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3篇
  4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燕麦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辉  李蕾  马海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681-10683
[目的]优化燕麦分离蛋白提取工艺。[方法]以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提供的燕麦为试材,采用国标中经典方法测定粉状燕麦的成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粉状燕麦进行脱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碱提酸沉法制取燕麦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燕麦的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分别为4.99%、1.93%、8.38%、12.21%和50.2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燕麦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液料比为9,浸提pH值为10,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90min;在该条件下燕麦分离蛋白提取率达60.37%。用SDS—PAGE法测定的燕麦蛋白的分子量范围在20~43kDa。[结论]用该工艺提取燕麦分离蛋白简便、准确且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32.
苹果根系生理和叶片光合对地面不同覆盖物的差异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苹果根系和叶片对地面覆盖稻草苫等材料的差异性反应,为果园地面合理覆盖提供依据。【方法】于春季将稻草苫、农用地毯、园艺地布和透明塑料膜覆盖在3年生‘红星’苹果树地面,以清耕为对照,于翌年仲春、夏末、中秋和初冬调查根系活力、根系一氧化氮(NO)生成速率、根系硝酸还原酶(NR)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Pn)等生理参数的变化,在秋冬季分析植株生长量及根系构型等。【结果】苹果根系活力、根系NO生成速率和叶片Pn等生理变化对4种覆盖物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季,4种覆盖物均提高了根系活力、根系NR和NOS活性及NO生成速率,其中透明塑料膜和农用地毯的效果更显著;夏季,稻草苫和农用地毯覆盖显著提高上述所测根系生理参数值,而透明塑料膜使这些参数值显著降低;秋季,4种覆盖均显著提高根系NR和NOS活性;初冬,稻草苫、农用地毯和园艺地布覆盖均显著提高所测根系生理参数值。除了春季,4种覆盖物对根系生理参数的提高,均以稻草苫的效果最显著。4种覆盖物均降低根系生理参数的变异性,其中,农用地毯覆盖下各参数变异最小,透明塑料膜覆盖下变异最大。4种覆盖物均显著提高夏末、中秋和初冬的叶片Pn及秋季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大初冬根系表面积、直径、总长度、体积和根系分形维数,促进新梢生长和干径增粗,稻草苫和农用地毯的效果更显著。稻草苫改善根系生理特性和根系形态构型,提高夏秋季叶片Pn及促进植株生长的效果最突出;农用地毯对根系分形维数的提高与稻草苫相近且高于园艺地布和透明塑料膜,对根系生理变化的稳定作用最突出;园艺地布对夏秋季叶片Pn的提高作用仅次于稻草苫,对根系生理参数的稳定效果不及农用地毯;透明塑料膜在夏末和中秋季节降低根系活力,对秋季叶片WUE的提高及对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小,对根系生理变化的稳定作用也最小。【结论】从改善苹果根系活力和根系构型、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植株生长及稳定根系生理变化的综合效果看,稻草苫的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3.
以郑农花12号为试材,研究多效唑对地膜覆盖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以控制茎枝生长,使植株矮壮,防止倒伏,使花生在产量构成指标方面发生明显变化,促进花生荚果发育,提高饱果率和果重,继而实现花生增产。花生喷施多效唑的最佳用量为200 mg/L,增产效果达16.11%。  相似文献   
34.
石油污染土壤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西北油田区石油污染土壤现状及其危害,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治理土壤石油污染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措施,探讨了我国西北脆弱生态区开展油田区土壤石油污染物降解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35.
巴音温都尔沙漠的治理关乎整个河套平原的生态安全,然而,由于降水少,植被盖度低,导致其治理难度大。聚乳酸纤维沙障具有便于移动、使用寿命长、可生物降解无污染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将聚乳酸纤维沙障应用于巴音温都尔沙漠封禁保护区,并对其影响下植被的盖度、生物量及土壤的水分含量等指标进行为期4 a的监测。结果表明:(1)自沙障布设的第2 a起,沙障内的植被盖度和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P<0.05);(2)沙障内的植被地上生物量自沙障布设的第2 a起便开始显著增加,而地下生物量自沙障布设的第4 a起才显著增加(P<0.05)。总体来看,聚乳酸纤维沙障可通过提高土壤含水量来促进植被生长,可作为生物固沙难以实施区域的固沙措施,但其效果还有待更长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6.
<正>近年来,随着中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制约我国养猪业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优秀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给养猪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猪发生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主要表现形式以及防控措施进行简要阐释。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指猪群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其他致病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繁殖异常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后备猪发情不正常;断奶后发情间隔  相似文献   
37.
【目的】为指导农户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精准施用药肥,基于开源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框架设计并实现水稻药肥精准施用大数据平台。【方法】通过调研分析整理了平台需求,设计了平台功能和体系架构。首先搭建了大数据平台软硬件环境以满足海量数据的存储(HDFS)与计算(Spark),然后整合与水稻施肥施药相关的多源异构数据,开展对大数据的应用探索,主要包括建立水稻施药施肥专家知识库,开发平台核心功能。【结果】水稻药肥精准施用大数据平台集纳创新区域特色抗性和药肥高效利用水稻品种及高效栽培措施、药肥减施增效、精准轻简施用技术,科学布局示范辐射稻区,集成药肥减施综合技术模式,发挥新媒体+大数据引领作用、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支撑作用,构建网络化多元推广示范平台,规模化示范推广,有效降低药肥用量,减少稻田面源污染,保障食品安全。经过功能测试与压力测试,平台能正常稳定运行。【结论】针对水稻药肥精准施用的应用场景,大数据技术在整合、存储、处理、应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结合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可将其推向实际应用,然平台投入使用时间尚短,需不断累积数据以丰富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38.
39.
VR技术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新兴信息集成技术。在总结VR技术3个发展阶段以及构想性、交互性和沉浸性等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VR技术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运用的5个方面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为例,综合分析了VR技术在该课程内容、学习情境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绘制出了"IES沉浸式课堂软件系统"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VR技术运用图,提出现场实践教学要与VR教学实验结合、加强教师队伍的VR技术培训等提升VR技术教学效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
废弃果树枝条富含有机碳,本试验将苹果废枝改性后与化肥配合施于苹果幼树根区,结果表明:土壤施入1%的改性苹果废枝及其与适量化肥配施,都明显提高中度干旱时的土壤保水性,增加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细菌与放线菌相对于真菌的比例,提高土壤中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使根系总长度、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根尖数和根系分形维数明显增大;改性苹果废枝与化肥配施效果最显著,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分别提高249.03%、249.31%和248.78%,土壤蔗糖酶、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33.05%、23.70%和49.86%,根系总长度、表面积、体积和根尖数分别提高51.75%、46.71%、41.84%和99.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