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林业   46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在掌握吉林森工集团以往工业原料林建设试点已有数据与森工集团百万亩工业原料林建设规划数据基础上。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入手,运用Leontief(1966)投入-产出分析法构建工业原料林经济效益模型,评估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经济效益,对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进行有针对性的静态经济效益分析、动态经济效益分析、敏感性经济效益分析,多角度考虑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经济效益。研究表明,此方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还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整地费和管理费来保障工业原料林建设高效完成。  相似文献   
42.
为探索解决国有林区的生存,发展问题,针对黑龙江省等一些国有林区提出以农养林,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的情况。论述了 养林,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工作产生的历史原因,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4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森林砍伐率与人均收入呈倒“U”型关系 ,即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前 ,森林砍伐率呈上升趋势。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砍伐率依然呈现出上升的势头 ,保住现有森林资源 ,就必须降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弧度 ,这一点对解决我国尖锐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在我国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的涵义,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的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补偿资金的筹措方式,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的建立及展望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5.
中国林产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是中国林产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转折期。针对现有宏观政策不够完善的现状,结合林产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对未来中国林产工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中国林产工业应该走一条"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并从林业政策体系、林产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配套体系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林产工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6.
一、对野生鸟类效益进行经济评价的意义所谓野生鸟类经济效益的评价,是指对野生鸟类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效益以货币为单位进行计量,换句话说,即要以恰当的货币值来表示野生鸟类的社会效益。目前,“野生鸟类是人类的朋友”这一思想已成为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高度重视对野生鸟类的保护工作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的、共同的行动。我国的“爱鸟周”活动也已进行了十个年头,并先后颁布了许多有关加强保护野生鸟类的法律、  相似文献   
47.
林业生态工程有别于一般工程项目,其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呈现灰色系统“信息不完全”的典型关系特征,对优化工程决策、强化工程管理和过程控制、改进工程绩效等形成严峻挑战。文中以我国天保工程为例,基于对投入产出体系灰色特征的理论解析,利用灰色系统的方法学工具分别构建天保工程投入产出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效益互动模型,得到了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验证资源经营变量在投入产出体系里的中介效应,探明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总体实现了对林业生态工程灰色投入产出系统的白化目标;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启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林下经济产品供应体系存在的问题,应用契约理论设计林下经济产品交易决策模式,构建从生产到销售的林下经济供应链,为做大做强林下经济产业提供对策参考。【方法】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1个销售商、多个生产者的二级林下经济产品供应链模型,通过构造市场需求函数,分别计算生产者(林区从事林下经济的职工、群众,简称生产者)和销售商(林区从事林下经济加工、销售的本阜、外阜企业,简称销售商)的期望利润,并对比分析不同交易决策模式下的生产者、销售者利润及系统效率。【结果】1)在分散决策模式下,生产者和销售商均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组成有利于自身的生产、销售体系,致使林下经济产品供销系统整体物流成本高、损耗大,销售市场产品价格高,消费者福利低。2)在集中决策的非共享契约模式下,当生产者全部加入供应链时,供应链整体可获得最大利润,供销系统的物流成本降低,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多产品;但随着提供产品数量增多,容易导致消费市场上产品价格下降,引起供应链内部采购价格变化,生产者利润得不到保障,生产者的违约自销意愿增加,供应链不稳定。3)在集中决策的共享契约模式下,通过签订共享契约能够保证单个消费者利润水平,减少生产者违约的可能性;但对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和违约行为不能监控,销售商利润易受损害。4)在基于惩罚机制的共享契约模式下,通过设定共享系数约束条件,并设立惩罚机制,可以在保证生产者利润的基础上约束生产者行为,保护销售商利润,实现供应链协调管理,从而达到最初设计目标。【结论】1)基于共享契约供应链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国有林区职工群众林下经济小农思想、家庭分散经营、抗风险能力弱的低端产业生产格局。2)签订满足约束条件的共享契约是保障林下经济生产者与销售商互利共赢的有效措施。3)完善细化共享契约能保障林下经济产品供应链协调发展。基于研究结果提出4点建议:第一,提高对林下经济产品供应链作用的认识,共同协力组建、管理供应链。第二,设计完善的林下经济产品供应链协调管理操作体系,充分发挥供应链作用。第三,建立政府保障机制,通过监督、管理促进供应链健康发展。第四,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避免垄断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4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国有林区职工生存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国有林区职工生存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找出职工生存状况的关键影响因素, 为改善国有林区职工生存状况、构建国有林区职工生存与发展激励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0.
发展国有林业和国有林区改革是中国林业改革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经之路,也是国有林区全面停伐及生态建设转型背景下寻求林区社会福利即民生福祉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文中通过构建国有林业改革与国有林区社会福利变迁的时间框架,以国有林业体制机制重大调整作为林区福利变迁的研究视角,提出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林区处于剩余型福利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8年处于采伐限额下的工业成就型福利阶段,1998-2014年处于生态建设转型中的制度型福利阶段,2014年至今处于全面深化改革下从制度型福利向发展型福利转变阶段;阐述了各个阶段林区不同福利类型的基本布局和给付特征。伴随国有林区改革深化,建议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林区社会支出与经济增长包容性并存的发展型福利给付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