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6篇
  30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从GH和IGF-I基因的结构特征、基因的表达与定位以及基因多态性方面综述鹅的GH和IGF-I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42.
黄颡鱼抗菌肽hepcidin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T-PCR方法,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肝脏中克隆获得了hepcidin 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hepcidin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和不同细菌感染后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颡鱼hepcidin的cDNA片段(GenBank登陆号EU257703)长为282bp,编码93个氨基酸,由信号肽(23个氨基酸)、前肽(45个氨基酸)和成熟肽(25个氨基酸)组成,成熟肽含有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cys)残基,可形成4个链内二硫键。与已报道的其他鲶形目鱼类hepcidin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0-82%,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69-71%。RT-PCR半定量分析显示黄颡鱼hepcidin基因在不同组织中普遍表达,其中肝脏表达水平最高,头肾、肠道、肌肉、脑、胃、鳃、心脏、卵巢表达次之,皮肤、脾脏、肾脏表达较低。感染嗜水单胞菌和腊样芽孢杆菌的黄颡鱼,肝脏hepcidin mRNA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43.
关于噬菌体在防治水稻白叶枯病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抗白叶枯病菌的水稻品种,是公认的防治水稻白叶病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于水稻抗性基因单一,容易导致对该病抗性的脆弱;化学防治方法的效果不理想。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急需探索一条有效、安全、廉价的新途径。本研究从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新的技术体系。利用噬菌体来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结果显示。特殊的病原噬菌体能够显著地降低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44.
双圆盘式苜蓿旋转切割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苜蓿收割设备研发不足、苜蓿收获质量不高的现状,结合作物农学特点及生理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圆盘式旋转切割器,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研究。该装置可通过外置支架悬挂在拖拉机前方,或作为自走式割草机的割台使用,也可以内置压扁辊等调质装置,完成割草、调质、集草3道工序。集成了异形割刀、装配导草装置的锥形转筒、圆形刀盘、滑掌、传动系统、四连杆提升装置以及固定支架。往返行程重合刈割的方式保证割茬平整,苜蓿植株在锥形转筒的作用下被提升一定高度,该高度与锥形转筒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呈三角函数关系。田间性能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双圆盘式旋转切割器的重割率、漏割损失率和超茬损失率分别为0.8%、0.19%和0.3%,比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分别低46%、24%和40%,各项测试指标均远高于标准要求水平,切割质量满足切割要求。  相似文献   
245.
林业司法鉴定、评估需要到现场调查、求证,由于有些鉴定、评估现场调查时间与委托事项发生时间跨度长,地表植被、地形地貌和地上附着物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仅靠现场了解情况和当事人的陈述,无法保证鉴定人能客观了解掌握现场案发前后的真实情况。借助BaseCamp与Google Earth不仅提高现场外业调查效率,可通过不同时期卫星影像,了解判断当时现场的客观真实情况。对客观、公正、独立的开展鉴定、评估调查和鉴定、评估意见书的完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46.
[目的]建立组培固定番茄杂种优势优化体系。[方法]以番茄杂种优势组合优秀植株的侧芽作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6-BA和IAA筛选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基,并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NAA筛选适宜的不定芽生根培养基。[结果]在温度25~26℃,光照强度3 000 lx,光照时间12 h/d的环境和静止培养的条件下,参试材料在MS+6-BA 2.4 mg/L+IAA 0.60 mg/L的培养基上能够诱导出生长状态良好的不定芽,并且能够大量增殖;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的NAA浓度为0.5 mg/L时,不定芽生根状态较好。[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番茄杂种优势组合植株侧芽组培快繁体系,可以快速繁殖出大量番茄杂种优势组合侧芽的组培苗,将其用于固定番茄杂种优势,可以达到加快番茄新品种选育进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7.
以Caco-2细胞作为体外模型研究几株乳酸菌的黏附性能及其对大肠杆菌K88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黏附抑制性能。采用荧光标记法评价这几株乳酸菌的黏附性能,并通过竞争、排斥和置换试验检测其对上述2株病原菌黏附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除了乳酸乳球菌外,其他乳酸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率均高于这2株病原菌,且黏附率为乳杆菌(Lactobacillus)>肠球菌>致病菌>乳球菌。2)来源于健康鸡肠道的乳杆菌与分离于人肠道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食果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fructivorans)的黏附率接近。3)大部分乳酸菌菌株能通过置换作用抑制大肠杆菌K88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黏附。结果提示,这几株乳酸菌对肠上皮细胞均有较高的黏附率,尤其是乳杆菌,且它们的黏附有菌属特异性。乳酸菌抑制上述2种病原菌的黏附主要通过置换方式,但没有菌属特异性,且与其自身的黏附力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48.
黄怡  黄琴  崔志文  李卫芬  余东游 《兽医大学学报》2012,(7):1007-1010,1019
随机选择24头出生时间相近的健康杜×长×大外三元仔猪,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分别在仔猪刚出生、3日龄及5日龄灌服10%灭菌脱脂奶(对照组)或含有屎肠球菌活菌(5×10。~6×10。CFU/mL)的10%脱脂奶重悬液(处理组),每次2mL/头,仔猪25日龄断奶。记录哺乳期仔猪腹泻发生率。断奶当天屠宰仔猪,采集肠道内容物及黏膜样品,检测盲肠内容物主要菌群的数量、各肠段pH值和结肠内容物乳酸含量,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空肠黏膜化学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屎肠球菌使仔猪盲肠的乳酸菌比率升高8.98%,致病性肠杆菌的数量和比例分别下降28.68%(P〈0.05)和13.01%,仔猪腹泻率也下降了43.21%,但不影响细菌总数和乳酸菌数量,也不影响肠道pH值、结肠乳酸含量以及空肠黏膜MUC2、pBD-1和PMAP-37mRNA的表达量,却显著下调LYS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口服屎肠球菌改善哺乳期仔猪肠道菌群组成,促进肠道健康,同时它对溶菌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维持乳猪肠道微生态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49.
以“杜长嘉”杂交仔猪为对象 ,研究大麦型饲粮中添加NSP酶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添加NSP酶使仔猪日增重提高 1 1 .54% (P <0 .0 1 ) ,饲料转化率提高5.33% (P <0 .0 5) ,日采食量提高 5.4 0 % (P <0 .0 5)。添加NSP酶可显著提高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与对照组相比 ,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 5.56% (P <0 .0 1 )、4 .79% (P <0 .0 1 )、2 8.79% (P <0 .0 1 )、1 5.0 5% (P <0 .0 1 )、32 .0 5% (P <0 .0 1 )和 4 .2 4 % (P <0 .0 1 )。  相似文献   
250.
为研究不同饲粮蛋白质水平对云南半细毛羊空怀母羊生长速度、血清尿素氮(BUN)、瘦素(LEP)和繁殖激素的影响,试验选用50只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平均分为5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8.44%、9.95%、12.31%、13.58%、15.90%的饲粮,试验期为44d,14d预试期和30d正式试验。结果表明:(1)各组初始体重、末重和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组3的日增重较组2显著降低31.00%(P<0.05)、平均日采食量较组2显著降低8.72%(P<0.05),其余各组的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组2的日均蛋白质采食量较组1提高24.04%(P<0.01)、组3较组2提高13.10%(P<0.05)、组4较组3提高14.45%(P<0.01)、组5较组4提高14.85%(P<0.01)。(2)BUN浓度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除第3组和第4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从组2到组5依次较前一组提高34.65%(P<0.01)、34.94%(P<0.01)、7.29%(P<0.05)、10.12%(P<0.01)。(3)组5的LEP浓度较组2显著降低29.23%(P<0.05),较组4降低36.11%(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中饲粮蛋白质水平为9.95%时表现出较好的采食量和较快的生长速度,而且料重比、BUN相对不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推荐云南半细毛羊母羊空怀期的饲粮蛋白质水平为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