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88篇
农学   110篇
基础科学   121篇
  109篇
综合类   772篇
农作物   125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405篇
园艺   15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用土钻法研究了西双版纳橡胶Hevea brasiensis林0~20cm土层中≤2mm细根的生物量和生长量,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橡胶林细根的分解,结果表明:0~10cm的细根生物量显著高于10~20cm的细根生物量(p<0.01);在0~20cm土层中,橡胶林活细根和死细根现存量分别为2 206 kg·hm~(-2)和345 kg·hm~(-2);活细根现存量的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1月份;死细根现存量的最大值出现在2月份,最小值出现在8月份;年分解量、年死亡量、年生长量和年周转率分别为213 kg·hm~(-2)、733 kg·hm~(-2)、1 801 kg·hm~(-2)和82%。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则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板栗幼树 ,探讨它们对幼龄板栗生长及结果的影响 ,从而为板栗的早期丰产提供化学调控的技术。表 1 处理设计处理号处理内容浓度1清水 (CK)2 GA310 0 ppm3GA32 0 0 ppm4 GA35 0 0 ppm5 PP33310 0 0 ppm6 PP3332 0 0 0 ppm7PP33330 0 0 ppm8B910 0 0 ppm9B92 0 0 0 ppm10 B910 0 0 ppm+0 .5 %尿素 +0 .3KH2 PO411B92 0 0 0 ppm+0 .5 % +0 .3% KH2 PO41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试验设在武汉市林果所板栗品种试验园 ,试验品种为中迟栗 ,树龄 3年。采取每小区 2株 3次重复 ,共设 11个处理 (含对照处理 )。…  相似文献   
63.
两种原始兰科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金佛山兰 (Tangtsiniananchuanica)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野外个体数量极稀少 ,仅见于重庆南川金佛山及附近的稀疏马尾松林下 ,并且仅与其亲源种金兰 (Cephalantherafalcata)生长在一起。对比研究了生长在温室内的金佛山兰和金兰的多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 ,金佛山兰与金兰只在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及胞间CO2 浓度方面有显著差异。金佛山兰的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分别为 6.1 6(± 0 .4) μmol·m- 2 s- 1 、0 .47(± 0 .0 4) μmol·m- 2 s- 1 、2 .7(±0 .2 )mmol·m- 2 s- 1 、0 .1 1 4(± 0 .0 2 )mol·m- 2 s- 1 、2 0 6(± 2 9) μmol·mol- 1 、1 0 μmolphotons·m- 2 s- 1 、2 0 0μmolphotons·m- 2 s- 1 、9.6(± 0 .9) %、3 1 (± 0 2 )mmolCO2 ·mol- 1 H2 O ;金兰的各项值分别为 5 .8(±1 .1 ) μmol·m- 2 s- 1 、0 .45 (± 0 .0 6) μmol·m- 2 s- 1 、2 .6(± 0 .3 )mmol·m- 2 s- 1 、0 .1 0 1 (± 0 .0 3 )mol·m- 2 s- 1 、1 73 (± 5 1 ) μmol·mol- 1 、1 0 μmolphotons·m- 2 s- 1 、2 0 0 μmolphotons·m- 2 s- 1 、9.1 (± 1 .1 ) %、2 .7(± 0 .7)mmolCO2 ·mol- 1 H2 O。在温室内晴  相似文献   
64.
中亚热带2种原始兰科植物对变化光环境的响应与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佛山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个体数极少 ,仅见于南川金佛山及附近的稀疏马尾松林下 ,并只与其亲缘种金兰生长在一起。在温室内 ,模拟研究了金佛山兰和金兰对不同强度变化光环境的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 :①在强光下利用便携式光合仪长时间观测植物的光合速率时 ,由于温度的影响 ,应使用温控系统才能获得更准确结果。②对于PAR 80 0到 2 0 0 μmolphotons·m- 2 s- 1 之间任何强度的光照变化 ,金佛山兰和金兰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 浓度、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均保持相对稳定 ,表现出对大幅度变化光环境较好的适应性 ;对于逐渐遮荫至 10 0 μmolphotons·m- 2 s- 1 左右 ,金佛山兰和金兰均以降低水分利用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适应变化的光环境。③不同强度的间断遮荫对二者光合速率等的影响程度不同。 2种原始兰花的净光合速率随间断遮荫均先迅速降至最低 ,然后逐渐回升 ,在恢复光照后 ,金兰比金佛山兰能更快地恢复光合作用 ;蒸腾速率随间断遮荫迅速降低 ,恢复光照后 ,大多能迅速恢复至遮荫前水平。恢复光照后 ,二者的气孔导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间断遮荫能导致二者胞间CO2 浓度升高约 2 0 %以上 ,恢复光照后 ,大多能迅速恢复到原有水平。所有这些 ,都反映了金佛山兰和金兰对所在地区变化光  相似文献   
65.
<正>生草栽培是在果园行间播种豆科或禾本科植物,并定期刈割,用割下的茎杆覆盖树盘,让其自然腐烂分解,从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果园小气候的栽培模式。通过这一栽培模式的全面普及,不仅可以改善果园的土壤肥力状况和环境状况,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生态大环境。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生草栽培模式,至今已全面普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生草栽培,但是,这一栽培模式并没有得到推广和普及,作为生态大环境的一部分,果园小环境不改善,生态大环境不可能改善。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普及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6.
马文清 《北京农业》2012,(24):184-187
自2005年正式开始密集烤房的研发及推广应用以来,公认了密集烤房有装烟量大、减工降本、节能降耗等独特的优势,最近几年密集烤房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国烟办[2009]418号《密集烤房技术标准》的实行,确立了密集烘烤在我国烟叶烘烤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到2011年,全国建造密集烤房总量达到70万座以上,其中烤房群和烘烤工场3万多处,承担烤烟面积约93.3万公顷.虽然,密集烤房的推广应用,很快在全国各个烟区得到了普遍认可,产生了一大批烘烤工场.但是,密集烤房的集约化烘烤管理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67.
利用剩余法将木薯生产波动与长期趋势相分离,对中国48年来木薯生产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计算中国木薯产量及木薯产量短期波动系数。结果表明:我国木薯生产波动幅度较大,整体上属于短期波动和古典波动,生产易出现大起大落的状况。  相似文献   
68.
[目的]本研究旨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识别木霉(Trichoderma guizhouense) NJAU 4742(NJAU 4742)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探究lncRNA在重寄生过程中可能参与的调控作用。[方法]用链特异性RNA-seq技术,对重寄生过程中与病原菌互作接触前、后以及独立培养的木霉菌进行转录组测序;构建生物信息学流程,识别lncRNA并用RSEM和DESeq2软件分析lncRNA在重寄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对lncRNA的靶标预测和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探索lncRNA在重寄生过程中可能参与的调控作用。[结果]在木霉NJAU 4742中识别了1 676个lncRNA,其中包含1 049个基因间型lncRNA,590个反义型lncRNA,32个正义型lncRNA以及5个内含子型lncRNA。与编码基因相比,lncRNA的外显子数量偏少,序列长度偏短,表达量偏低,在基因组上的跨度偏短。靶标预测结果显示:1 496个lncRNA能够靶向2 269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1 492个lncRNA以顺式作用形式靶向2 262个编码基因,4个lncRNA以反式作用形式靶向7个编码基因。GO功能分类结果显示:代谢过程(metabolic process)、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和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是lncRNA靶标分布数量较多的3个类别。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转运与分解代谢(transport and catabolism)和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sm)是lncRNA靶标分布数量较多的3类通路。进一步分析发现:147个lncRNA靶向编码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和蛋白酶的基因以及次生代谢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其中30个lncRNA在重寄生过程中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有10个lncRNA的表达和靶标基因显著相关。[结论]木霉在NJAU 4742中存在长链非编码RNA,部分成员参与对病原菌重寄生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69.
甘蔗花生间作对红壤有效磷、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甘蔗单作、花生单作和甘蔗/花生间作3个种植模式,探讨甘蔗/花生间作对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pH值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单作处理相比,甘蔗/花生间作能显著提高作物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却降低了根际土壤pH值。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甘蔗和花生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根际pH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在红壤上甘蔗/花生间作根际土壤的酸化是促进土壤磷有效性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0.
囤玉3318是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用自选系J9078作母本、自选系J12Q008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并于2018年通过山西省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广适、活秆成熟等特点。适宜在山西省南部复播区种植,适宜密度4 500~4 800株/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