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71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28篇
  30篇
综合类   205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Microarraytechniqueprovidesasystem-aticgenome-wideapproachtosolveawiderangeofproblemssuchasgenefunctions,generegulations,andthediseasediagnosesandtreatments.Akeystepintheanalysisofgeneexpressiondataistoidentifybiologicallyrelevantgroupsofgenesortissuesamplesthathavesimilarexpressionpatterns.However,systematicandstochasticfluctuationsareusu-allyinvolvedinmicroarrayexperiments[1],sotherawmeasurementshaveinherent‘noise’withinmicroarrayexperiments.Incurrent,logarithmicratiosareusuallyanalyzeddir…  相似文献   
52.
籼稻精米重量性状的发育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包括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不同遗传体系基因效应的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籼稻4个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性状.结果表明三倍体胚乳和二倍体母株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以及细胞质效应可以明显影响各个稻米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但主要为二倍体母株的核基因效应,其次为三倍体胚乳核基因效应.基因加性效应在稻米4个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表现中起着主要作用,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条件方差分量分析结果表明,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中控制精米重量性状表现的基因在多数稻米发育时期均有新的表达,且以稻米发育前期为主,其中开花后第8~14日是控制精米重量性状表现的基因表达最为活跃的时期,各遗传体系在接近稻米成熟时(开花后第22~28日)的新基因表达量尤其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会明显下降,一些基因效应尤其是净细胞质效应存在着个别发育时期间断表达的现象.稻米不同发育时期的条件和非条件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作5等亲本可以明显提高后代的精米重量.  相似文献   
53.
盐胁迫对新疆两个小麦品种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新疆小麦新春6号和新春9号为材料,研究在NaCl和Na2SO4的胁迫下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两种盐分溶液处理两个品种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测定幼苗的生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盐分胁迫下,两个品种的发芽率、种子活力、芽鞘、幼苗根长、株高、根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新春6号的种子活力高于新春9号,但新春9号的叶绿素含量较新春6号高。两个品种对两种盐分的耐受范围也存在差异,NaCl是两个品种种子萌发受抑制的主要胁迫因子。NaCl的胁迫效应明显较Na2SO4强,新春6号较耐NaCl胁迫,耐盐范围也较新春9号广泛。  相似文献   
54.
测定珍稀濒危植物贵州苏铁植株,构建不同组织和器官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分析矿质营养在体内分布特征及其相关特性,以及结合生长环境土壤特性分析贵州苏铁生长发育对营养需求以及土壤环境供给之间的关系,研究珍稀濒危植物贵州苏铁植株矿质营养含量及与土壤环境的相互作用,为贵州苏铁栽培和物种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植株体内N、P元素含量变化较大,4a生植株体内比1 a生积累更多Fe、Mn、Zn、Ga、Mg元素,小孢子叶Zn含量最高,大孢子叶Mn含量最高,雄性叶元素含量高于雌性叶.表明贵州苏铁生长发育过程中生殖生长需要大量种类和数量的矿质营养物质,同时也证明了营养生长物质服务于生殖生长.在栽培生产中除了选择栽培基质与原生地大致相同满足植株的营养生长外,还更应注重在生殖时期对矿质营养的补给,满足植物生殖生长对矿质营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55.
为了筛选获得对根结线虫具有拮抗能力的强活性放线菌菌株,并从菌株中发现新的杀线虫活性化合物,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采集海泥样品9份,从五指山原始森林等地采集土壤样品51份,用平板稀释法对海泥和土壤样品进行分离;以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为靶标线虫,采用24孔细胞培养板液体线虫法进行初筛和复筛;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对复筛出的活性菌株进行鉴定;菌株发酵液经溶媒萃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 20凝胶过滤和制备薄层板层析,采用活性跟踪法从中分离纯化杀线虫活性化合物;化合物经光谱及波谱分析和文献对照,进行结构鉴定。从60份样品中分离得到356株菌落形态有差异的放线菌。初筛得到16株对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在80%以上的菌株,复筛获得3株线虫校正死亡率在95%以上的菌株,其中分离自海泥样品中的菌株HA10002抗线虫活性最强,发酵原液的校正死亡率达100%。HA10002经鉴定为白浅灰链霉菌,从其发酵液中分离获得2个活性化合物,其中A26 3为Nocardamine,A22 1的结构正在进一步鉴定中。上述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放线菌HA10002能合成2种以上杀根结线虫的活性代谢产物,是一株遗传稳定且具有开发潜力的活性菌株。  相似文献   
56.
论述了加入WTO对中国食品辐照的影响 ,分析了河南省食品辐照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河南省食品辐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7.
陆地棉种子物理性状的发育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子弘  卢正中  朱军 《棉花学报》2001,13(6):323-329
应用包含基因型×环境互作的二倍体种子遗传模型及非条件和条件的分析方法对子指、仁指、种仁率及种子容重的双列杂交两年数据进行发育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4个性状在各个时期均存在显著的直接、细胞质和母体方差 ,并以母体方差较大。条件遗传分析发现 ,在某些无法检测到非条件遗传方差的时期存在显著水平的条件方差。同一性状不同时期的相关分析表明 ,子指、仁指和种仁率在大部分时期存在显著的母体加性和母体显性相关。但种子容重各个发育阶段之间的母体相关系数几乎均为零。成对性状之间的相关研究表明 :种子容重和其它三个性状之间的大部分相关系数不显著 ;各成对性状在各时期存在显著的母体加性相关 ;性状间的相关程度及相关性质随着发育进程的改变而呈动态变化 ;性状最终时刻的相关表现无法完全体现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8.
朱军 《山西林业》2005,(2):16-17
由山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山西省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山西省野生动物摄影大赛于3月30日圆满结束。此次活动共收到摄影作品332幅。经评委会初评、复评,共评选出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6名,入选作品80幅。4月10日,山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山西省摄影家协会联合在太原市动物园举行颁奖大会,原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庭栋等领导同志向获奖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这次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已经制作成展版在太原市动物园长期展出。山西省野生动物摄影大赛获奖名单一等奖:1.天鹅(组照)肖永平中共芮城县委通讯组2.猕猴(组照)李建光杨潞潞山西蟒…  相似文献   
59.
<正> 桑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是桑树叶部害虫。桑蓟马在我场一年发生10代,从早春到入冬前均为害桑叶。早春桑芽一开叶就以成虫,若虫为害桑叶,被害轻者,叶背出现零星褐色小点,降低叶质,影响桑叶生长。被害重者,叶背出现无数褐色小凹点斑,桑叶失水,中下部叶片提前硬化,中上部嫩叶卷缩,叶质低劣,不能养蚕。1988、1989两年我场625亩桑园中有500亩被害,特别严重的有390亩。据  相似文献   
60.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土壤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鹏  朱军  陈骏  姜霞 《贵州农业科学》2012,(2):95-97,101
为揭示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与土壤特性的关系,为该保护区或类似森林土壤资源的科学评价与管理,森林植被的恢复与更新提供参考依据和基础数据,对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内海拔高度基本相同的5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林下的土壤表层容重最小,孔隙度、持水量、初渗和稳渗速率表现最高,土壤平均有机质、氮素、磷素、速效钾的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最高。说明,该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较疏松、通气性能好,具有较高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土壤的肥力状况最好。丝栗栲-山矾林(Castanopsis fargesii-Symplocossumuntia)在土壤的理化性状方面综合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