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3篇
  4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曹辉  廖秋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31-16432,16563
简述了我国现今主要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现状。分析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132.
曹辉  廖秋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02-12803
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阐述了新农村住宅利用太阳能的必要性,介绍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得出太阳能在夏热冬冷农村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3.
李晓晨  李华  蔡勤  曹辉  黄英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1):119-122
为加速母牛胚胎的生产,实现性控制胚胎产业化和体外扩繁优质品种的奶业工程发展,本研究在体外受精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不断成熟和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对牛非性控IVF胚胎与常规人工受精体内胚胎移植的妊娠成功率及其两者出生后牛的性别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组妊娠成功率基本相同,且IVF胚胎出生的公牛比例高于体内胚;采用性控和非性控精液进行IVF试验,并对非性控IVF胚胎及性控IVF胚胎用牛Y染色体性别决定特异基因(SRY)核心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性别鉴定,结果显示,性控IVF胚胎的公牛比例显著低于普通IVF胚胎;此外,作者还比较了性控IVF与普通非性控IVF的囊胚发育率,结果显示两者并无显著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证明,体外扩繁优质良种母牛的奶业工程必须依靠性别控制体外授精技术来提高其效率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4.
以15个淀粉甘薯品种为试材,采用灰色关联法、DTOPSIS法对淀粉甘薯在郑州栽培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15个淀粉甘薯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均存在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在13.36%~92.01%,产量排名前三的品种为哈密、商薯19和徐薯37;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商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分枝数与商品率呈显著正相关,7个农艺性状对淀粉甘薯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商品率>茎直径>单株分枝数>干物质>叶面积>最长蔓长>单株结薯数。DTOPSIS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排序前3名与产量前3名排序一致,仅有4个甘薯品种排序有所变化,其余均与鲜薯产量排序一致。综上分析,DOTPSIS法可作为淀粉甘薯品种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筛选出哈密、商薯19和徐薯37可以作为新品种在郑州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5.
在非洲猪瘟成为常态化的背景下,疫苗的联合使用可有效优化、重构猪群的免疫程序,在保证防控重大疫病的前提下,减少猪群免疫负担和应激,降低免疫苗时感染非洲猪瘟的风险。为此,本研究用猪瘟E2亚单位疫苗和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在实验室进行混合,测试了其物理性状,并在田间进行了安全性、有效性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种疫苗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呈剂型与占比较大的疫苗剂型相同,黏度、通针性均优于猪瘟E2亚单位疫苗,在2~8℃保存7天后,疫苗均一、稳定,未见分层,离心后无水相析出;采用间隔免疫、同步分点注射、同步混合注射的方式免疫试验猪均未引起免疫副反应,同步混合注射的免疫效果优于其他试验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未见免疫干扰现象。本研究证实猪瘟E2亚单位疫苗和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可同步混合免疫,不仅安全有效,而且降低了猪群免疫负担和兽医免疫劳动强度,适合在临床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6.
盐胁迫对萱草生长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明盐胁迫对萱草生长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对重瓣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var.florepleno)、玫瑰红萱草(Hemerocallis.fulva var.rosea)、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和大花萱草(Hemerocallishybriaa)在NaCl质量分数分别为0.0%,0.2%,0.4%,0.6%,0.8%,1.0%的水溶液下的生长及相关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萱草材料在0.2%~0.6%的NaCl胁迫下,叶片伤害指数较小,根的生长只受到了轻微的抑制,胁迫后第20天,平均新根数≥3.67条;在0.8%~1.0%NaCl的胁迫下,叶片伤害指数较大,根系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并且还表现出了一定的基因型差异.以伤害指数和新根数量衡量萱草的耐受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重瓣大花萱草、大花萱草、黄花菜、玫瑰红萱草.2)在1.0%的盐(NaCl)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萱草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外渗率基本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与形态观察指标测定的伤害程度相吻合,即盐胁迫下的MDA含量、质膜外渗率的变化可作为萱草耐盐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37.
桉树工业原料林的投资经济效益与最佳经济轮伐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已有相关研究存在选取技术经济指标和利率随意性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效果评价动态分析法的净现值指标、内部收益率指标,对福建永安林业集团投资经营的巨尾桉工业原料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巨尾桉工业原料林最佳经济轮伐期为7年.7年主伐的巨尾桉工业原料林,净现值达到5 718.50元·hm-2,内部收益率达到18.09%,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还表明投资桉树工业原料林的风险较高,影响桉树工业原料林经济效益最敏感的因子为木材价格和采伐成本:木材价格下降10%,内部收益率降低31.09%;采伐成本增加10%,内部收益率下降14.93%.  相似文献   
138.
测定了15个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性状,并采用灰色关联法、DTOPSIS法对这些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测甘薯各性状均存在差异,变异系数在20.15%~76.98%。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薯叶面积与茎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单株分枝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最长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绿素SPAD与商品薯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茎直径与最长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单株结薯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最长蔓长与单株结薯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各农艺性状和光合性状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分枝数、茎直径、干物质率、商品薯率、最长蔓长、净光合速率、叶绿素SPAD、叶面积、单株结薯数。采用DTOPSIS法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排序前8名与甘薯产量前8名品种相同,前2名顺序互换。DOTPSIS法可以作为甘薯综合评价的方法,筛选出的哈密、普薯32、商薯19和济薯33适合在郑州市...  相似文献   
139.
为了研究噻虫胺、金龟子绿僵菌、辛硫磷、球孢白僵菌等药剂不同施用量(60、75、90 kg/hm2)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以甘薯‘烟薯25’为试材,在河南郑州和鹤壁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筛选适合的甘薯地下害虫药剂及施用量。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烟薯25’的防治效果在郑州和鹤壁效果相似,适合‘烟薯25’的化学药剂是0.5%噻虫胺90 kg/hm2,防治效果和商品率最高为86.67%和92.63%,鲜薯产量比对照最高增产14.95%;金龟子绿僵菌2亿/g施用量75 kg/hm2,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和商品率最高为77.85%和91.45%,鲜薯比对照增产最高为9.52%;球孢白僵菌150亿/g 75 kg/hm2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和商品率最高为78.03%和91.62%,鲜薯比对照增产最高为10.86%。化学药剂噻虫胺和生物药剂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对‘烟薯25’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适合在甘薯种植上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40.
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感染后会导致猪呼吸、消化等多系统炎症和免疫、繁殖系统障碍,引起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等。目前PCV3在国内外已逐渐呈现流行趋势,给生猪养殖产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PCV3发现、分离鉴定及流行情况,为该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