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林业   3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研究了核桃黑斑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锌铜波尔多液(0.3:0.5:1:200)防治效果为79.6%,95%细菌灵500倍液防治效果为64.9%,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梨喀木虱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梨喀木虱1年发生6~7代,以成虫在树干裂缝、杂草、落叶中越冬,对早酥梨为害最严重;已发现天敌有多种蜘蛛及5目8科13种昆虫,在自然状态下天敌对梨喀木虱控制作用明显;不科学的化学防治是造成梨喀木虱危害加重的主要原因;用1.0%爱诺虫清3000倍液、20%梨虱霸乳油2000倍液、5%蚜虱净乳油1500倍液防治梨喀木虱效果都在95%以上,1.0%爱诺虫清是生物药剂,更宜推广。  相似文献   
33.
异喀木虱1年发生3代,以第3代4龄若虫在枝干粗皮、枝杈、芽隙越冬;天敌有瓢虫、猎蝽、盲蝽、花蝽、胡蜂、草蛉、食蚜蝇等昆虫及蜘蛛12种;防治时间为6、7、8月上旬,1.0%爱诺虫清(Avermectins)3000倍液、20%梨虱霸(Lishiba)乳油2000倍液、5%蚜虱净乳油(Imidacloprid)1500倍液防治效果都在95%以上,1.0%爱诺虫清作为生物药剂,更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黄板对槐豆木虱成虫的田间诱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黄板诱杀槐豆木虱成虫试验,结果表明:黄板悬挂高度和方向对诱杀槐豆木虱成虫有显著影响,黄板诱杀槐豆木虱的最佳2因素组合为黄板距地面2.0 m高、悬挂方向为东/西向。  相似文献   
35.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药效试验和对异色瓢虫幼虫的影响3种方式,对10种花椒棉蚜常用杀虫剂进行研究,以期筛选出适于防治该虫杀虫活性较好、对天敌杀伤力小的杀虫剂.结果表明:1%苦参碱6.67~10mg/L、3%噻虫啉15mg/L、2.2%甲维盐7.33~11mg/L、5%桉油精62.5~100mg/L、0.5%藜芦碱3.33mg/L和5%阿维菌素8.33mg/L对花椒棉蚜具有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性,药后5d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且对异色瓢虫幼虫影响较小,可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6.
应用6种分布型指数法分析判定了铜色花椒跳甲幼虫在花椒上的空间分布型,利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方程分析聚集原因.结果表明:铜色花椒跳甲幼虫在花椒上呈聚集分布,公共kc值为3.588 1,且符合负二项分布,其种群聚集是由于昆虫本身行为习性所致.在此基础上,应用Iwao的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建立了铜色花椒跳甲幼虫的田间最适抽样数公式:N=(t/D)2(1.631 2/m-0.226 1);根据Gerrard零频率模型建立了估计该种群平均密度的零频率公式x=1.436 6(-lnP0)0.764 1.  相似文献   
37.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甘肃临夏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临夏地区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定点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临夏l a发生3代,若虫共4龄,6月下旬以受精卵在云杉侧梢一年生枝针叶上越冬。4月下旬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 000倍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3 000倍液和4.5%联菊·啶虫脒乳油6 000倍液防治第一代若虫,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8.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观测,研究了大栗鳃金龟发育历期、越冬状况、幼虫周年垂直活动规律、成虫消长发生危害规律。采用回归与相关分析法、期距法、物候期法、有效基数预测法进行了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经过3年实际应用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9.
系统观察了花椒绿绵蚧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甘肃临夏每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条、主干上结茧越冬,在观察其消长规律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0.
异色瓢虫成虫对槐豆木虱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室内测定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成虫对槐豆木虱[Cyamophila willieti(Wu)]若虫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槐豆木虱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1959)型方程,拟合的圆盘方程为Na=1.128 47Nt/(1+0.010 1Nt),经χ2适合性测验表明,圆盘方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符;对猎物的捕食选择效应表明,在槐豆木虱和槐蚜(Aphis robiniae Macchiati)之间,异色瓢虫更喜好槐豆木虱;异色瓢虫的捕食率与个体间的相互干扰关系,用Hassell(1969)等的模型拟合为E=0.577 668P-0.275;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用Watt(1959)模型拟合为A=98.73P-0.705 3;在此基础上,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Na=a•exp (-bN-1t)拟合,求得日均最大捕食量102.3头,最佳寻找密度61.1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