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204篇
农学   151篇
基础科学   141篇
  158篇
综合类   1216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125篇
畜牧兽医   567篇
园艺   199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欧亚种葡萄对白粉病与霜霉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田间人工接种鉴定及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10个欧亚种葡萄品种(系)及一个欧山杂种对葡萄霜霉病及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无论采取那种鉴定方法,爱格丽和北醇对两种病害的抗性都最强;赤霞珠、白羽和佳利酿3个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最弱,88-02、88-03、88-04、梅鹿特、白克列海特和白诗南6个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中等;赤霞珠和佳利酿2个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最弱,88-02、88-03、88-04、白羽、梅鹿特、白克列海特和白诗南7个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中等。另外,3种鉴定方法对两病的鉴定结果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尤以田间接种鉴定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92.
转PRSV复制酶基因T2代番木瓜植株的抗病性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转PRSV复制酶基因的番木瓜植株,其自交及杂交二代植株经PCR检测和Southem-blot杂交的结果表明:目的基因整合在番木瓜的染色体上.人工接种PRSV的Ya、Vb、Sm株系于分子检测阳性的7~8叶期植株,转基因植株均表现高抗.在定植田间的9个月中,转基因植株无一发病,而对照则全部发病.  相似文献   
93.
采用SWOT分析法,分别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构想,旨在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DNA分子标记在竹类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原理和特点,概况了分子标记在竹类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竹类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95.
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的测定与评估是猪(Sus scrofa)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osin heavy chain genes,MyHC)所编码的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可影响猪肉的嫩度和多汁性。为促进新培育的瘦肉型新品种日照大白猪的合理利用和市场推广,本研究选择34头100 kg的日照大白育肥猪进行集中屠宰分割,测定其胴体、肉质和营养成分等各项性状指标,并与沂蒙黑猪、大白猪以及大关二元猪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分析了MYH1、MYH2和MYH4在日照大白猪、梅山猪腿肌和背肌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胴体性能上,日照大白猪的屠宰率(75.43%)、腿臀比例(32.79%)、胴体瘦肉率(67.32%)等指标与大白猪无显著差异,极显著高于其母本沂蒙黑猪及杂交猪种大关二元猪(P0.01),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和遗传互补性;而在肉质性状上,肉色评分4.4分、肌内脂肪含量1.54%,较大白猪有所改善,但脂肪沉积能力极显著弱于沂蒙黑猪,肉质口感稍逊;在营养成分上,日照大白猪的氨基酸含量丰富,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沂蒙黑猪、大白猪及大关二元猪,而脂肪酸含量整体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猪。日照大白猪腿肌中MYH1、MYH2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背肌,MYH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梅山猪腿肌,但梅山猪肌肉中红肌纤维的比例整体上高于日照大白猪。由此可见,新品种日照大白猪具有产肉性能好、营养价值高等优良特性,但肉质有待进一步改善。本研究为促进日照大白猪的合理持续选育、市场推广和利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6.
97.
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氨氮对不同年龄阶段泥蚶的急性毒性试验。经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氨氮浓度、温度以及氨氮浓度和温度的相互作用均极显著地影响二龄和三龄泥蚶96 h的成活率。在24℃、28℃、32℃时,总氨氮对二龄泥蚶的96 h LC50分别为348.40、312.99、219.06 mg/L,SC分别为34.84、31.30、21.91 mg/L;总氨氮对三龄泥蚶的96 h LC50分别为681.25、443.20、285.84 mg/L,SC分别为68.13、44.32、28.58 mg/L。  相似文献   
98.
为对辽宁省盘锦地区2014年出现的大规模死亡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展开病原研究,对死虾进行了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IHHNV)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分析鉴定,提取病虾鳃组织DNA/RNA后,以特异性引物进行WSSV、TSV和IHHNV病毒检测,通过16S r DNA测序及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引物和气溶素基因的双重PCR对分离菌株QD1进行分类鉴定,并对病虾的鳃、胃、肝胰腺和附肢进行了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患病对虾WSSV和TSV检测呈阳性;菌株QD1为嗜水气单胞菌,其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能使健康凡纳滨对虾致病死亡;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病虾鳃及胃组织出现大量WSSV特征性的病变核,肝胰腺上皮细胞出现严重萎缩,肝胰腺管腔变大,部分肝细胞坏死,肝胰腺管之间结缔组织中血细胞明显增多。研究表明,此次凡纳滨对虾大量死亡为WSSV和TSV两种病毒与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球磨生物炭的微生物毒性效应,采用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分析(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立叶红外(FTIR)表征等手段研究了500℃裂解小麦秸秆生物炭(BC)和球磨生物炭(BM)的性质,采用毒性暴露实验分析了不同浓度(0、10、20、50、100、200 mg·L~(-1))下两种生物炭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TCC 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25923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BC的比表面积为98 m~2·g~(-1),而BM的比表面积提升到309 m~2·g~(-1),球磨可以增加生物炭中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在0.9%NaCl溶液中,添加10 mg·L~(-1)的BM时,S.aureus存活率为90.1%,E.coli存活率为98.2%。当浓度增大到200 mg·L~(-1)时,S.aureus的存活率降低为23.5%,E.coli的存活率仍可达91.8%;而在LB培养基中,BM浓度为200 mg·L~(-1)时,S.aureus的存活率增加到58.1%;相同条件下,BM对微生物的毒性显著强于BC,这可能与粒子大小差异相关。而BM对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的毒性显著强于革兰氏阴性菌E.coli,这可能与E.coli产生的胞外聚合物(EPS)有关;添加活性氧自由基(ROS)消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发现,氧化损伤是造成S.aureus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纳米颗粒对细胞的机械碰撞等其他因素也有可能是BM产生毒性的原因。研究表明BM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环境毒性效应,因此在BM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其可能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硒处理对豆瓣菜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了解豆瓣菜硒积累及耐受特性,并筛选出有利于其生长的最佳硒浓度。【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硒处理浓度为0(CK)、5、10、25、50、75、100 mg/kg,以四价硒计。【结果】结果表明,外源硒浓度为5~50 mg/kg时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其中以10 mg/kg效果最佳,100 mg/kg则抑制其生长。5~50 mg/kg浓度的硒能提高豆瓣菜光合色素含量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而当浓度过高时(75~100 mg/kg)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减少(P0.05)。适宜浓度的硒能诱导POD(5~75 mg/kg)和CAT(10 mg/kg)活性的上升,但过高浓度的硒会导致SOD(50~100 mg/kg)和CAT(100 mg/kg)活性下降。施硒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P0.05),各施硒的处理中又以10、25 mg/kg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升高则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后再下降的趋势。施硒后豆瓣菜硒含量与硒积累量随硒浓度升高而呈线性关系升高。【结论】豆瓣菜是一种次生硒富集植物,其硒含量、硒积累量与外源硒浓度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适宜浓度的硒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当外源硒浓度为10 mg/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