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热带雨林地区马来西亚吉兰丹州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模糊数学法的支持下,建立了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洪水灾害人口风险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洪水灾害人口风险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模糊数学法能较好地分析洪水灾害人口风险,利用模糊综合评价GIS模型评价洪水灾害人口风险是可行的.确定栅格数据层模糊子集分级的间隔值和构建模糊隶属函数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42.
杨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不同季节迎春5号杨和银中杨的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结果表明,迎春5号杨与银中杨对于季节变化表现出的规律不同,迎春5号杨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月末迎春5号杨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17mg/g,而在10月末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银中杨随着季节的变化,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减少,9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10月末杨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又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3.
以黄牛(Bos taurus)卵母细胞为受体,牦牛(Bos grummiens)耳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研究供体细胞性别、细胞周期同期化处理方式及冷冻对异种克隆牦牛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雄性供体细胞的异种克隆牦牛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雌性供体细胞(56.6% vs 39.5%,P<0.05),但卵裂率和囊胚细胞数差异不显著;血清饥饿和接触抑制提供的供体细胞对异种克隆牦牛胚胎发育率和胚胎质量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供体细胞冷冻-解冻组的克隆胚胎卵裂率明显低于新鲜消化组(54.5% vs 78.2%,P<0.05),但两组之间的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供体细胞的性别对异种克隆牦牛囊胚发育有影响,而同期化处理和细胞冷冻对异种克隆牦牛囊胚发育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4.
本文通过分析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于本省农业的优势,提出了图书馆参与多方合作、整合资源,促进本省农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5.
长岭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吉林省长岭县为研究区,综合运用遥感影像和其他相关资料得到研究区1995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得多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进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趋势是林地增加,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域和居民点用地基本稳定;土地利用斑块数目增加,分维数总体变化幅度不大,景观多样性呈上升趋势,景观破碎度增加。由此表明,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影响程度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46.
47.
以"美登"蓝莓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质、不同激素组合、不同移栽月份及不同温湿度环境条件等移栽技术措施对"美登"蓝莓组培苗室外移栽成活率、生根率及苗高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基质以沙子+草炭土(1∶1)最佳;蘸取ABT1号500mg/L 30s情况下生根率达97.0%,9~10月移栽成活率高于其它月份,适宜的培养温湿度条件为温度25℃、湿度75%。  相似文献   
48.
氮、磷、钾用量与种植密度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华油杂9号为试验材料,固定氮(N):磷(P2O5):钾(K2O)比例为1:0.55:0.8,设置施纯氮量135、225、315 kg /hm2,以及种植密度15、45、75万株/hm2不同处理,研究施肥量与密度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随施肥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增加施肥量的增产幅度大于增加密度;施肥水平较低时,提高密度的增产作用更为显著。改变施肥量与密度对经济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均可产生显著影响,但改变密度对单株有效分枝数及角果数的影响更大。不同肥力下密度每增加30万株/hm2,单株有效分枝数降低1.7~3.8个。主茎籽粒含油量高于分枝,蛋白质及硫苷含量低于分枝。随施肥量增加含油量下降,硫苷、蛋白质含量上升。随密度增加含油量上升,蛋白质含量下降,主茎与分枝的硫苷含量上升,但整株硫苷含量下降。因此,若以减少施肥、节本增效为前提,选择每公顷施纯氮135~225 kg、P2O575~124 kg、K2O 108~180kg,并且在45~75万株/hm2范围内适当提高密度,有利于获得3000kg/hm2以上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49.
基于CA模型的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变模拟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盐渍化是干旱半干旱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该文通过对吉林省长岭县土壤盐渍化成因及特征分析,确定土壤盐渍化影响因子及动态机制,并利用地理元胞自动机对复杂系统时空动态演化过程具有较强的计算及模拟能力特点,在GIS与RS支持下,建立土壤盐渍化CA动态模型,即土壤盐渍化地理元胞自动机模型(GeoCA-Salinization),并结合相关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模拟长岭县土壤盐渍化发生发展的时空动态规律,并对今后的可能发展做出预测。结果表明:基于GeoCA-Salinization模型对长岭县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变进行的模拟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同时基于该模型的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变预测符合当前的发展态势。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更好地实现任意有效离散时间距与瞬时动态可视化表达的结合,是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变模拟与预测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通过钴60辐射诱变京科糯2000获得了一个糯玉米突变体库。从该突变体库中鉴定出71个不同类型的雄性完全不育的突变体。通过候选基因分析和表型-突变基因共分离鉴定,从无花粉突变体中鉴定到一个ms8突变体,一个花药缺失突变体鉴定为silky1突变体。两个突变体均表现出雄性完全不育,而营养生长和雌穗结实正常,适用于雄性核不育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