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篇
林业   48篇
综合类   6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两种测定天然次生林叶面积指数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叶面积指数直接测定方法(称重法)与间接测定方法(冠层分析仪测定法),对帽儿山天然次生林区叶面积指数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对比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测定法结果为实测叶面积指数,间接测定方法结果小于前者,精度比前者低25%-40%,但两组结果相关关系显著,间接测定值能较好地反映林木的叶面积指数大小变化。天然次生林中林层结构对冠层分析仪测定有很大的影响,是造成两种方法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杨圆蚧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93~1994年在黑龙江大庆市对杨圆蚧的发生规律进行了野外调查,并通过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黑杨(Populusxiaohei)、小青黑杨(Ppseudosimoni×nigra)比中东杨(Pbercliensis)抗虫性强。杨圆蚧在树干上的分布(累积虫口密度)为:树干中部>上部>下部,树干上东北方位的蚧虫数量比西南方位多。调查结果还表明:杨树从3~4年生开始被害,7~9年生被害最严重。杨圆蚧的危害,林缘比林内重、林带比片林重。通过对黑龙江省10个市县杨圆蚧发生面积与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建立了杨圆蚧发生面积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经检验证明,用该模型进行初步预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3.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陆地卫星-8遥感影像森林植被分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龙江省漠河县为研究区域,采用陆地卫星-8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影像的光谱信息和数字高程模型辅助数据,分别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法(MLC)和随机森林模型法(RFM)对研究区森林植被进行分类,并分析和评价光谱特征变量对模型的重要性、2种分类方法对森林植被类型分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分类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1.65%、卡帕(Kappa)系数为0.812。与传统的MLC方法相比,RFM法均提高了3种森林类型的生产者精度和使用者精度,其中针阔混交林精度提高最多。通过分析特征变量的重要性,发现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红光波段、近红外波段、短波红外波段对模型分类精度有较重要的影响。说明随机森林模型方法结合多源信息是森林植被类型遥感分类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4.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为例,研究了以矢量化软件R2V、数据加工平台Geoway3.0为辅助工具,利用GIS软件ARC/INF08.02、ArcView3.2a及其二次开发语言Avenue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个过程,并简要介绍了系统的组成、3个基本模块(即关于小班因子的统计表及直方图和打印模块)和5个主要功能,即该系统具有森林资源的显示与制图、空间和属性数据双向综合查询、GPS定位、汇总统计分析、数据动态更新。结果表明:系统操作简单易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使用要求,便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并可以进行全局及各林场的经营决策分析,实现森林资源和森林经营的数字化管理,使森林经营决策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85.
目的为提高木材质量,本文利用节子剖析数据建立枝条丢失年轮数量的混合效应模型,以达到预测枝条丢失年轮数量的作用,为人工整枝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50棵长白落叶松解析木的1 434个节子数据,以Poisson分布为基础,采用SAS9.4软件中的glimmix模块,建立了节子丢失年轮数量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通过计算相应的指标,选出最优混合模型。结果在考虑树木效应情况下,包含截距、节子高度、节子相对高度的随机效应参数的混合模型为最优混合效应模型;在考虑等级效应的情况下,包含节子相对位置、节子直径的随机参数的混合模型为最优混合效应模型。综合比较,两个混合模型的拟合效果均好于基础模型,其中考虑树木效应的拟合效果最好。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节子丢失年轮数量与节子着生高度、节子直径密切相关,位于树干基部的直径较大的节子,由于竞争作用,生长受到抑制,但是生存能力强、存活时间长,故而产生丢失年轮的数量较多。着生位置越靠上的节子,生存条件好,产生丢失年轮的数量少。结论通过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节子丢失年轮数量混合模型的建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本文的混合模型能对枝条丢失年轮的数量进行预测且偏差较小。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完善,从而为人工整枝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樟子松人工林的节子寿命及年轮丢失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军  李凤日 《林业科学》2007,43(12):16-21
分析黑龙江省横头山林场和孟家岗林场14块标准地的樟子松人工林节子寿命、可测年轮和丢失年轮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节子的寿命为2~32年(平均12.3年),可测年轮为1~25个(平均7.9个).绝大多数的死枝节子(占99.8%)会出现丢失年轮的现象,丢失年轮的数量为0~22个(平均为4.4个),88.6%的节子丢失1~7个年轮,丢失的年轮数超过7个的(8~22年)节子仅为11.2%.当林分年龄小于30年时,节子年轮丢失现象并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大,丢失年轮数急剧增长.丢失年轮的节子数量随着节子着生高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节子的寿命、可观测年轮数、丢失年轮数随节子着生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呈稳定状态.节子的年轮数与节子的寿命成正比,呈明显线性递增关系.节子的寿命越长,则节子丢失年轮的数量就越多.樟子松平均丢失年轮数随着树木胸径的增大而增大,但与冠幅成反比.本研究结果为樟子松人工林的人工整枝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7.
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长白落叶松一级枝条数量进行研究,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7块标准地49株枝解析样木的596个一级枝条测定数据,利用SAS 9.3软件中的PROC GLIMMIX模块,建立了基于Poisson分布的一级枝条数量的最优基础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树木效应,构建每半米段一级枝条数量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并利用AIC、BIC、-2log likelihood以及LRT检验对收敛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任意参数组合的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效果均好于传统模型,最终将含有DINC、LnRDINC、RDINC2这3个随机效应参数的模型作为长白落叶松每半米段一级枝条数量分布的最优混合效应模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LnRDINC、CL的参数估计值为正值,DINC、RDINC2、HT/DBH、DBH的参数估计值为负值,每半米段一级枝条分布数量在树冠范围内存在峰值,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669,拟合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250,均方根误差为3.012。从总体上看,所建立的一级枝条分布数量混合模型不但可以反映总体枝条数量的变化趋势,还可以反映树木之间的个体差异,说明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确实可以提高模型的模拟精度。所得出的混合模型可以很好地预估该研究区内人工长白落叶松每半米段一级枝条数量的分布情况,为定量研究长白落叶松树冠构筑型和三维可视化模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辽东栎单木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收集了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30块一类清查固定样地数据资料,采用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竞争指标,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单木生长模型,方程为:In(DGI)=1.422289 1.202448 InD0.052598DL-0.000366 SDI,经检验预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9.
高洪亮  李凤日  贾炜玮 《森林工程》2009,25(4):10-13,36
根据人工用材林培育目标和对木材分级利用的观念,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模型预估得到各个径阶的详细收获量和各材种的出材量。由此得到不同利用方式的经营收入,结合生产投入,运用经济效果评价动态分析法中的效益成本比、净现值指标对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落叶松人工林的经济轮伐期为:13~18a。林分密度为1000株/hm^2时,效益成本比RBG最大值为3.8653,净现值胛矿最大值为9574.3元;l500株/hm^2时,RBC为4.2486,NPV为14408.6元;2000株/hm^2时,RBC为4.4937,NPV为16705.9元;2500株/hm^2时,RBC为4.685,NPV为19256.3元;3000株/hm^2时,RBC为4.8671,NPV为21749.7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还表明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越大,经济轮伐期越大。  相似文献   
90.
基于红松人工林生物量调查数据,选出了红松人工林总量与各分量最优基础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估计的方法,分别以总生物量和树干生物量为基础分级控制的方案建立了总量及各分量(地上、根、干、枝、叶和树冠)之间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并采用加权回归的方法进行异方差的消除。结果表明:最优基础模型和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相关指数R2为0.80~0.99,模型拟合率EF为0.82~0.98;在模型的预测精度方面,总生物量和各分量生物量模型的预测精度绝大多数在82%以上,其中树干生物量的预测精度最高,树叶生物量的预测精度最低。总体来看,采用以总生物量为基础分级控制方法建立的相容性模型效果稍好,总量与各分量生物量最优基础模型与相容性模型的各项拟合和检验指标差异不大,这2种形式的生物量模型均能很好地预估红松人工林立木生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