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125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4篇
  122篇
综合类   13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一种用于叶片散射光分布测定的新型装置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微功率激光管作为光源,围绕被测样品旋转的硅光电池作为检测器,研制了一种可以测定植物单个叶片反射和透射光在入射面上分布的装置。分别在650 nm和830 nm波长光照条件下,测定了标准白板(参比样)的反射光和大叶黄杨树叶的反射和透射在入射面上的光强分布。测定结果表明该装置有很好的重现性。所研制的装置可用于植物冠层光辐射传输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32.
本文应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黄淮海平原0~200cm各土层的含盐量及其盐分组成进行了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特征,该区盐分已集中分布在某些较大的区域.目前,盐渍土或盐渍化土壤比较分散的局面已经不再存在;根据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可将影响盐分分布的因素划分为区域因素(稳定因素)和非区域因素(随机因素);同时,还可以判断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对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组分的空间特征分析,可将盐分组成离子分为二大类,K+、Na+、Ca2+、Cl-和CO32-为非区域性盐分离子;SO42-、Mg2+和HCO3-为区域性盐分离子.  相似文献   
133.
"绿岭"核桃是由河北农业大学和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从"香玲"核桃中选出的芽变。2005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34.
为了实现太行山低山麻岩区山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进行了片麻岩山区再生景观生态建设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片麻岩山区景观中的本底要素是山场坡面;次生林是唯一的残余斑块;干扰斑块主要有农田种植斑块、村庄建筑斑块和道路斑块;引入斑块主要有人工水土保持林、一般经济林和高效经济林。片麻岩山区景观生态的走廊是沟谷和河道。通过系统聚类,将该区的景观划分为荒山型景观、疏林型景观、经济林型景观、生态经济林型景观4大类。生态经济林型景观的主要斑块是林地,森林覆盖率达30%-85%以上,生态协调功能较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较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景观生态类型。景观生态斑块优化建设技术主要有高效益无公害苹果园综合建设技术、板栗集约栽培技术、油松营养袋造林技术、水土保持林优化结构与利用技术、沟谷河道蓄水防洪体系建设技术等。通过上述技术的综合运用,建成了既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的生态林景观、经济林型景观和生态经济林景观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5.
以自交亲和的苹果品种早红香和自交不亲和的苹果品种斗南、富士、金冠为试验材料,对授粉后花粉管生长情况,花柱SOD,POD,CAT活性,MDA,蛋白质含量及4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交不亲和的品种异花授粉和自交亲和的品种白花授粉后花粉管能够正常生长并通过花柱基部.自交不亲和的品种自花授粉后0-24 h花粉管能正常生长,当花粉管生长到距柱头1/2时停止生长;自交亲和的苹果品种早红香自花授粉后0~48 h花柱SOD,POD,CAT活性相对稳定,自交不亲和品种白花授粉后24~72 h(花粉管已停止生长)3种酶活性及MDA含量变化较大;自交亲和的苹果品种早红香自花授粉后24 h花柱GA_3含量达到峰值而ABA含量下降,而自交不亲和的品种白花授粉后12-48 h花柱ABA含量开始大幅上升,自交亲和品种白花授粉后12-24 h(IAA+GA3)/ABA值急剧上升,之后开始下降,但(IAA+GA_3)/ABA值高于其他自交不亲和品种.  相似文献   
136.
遮阴处理对‘绿岭’核桃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绿岭’核桃对光照的需求及适应性,研究了不同遮阴程度(80%、50%、30%)对‘绿岭’核桃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0%遮阴处理核桃种仁的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57.38%,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3.08%和3.53%;80%遮阴处理的核桃单果质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8.34 g,其纵径、横径和侧径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36.07、26.6、26.59 mm;80%遮阴处理的核桃密度和硬壳厚度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0.46 g/cm3和0.66 mm;不同遮阴处理的坏果数量极显著高于CK,80%遮阴处理的坏果数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达到216.83个/株;80%遮阴处理的内果皮发育不良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达到68.17%;不同遮阴处理的核桃产量极显著低于CK,80%遮阴处理下的核桃产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1.04 kg/株。  相似文献   
137.
为了比较不同核桃砧木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以便选择健壮砧木,以核桃砧木品种V和W的组培苗为试材,分别对其生长情况、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个砧木品种组培苗生长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同期栽植的砧木V的苗高、地径、每复叶小叶数均极显著小于砧木W,分别为3.54cm、4.86mm、9片,而叶面积整体上大于砧木W;砧木V的叶绿素b含量极显著小于砧木W,为0.28mg/g;砧木V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日均值均极显著小于砧木W,分别为8.78μmol/(m~2·s)、0.03mol/(m~2·s)、0.50mmol/(m~2·s);砧木V的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量(φ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均极显著小于砧木W,分别为0.80和1.79。综合分析,砧木品种W在叶绿素荧光特性等方面优于砧木品种V。  相似文献   
138.
北京市农业土壤重金属状态评价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为标准.对比分析了农业土壤中Cr、Ni、Cu、Zn、As、Cd、Pb、Hg 8种重金属的含量及累积情况,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土壤存在着一定的Cr、Cu、Zn、As、Cd累积趋势,其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3.61、21.95、65.42、9.14、0.125 mg·kg-1,比相应的背景值高79.9%、17.4%、13-8%、28.9%、5.O%:Ni和Pb的累积则不明显.平均值比相应的背景值低7.9%、29.2%,分别为24.84和19.04 mg·kg-1;而Hg含量的平均值与背景值一致,为0.08mg·kg-1.从单因子评价结果来说,Cr污染指数在1.06-2.93之间,所有的样点都处于轻度或中度污染状态;As、Cu、Zn、Cd的污染指数相对较小,平均值分别为1.29、1.17、1.13、1.05,有50%以上的样点处于轻度污染状态;而Ni、Pb、Hg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有60%以上的样点处于清洁或尚清洁状态,污染较轻.若从综合评价结果来说,综合污染指数处于0.96~2·16之间,平均值为1.45,几乎所有的土壤样点都属于轻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39.
[目的]对不同运行年限核桃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中土壤微生物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从邢台市9个运行年限核桃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0~20、20~40和40~60 cm土层中取样,进行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的检测。[结果]土壤微生物数量随运行年限增长而增长;土壤微生物数量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总体数量上,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结论]通过种植核桃进行植被恢复,原荒山地土壤中3种微生物数量都呈现增加趋势,微生物可以作为土壤生态恢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0.
为探明地面覆盖对核桃树干液流变化动态的影响,以盛果期核桃为试验材料,对各试验树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从核桃茎流通量的典型日变化特征来看,晴天各处理的树干液流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阴天呈多峰曲线,各处理变化趋势一致。在干旱季节(6月份),覆盖有机肥、覆盖碎木屑及对照的日最大茎流通量分别为8 183.86、5 765.06、7 269.31 g·h~(-1),处理间差异显著;在雨季(8月份),各处理日最大茎流通量分别为6 468.12、5 670.28、7 093.32 g·h~(-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晴天各处理的日累积茎流通量分别为72 373.52、54 797.61、62 674.55 g,处理间差异显著;阴天各处理的日累积茎流通量分别为54 945.03、47 248.34、48 476.46 g,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茎流通量与土壤温度的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而覆盖处理的茎流通量与土壤温度的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各处理的茎流通量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系数均达0.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