污染的树种 .从总体上看 ,树木吸收、积累SO2 的能力表现为落叶乔木 >灌木 >常绿针叶树  相似文献   
55.
以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的楸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和立地条件下楸树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由于林分密度和土壤性质的差别,农林间作条件下楸树的生长情况显著优于非农林间作;2)低密度条件下楸树的生长情况更好,但高密度条件下楸树的每公顷蓄积量更高;3)在进行非农林间作的30年生楸树林中,缓坡条件下的树高和胸径比陡坡分别增长了31.30%和40.48%,下坡位条件下的树高和胸径比上坡位分别增长了22.52%和25.97%,不同坡向条件下的树高和胸径无明显差异;4)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有机质、全N、全P、碱解N和有效P)是促进楸树生长的关键因子,按贡献率大小排序为:有效P、碱解N>全N、全P>有机质。所以,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及周边地区进行楸树栽培时,应选择农林间作(低密度)+非农林间作(高密度+缓坡+下坡位)的方式。  相似文献   
56.
广州龙洞水库红锥林下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与植物鉴定,对广州市龙洞水库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林下药用植物 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库红锥人工林工区共有林下药用植物 102 种,隶属 52 科 86 属;其中林 下蕨类药用植物 7 科 7 属 7 种,林下双子叶药用植物 38 科 69 属 85 种,单子叶林下药用植物 7 科 10 属 10 种。建议选择适宜的人工林地,以耕代抚发展林下药用植物栽培;同时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林下药用植 物资源,严禁掠夺式采摘;并且鼓励当地主管部门、经营主体或社会组织加大对周边群众及游客的宣传 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其可持续发展概念。  相似文献   
57.
在盆栽条件下,对5个种源沙柳进行了水分胁迫处理,在不同干旱阶段对苗木叶水势、土壤含水率、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等气体交换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柳属于亚低水势忍耐脱水耐旱树种,叶水势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变化趋势可用双曲线方程y=a b/x(0.389 0<a<0.520 3,8.906 6<b<11.466 9)拟合,其中民勤种源沙柳的双曲线方程中b值最低,为8.91,表现出较强的耐旱特性.在正常水分供应条件下,榆林种源沙柳的光合速率为23.89 μmol/(m2·s),水分利用效率为3.44 μmol/mmol,表现出很强的光合生产能力.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各种源沙柳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民勤种源沙柳的增加值最大,为0.75 μmol/mmol,表现出了较强的抵抗干旱的能力,而榆林种源沙柳对水分亏缺则非常敏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急剧下降.这充分表明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榆林种源沙柳具有最大的光合生产潜力;而当遇到干旱胁迫时,民勤种源沙柳则表现出极强的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的能力,是5个种源中最耐旱的种源.  相似文献   
58.
高等林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培养林业高级专门人才、发展林业科学技术、促进林业事业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高等林业教育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科技发展的高速化,人类文明走向综合化。在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际,科技和人才日渐成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资源,而在人才支持、知识创新、科技开发等方面,高等教育将发挥以往时代从未有过的关键性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瞻远瞩地制定了…  相似文献   
59.
北京西山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的土壤水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与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林地土壤密度为1.20~1.45Mg·m^-3,总孔隙度为45%~58%,非毛管孔隙度为6%~10%,通气性略差。应用压力膜仪测定和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符合Gardner提出的经验方程θv=AS^-B。林地土层厚80cm,土壤总持水量为418.77mm,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348.53mm,土壤在凋萎湿度时的持水量为34.01mm。土壤有效水范围为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与土壤的凋萎湿度持水量之差,为314.52mm。土壤贮水量变化在60~180mm,远远低于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从4月下旬到6月上旬土壤的平均容积含水量为最小,土壤平均容积含水量接近10%,为土壤的旱季;土壤在7月至9月上旬为最高含水量时期,土壤平均容积含水量为15%~20%。其他时段的土壤平均容积含水量在10%~15%。  相似文献   
60.
石灰岩山地侧柏造林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自1989年雨季开始在临朐县冶源镇河南流域的石质山地,进行侧柏抗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水平阶整地方式、雨季造林、裸根苗苗根蘸泥浆、容器苗造林以及造林后盖草、覆膜等都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