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0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桉树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桉树转基因研究中,愈伤组织再生、体胚再生、原生质体再生等的再生体系的建立,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转移法等转基因主要方法以及转化植株筛选及检测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桉树转基因育种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进行栽培无性系的再生技术、转化技术及转基因育种的完善,多种外源目的基因的转化,加强对外源基因表达的时空调控以及建立转基因桉树安全评价系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棕榈藤栽培区区划初探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依据华南和西南11个省(区)有棕榈藤天然分布的区域确定区划范围,选择与棕榈藤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密切相关的6个气象指标共60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应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气候预分区。在此基础上,根据棕榈藤综合成果和生产初中经验,以黄藤、白藤、单叶省藤和异株藤等具有发展潜力的藤种及其适生条件作为主要区划依据,进行栽培区区划,将我国宜藤区划分为四个栽培区,即最适栽培区、适宜栽培区、次适宜栽培区和  相似文献   
14.
棕榈藤物种的收集和引种驯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共收集/引种棕榈藤3属48种6变种,保存36种5变种,其中省藤属30种5变种,黄藤属5种,钩叶藤属1种,保存率为75.9%。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国内藤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而引自国外的藤种,只有异株藤,长咀黄藤,马尼拉藤和西加省藤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它藤种均难地忍受低温或干旱条件;根据苗期的生长速率,可将苗木归成3种类型:即速生型,次速生型和慢生型,依藤种的开花结实过程和特点,可将藤种划  相似文献   
15.
观赏百合组培苗移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介质、不同大小百合种球、不同移植季节及不同晾干时间对百合移植成活率、根系生长及叶、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试验介质中百合移植的最佳介质是100%珍珠岩或50%珍珠岩+50%泥炭土,百合种球适宜直径为≥0.5cm,合适季节为春、秋季,晾干2.3d的百合种球的成活率仍可达80%以上,如果介质、种球大小、移植季节合适,百合组培苗不经过炼苗也可达到90%以上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柚木嫩枝扦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柚木组培苗田间扦插扩繁的主要技术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萌条数量有显著差异,高的达14.8 条/月,低的5.5 条/月,平均9.1 条/月;从0.05~2.00 mg/L,随着IBA浓度的提高,生根率、根条数、总根长等生根指标均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综合考虑各种生根指标,以IBA0.05 mg/L为最佳生根激素处理;扦插介质对柚木插穗生根有显著的影响,以泥炭土 黄心土按1∶1混合为最佳扦插介质;不同无性系的扦插成活率不同,从56.7%至90.0%,变动幅度大;随扦插季节变化,生根率和成活率均呈现有规律的变化,5~6月份的生根率中等,7~8月最高,9~10月份迅速下降,成活率随季节的变化也是两头低、中间高,6~8月的成活率最高,大于93%;综合考虑生根率、成活率和苗木生长期,5~8月份为柚木适宜的嫩枝扦插季节.  相似文献   
17.
马占相思优树组培早期增殖速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30个马占相思优树无性系进行组培增殖、生根技术研究 ,观察 1  2a月增殖率、生根率指标 ,揭示不同无性系早期增殖速率的差异 ,研究表明 30个无性系可分为快、中、慢 3种增殖类型 ,快增殖类型无性系经过 9代 (13  15个月 )培养达到较高增殖率 (2 18倍·月- 1) ,具备较好的生根性能(91 0 % ) ,中、慢增殖类型无性系需 12  15代 (18  2 2个月 )培养才达到较高增殖率、生根率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大量元素含量对我国主要栽培藤种黄藤、短叶省藤和单叶省藤组培增殖的影响,确定了各大量元素的适宜范围.以优化的配方进行多次继代培养后,抽取离体芽和培养基进行大量元素含量测定,评价配方的好坏和确定多次继代使用是否需要变换配方  相似文献   
19.
以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组培苗为试材,选用黄心土、泥炭土、蛭石为移植基质,研究不同的基质配比对降香黄檀组培苗成活及生长生理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降香黄檀组培苗移植基质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降香黄檀组培苗的成活率、株高、地茎、苗鲜重、苗干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及根系活力均存在极显著性或显著性差异。泥炭土不仅对降香黄檀组培苗的生长和生理状态有良好的正向作用,而且能促进根瘤菌的形成。蛭石和泥炭土都能显著提高降香黄檀组培苗的移植成活率,基质为V黄心土∶V蛭石=2∶1处理的组培苗成活率最高,达到93.09%;其次是基质V黄心土∶V泥炭土=2∶1的处理,成活率为85.14%;基质为100%黄心土处理成活率最低,为62.23%。在已成活的降香黄檀组培苗中,基质为V黄心土∶V泥炭土=2∶1处理的组培苗的各项生长及生理指标都最优。说明V黄心土∶V泥炭土=2∶1的基质配比最适合用于降香黄檀组培苗的移植。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二十多年来竹子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其发展特点,总结并探讨了研究规律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指出了外植体选择、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情况,为今后竹子组织培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