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毛竹生长发育规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生  陈建华  朱凡 《经济林研究》2007,25(4):74-76,89
毛竹不同于其它树种,有其独特的生长发育规律。为了掌握毛竹地下部分——竹鞭、笋芽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竹笋成竹规律,在湖南省湘阴县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影响毛竹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毛竹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条件:竹鞭在疏松、肥沃、湿润、板岩或页岩发育的黄红壤中生长最为适宜;竹鞭在土层中分布深、生长壮实,鞭芽饱满、生活力强、萌发力强、发笋多,竹笋粗壮、成竹率高,新竹胸径大、竹竿高、出材率高。  相似文献   
52.
采用人工控制方法,研究4种木本植物榉树、毛红椿、栾树、木荷在不同浓度的Pb、Zn处理下体内重金属的分布与累积情况及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4种木本植物对Pb的最大累积量分别为769.14、468.60、419.88、1 098.15 mg·kg~(-1),表现为:木荷榉树毛红椿栾树,转运系数均小于1,地上部分富集系数表现为:毛红椿木荷栾树榉树,根系富集系数表现为:木荷毛红椿榉树栾树。榉树、毛红椿、栾树对Zn的最大累积量分别为144.83、154.96、166.23 mg·kg-1,低Zn浓度处理下,榉树、毛红椿、栾树中Zn主要累积在根系。重金属Pb、Zn对植物叶片的K、Ca吸收存在促进作用,对Fe存在抑制作用。榉树、栾树、毛红椿、木荷在Pb处理下均表现出较好的富集与转运能力,然而毛红椿、栾树、木荷耐Zn能力较差,榉树耐Zn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53.
城镇土地定级因素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完成宜宾市城区土地定级基础上 ,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发现因子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彼此间信息重叠 ,进而通过删掉一些因子办法修正多重共线性。研究结果表明 ,城镇土地定级并非选择因素因子越多越好 ,选择对土地质量影响重要因子 ,剔除影响不大因子并且相关性较高因子 ,既能克服因子间共线性 ,又能减少近一半工作量 ,有利于定级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54.
荒漠草原区不同年限柠条林表层土壤碳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化草地种植人工林可以固定截存大气中的C而增加土壤C含量和储量,但在荒漠草原区固沙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林发育过程中表层土壤C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尚不清楚.通过调查6 a,15a,24 a,36 a固沙柠条林下、林间表层土壤C含量和储量分布特征,结合土壤机械组成和地表植被特征调查,分析了柠条林发育过程中表层土壤C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柠条林生长,林下表层土壤C含量和储量以及C/N均与林龄呈现单调线性回归关系(P<0.05).从6 a到36 a的林地,林下表层土壤C含量和储量呈现单调递增趋势,而土壤C/N呈单调递减.24 a生林地林下表层土壤C含量和储量开始显著高于林间(P<0.01).(2)随着林龄增加,林间表层土壤C分布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是柠条林发育生长对林间具有一定辐射作用,从24 a到36 a的林地,林间表层土壤C含量和储量开始明显增加,林间和林下表层土壤C分布差异性逐渐降低.(3)林下小尺度表层土壤C分布决定了整个林地表层土壤C分布.随着林龄增加,林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逐渐增加;同时表层土壤全氮的快速积累,导致土壤C/N无显著变化.(4)在荒漠草原区,柠条林发育在增加林下表层土壤C分布的同时,对林间表层土壤C分布具有一定的辐射效应.在柠条林生长过程中,该林地表层土壤C含量和储量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5.
成县核桃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虫害已成为影响甘肃省成县核桃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防治核桃病虫害是该县目前核桃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结合生产实践,就甘肃省成县核桃病虫害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县核桃病虫害共有10余种:其中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核桃黑斑病、核桃枝枯病和核桃腐烂病等4种;主要虫害有核桃举枝蛾、核桃云斑天牛、木尺蠖、铜绿丽金龟、舞毒蛾、核桃瘤蛾等6种。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病害的危害症状、虫害的特征和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6.
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郴州市种苗生产初步实现了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种苗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得到加强,种苗生产经营秩序得到根本好转,造林用种用苗质量得到全面保障,在连续3年的国家和省级抽查中,种苗质量合格率达80%以上。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林木种苗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在完善林木种苗管理体系建设中,郴州市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种苗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使林木种苗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目前全市已有40名持有上岗合格证的种苗执…  相似文献   
57.
萧氏松茎象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ang是危害湿地松林的危险性害虫,对萧氏松茎象受害林进行熏蒸法、注射法、埋蔸法和包扎法化学防治实验,其中以熏蒸法和包扎法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达100%和66%,人工捉虫是控制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8.
朱凡 《南方农机》2019,(3):218-218
微课作为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新型产物,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视化等特点,将微课应用于机电专业课教学中,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就微课的优势结合机电专业课程的特点,浅谈微课应用于机电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9.
马尾松人工林根呼吸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长沙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马尾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壕法研究马尾松群落去除根系后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处理的土壤呼吸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29~3.19,0.25~2.33μmol·m-2s-1,年均分别为1.56,1.03μmol·m-2s-1。去除根系土壤呼吸速率比对照降低12.2%~55.1%,根呼吸年均贡献率为28.3%。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的土壤呼吸速率与5cm土壤温度之间均呈显著指数相关,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分别为2.10和1.82,估算出根呼吸的Q10值为2.94。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之间相关关系均不显著(P﹥0.05),但根呼吸与土壤湿度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P=0.023)。  相似文献   
60.
刘任涛  郗伟华  朱凡 《草业学报》2016,25(6):126-135
以宁夏荒漠草原封育草地生境为研究对象,于2012和2013年的春、夏、秋3个季节,利用国际通用的陷阱诱捕法,调查了年内季节和年际间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其结构变化特征,旨在分析宁夏荒漠草原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其时间动态变化特征。调查共获得地面节肢动物2纲12目50科52个类群,其中优势类群为鳃金龟科,亚优势类群为蚁科,两者占总个体数的47.34%;常见类群包括13个类群,占总个体数的41.95%;稀有类群包括37个类群,占总个体数的10.71%。结果显示,地面节肢动物类群组成年内不同季节间和年际间均差别较大,反映了地面节肢动物对微生境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年内不同季节间和年际间均差别较大,并且地面节肢动物与地表植被的个体数季节分布格局不同。特别是2013年,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与地表草本个体数的季节分布呈相反变化关系。但是,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和生物量的季节分布格局呈现出相对稳定性,年际间分布差别较小,而年内季节间分布差异较大。研究表明,宁夏荒漠草原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个体数分布格局年内、年际间均变化较大,并且与地表植被呈现不同的响应规律。但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和生物量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季节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