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6篇
  3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2017至2020年,在甘肃省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云杉人工林和苗圃,采集不同云杉树种的球果,分别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锈孢子器、锈孢子及其包被的形态特征,对病原进行初步鉴定,同时调查9种云杉上球果锈病发病率。结果表明:在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内5种常见云杉中,大果青杄Picea neoveitchii球果鳞片上未发现锈孢子器;沙滩苗圃13种云杉中,只有4种结果,东方云杉P. orientalis和黑云杉P. mariana球果鳞片上未发现锈孢子器,丽江云杉P. likiangensis和西藏云杉P. spinulosa感病;通过形态特征比对,初步确定6种云杉上球果锈病的病原均为杉李盖痂锈菌Thekopsora areolata。  相似文献   
12.
狭冠网蝽发生条件及营林措施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对狭冠网蝽虫情指数与林分海拔、坡向、林龄、密度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虫情指数的因子依次是密度、坡向、海拔、林龄。通过25%、35%两种间伐强度的林分虫情指数减退率与对照的比较试验表明,间伐后第1年差异不显著,第2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白龙江林区天牛科昆虫名录初报(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2003年在白龙江林管局所属的迭部、舟曲林区调查,采集到天牛科昆虫标本200余个,经鉴定有51种,其中1种为国内新记录,13种为甘肃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14.
已知迭部林区苗圃金龟子种类17种,隶属于2科,10属。构成严重为害的种类有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gracilicornis、粗绿彩丽金龟Mimela holosericea、大栗鳃金龟Melolontha hippocastani mongolica等。小云斑鳃金龟4年发生1代;粗绿彩丽金龟1年发生1代;大栗鳃金龟6年发生1代。苗木种类单一、定植时间长,导致圃地不能及时休闲轮作及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是造成害虫发生的主要原因。成虫出土羽化高峰期在苗圃地设置250W高压汞灯对其成虫进行诱杀,当年虫口密度下降52.63%,苗木受害率下降58.54%。  相似文献   
15.
以羊肚菌六妹菌株6611和梯棱菌株M2018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培养的方法,研究了11种碳源、7种氮源对2种菌株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的菌种制备、液体培养条件优化以及相关功能性保健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2种菌株的菌丝在供试的碳源、氮源中均能生长.其中菌株6611,在麦芽糖、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D-半乳糖、硝酸钠、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丝长势较好;在山梨醇、乳糖、D-半乳糖、淀粉、硝酸钠、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核形成较多且以近边缘分布的黄色、褐色小颗粒的形态居多.菌株M2018,在麦芽糖、淀粉、葡萄糖、乳糖、硝酸钠、磷酸氢二铵、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丝长势较好;在山梨醇、D-核糖、D-半乳糖、硝酸钠、磷酸氢二铵、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核形成较多且以分散分布、近边缘分布的黄色、褐色球状或块状的形态居多,在尿素培养基中无菌核形成.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叶蜂在白龙江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预蛹在林内枯枝落叶层中越冬。其幼虫8月上旬开始孵化,生活历期27 ̄35天。重要天敌有波姬蜂等。其为害阳坡重于阴坡。日本落叶松和红杉受害程度很轻,采用50%马拉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和2.5%功夫乳油防治幼虫效果达74 ̄94.3%。  相似文献   
17.
白龙江林区苗圃主要金龟子害虫种类21种,隶属于2科,12属。鳃金龟科占80.95%,丽金龟科占19.05%。地处白龙江上游的安子沟林场以小云斑鳃金龟、粗绿彩丽金龟、大栗鳃金龟、灰胸突鳃金龟为优势种;地处白龙江中游的沙滩林场以小云斑鳃金龟、粗绿彩丽金龟、大云斑鳃金龟、蓝边矛丽金龟、大栗鳃金龟、灰胸突鳃金龟为优势种。优势度指数均以7—8月最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南的干旱河谷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植被恢复/重建难度极大。概略介绍了干旱河谷气候、地质、土壤和植被特点,回顾和评述了植物个体、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等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结合植被恢复的现状,提出了干旱河谷植被生态学研究应关注植被演替及退化机制、从植物功能属性为视角了解生态学过程和推演植物在不同尺度的适应机制、自然灾害对植被的影响、经济植物的开发利用等几点期望。  相似文献   
19.
白龙江干旱河谷木本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地理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历年植物区系调查和补点采集,对白龙江流域干旱河谷地带木本植物区系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统计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干旱河谷地带木本植物计有59科、138属、269种、1亚种、26变种、2变型.组成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约有50余种.世界分布属、热带分布属和温带分布属分别占本区木本植物总属数的5.1%、31.3%和66.4%,植物区系整体具有明显的温带属性,在起源上也与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木本植物的个体和营养器官对干暖河谷生境具有多样化的适应形式,以落叶、植株矮化、减少叶面积、阻滞蒸散、枝叶刺化为主要适应途径.主要生长型为落叶阔叶小乔木和低矮落叶阔叶灌木,落叶树种占总种数的90.33%.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占总种数的57.99%,其次是微型叶和中型叶,分别占26.77%和10.78%.叶片质地多半为中生形态草质叶和以坚纸质叶和薄革质为主的旱生形态硬叶.很多种以叶片被毛或鳞片和枝叶刺化适应干旱生境.依据优势种原则将干旱河谷木本植物群落大致划分为38个群系,其中落叶阔叶灌丛有28个群系,是构成干旱河谷植被的主体,其次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半灌木灌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间伐处理后的林分与对照林分害虫种群趋势指数的比较表明:间伐后林内的害虫种群趋势指数小于对照区,影响种群趋势指数的主要组分因子为天敌捕食,其次为自然死亡和风雨致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