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3篇
  20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托曲珠利抗柔嫩艾美耳球虫洛阳分离株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择72只无球虫感染的13日龄海兰褐公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20mg/kg、40mg/kg、80mg/kg托曲珠利、1g/kg磺胺喹啉钠至试验结束,并设置感染不用药组和不感染不用药组,共6组。除不感染不用药组外,均于试验开始后24h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洛阳分离株),8天后试验结果表明,按20mg/kg、40mg/kg、80mg/kg的托曲珠利拌料给药,抗球虫指数(ACI)分别达到167.58、185.48和183.26,料肉比相对感染不给药组降低36.00%、39.00%和45.08%,效果理想,该试验为洛阳地区临床使用托曲珠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高粱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化学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以红樱子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育苗盘发芽方法研究甲基磺酸乙酯(EMS)不同浓度及诱变处理时间对红樱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MS浓度增加,红樱子高粱种子出苗率逐渐下降,处理时间为16小时,EMS浓度为0.4%时是红樱子高粱诱变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土著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与作物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提高作物对土壤磷的利用效率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磷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在大田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AM真菌对玉米根系的侵染及磷吸收作用,为揭示集约化玉米高效获取磷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田作物玉米的两种种植密度(5104 plants/hm2和9104 plants/hm2)体系为研究对象,在田间原位埋设PVC管装置,通过测定菌丝生长室中的菌丝密度和有效磷耗竭来确定不同种植密度体系条件下AM真菌对玉米磷吸收的作用。【结果】相对于低密度种植群体,高密度群体显著降低了玉米拔节期土壤有效磷的耗竭量,同时增加了玉米地上部的磷含量,即磷吸收效率,增幅达20%; 在玉米拔节期,增加种植密度使根际的根外菌丝生物量(菌丝密度)降低了4%,而非根际土壤中的根外菌丝生物量(菌丝密度)增加了37%; 高密度玉米种植密度群体中AM真菌的根外菌丝对土壤有效磷耗竭的贡献增加了22%。【结论】集约化玉米生产中土著AM真菌依然帮助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有效磷; 高密度体系下玉米对磷的吸收更加依赖于AM真菌。高密度种植增加AM真菌对玉米的侵染、 根外菌丝量和对土壤有效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低温胁迫对不同品种玉米苗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盆栽试验研究了低温对不同玉米品种(农大364,先玉335)苗期根系发生发育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玉米苗期根表面积、根体积、轴根长都明显低于常温处理。不同品种玉米总根长和侧根长对温度的反应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低温对农大364侧根生长明显促进作用,而对先玉335侧根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温胁迫减弱了玉米根系的生长,同时对地上部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根冠比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吉林省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颗粒组成和速效养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水土保持措施下,生态修复措施是短时期内吉林省东部低山丘陵区进行土壤肥力恢复较好的措施。各措施粘粒含量均低于裸地;0-20cm土壤粘粒含量普遍低于20-40cm土壤粘粒含量,20-40cm土壤砂粒含量低于0-20cm土壤砂粒含量。各措施0~20 cm土层的速效养分含量总体上高于20~40 cm土层。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氮素养分的修复效果要好于P、K。速效P与20-40cm的粘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均无显著相关性。为遏制黑土退化的趋势和保障生态安全,应结合当前国家需求,在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同时积极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进行土壤培肥。  相似文献   
16.
宁夏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灾害风险理论及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收集宁夏暴雨、灾情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地理信息及遥感数据,综合考虑在形成宁夏暴雨洪涝灾害过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及当地的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构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的框架、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对宁夏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并借助GIS技术进行等级划分和专家讨论,形成宁夏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成果。由研究成果得出了经济较发达的整个宁夏平原都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以上风险区等诸多结论,为本地区灾害规划与预案制定、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曹宁  郭德俊  徐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26-20527,20530
岩溶环境生态脆弱,影响了植(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妨碍了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做好岩溶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该地区的植被恢复,这就需要选择岩溶环境适生植物,建立起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的岩溶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系统能迅速地朝良性方向发展。而为了在众多植物种群中筛选出具有岩溶环境适生特性的品种,就需要首先对岩溶环境适生植物的生理特性诸如叶绿素荧光特性、碳酸酐酶活性、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作深入的研究,进而为建群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玉米光能利用率和产量对密度、施氮量及其互作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合理密植和施肥是提高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我们研究了半湿润雨养黑土农业区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挖掘东北玉米产量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方法】  于2017—2019年以郑单958 (ZD958)为供试品种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种植密度为主区,分别为4.5×104株/hm2 (M4.5)、6.0 ×104株/hm2 (M6.0)、7.5 ×104株/hm2 (M7.5)和9.0 ×104株/hm2 (M9.0),施氮量为裂区,分别为N 120 kg/hm2 (N120)、180 kg/hm2 (N180)和240 kg/hm2 (N240),各处理均设3次重复。分析了玉米光能利用率(LUE),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籽粒产量、净光合速率(Pn)和叶面积指数(LAI)等指标。  【结果】  年度间玉米产量、干物质量、LAI、净光合速率(Pn)和光能利用率(LUE)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017、2018、2019年玉米的光能利用率(LUE)平均分别为1.58%、1.99%和2.20%。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干物质量、LAI、光合速率(Pn)和LUE的影响均显著(P<0.05),在密度M7.5处理下,LUE和平均产量最高(2.07%和12219 kg/hm2),在光合辐射较低年份(如2019年)可通过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LUE)和产量。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量和LAI有显著影响(P<0.05),LUE在N180处理下最高,平均为2.0%。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玉米产量、干物质量、LAI、光合速率(Pn)无显著影响,但对LUE影响显著,以M7.5+N240处理LUE平均值最高(2.16%),且密度对光能利用率(LUE)的影响(9.93%)大于施氮量的影响(6.01%)。  【结论】  在半湿润雨养黑土农业区,密度、密度与施氮量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密度的影响大于施氮量。适当增密(7.5×104株/hm2)和合理施氮量(N 180~240 kg/hm2)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宁夏霜冻致灾因子指标特征及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宁夏23个气象站1981-2010年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借助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从气候致灾的角度,对宁夏霜冻发生范围、频率、强度及致灾因子危险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a来宁夏霜冻发生范围呈缩小趋势,且轻霜冻发生范围明显大于中霜冻和重霜冻;轻霜冻发生频率普遍较大,各地差异不明显,中霜冻和重霜冻发生频率小且空间差异明显;霜冻发生强度区域性明显,其中,轻霜冻和中霜冻强度指数呈中北部偏小、南部和北部偏大的趋势,重霜冻强度指数普遍偏小;宁夏霜冻致灾因子危险性南部普遍高于中北部,其中,隆德、兴仁等地是霜冻致灾因子危险性较高的区域,中北部大部地区处于低或次低危险区。研究结果作为霜冻风险研究的基础,可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吉林省低山丘陵区吉兴小流域不同水土保持措施0~20 cm和20~40 cm土壤机械组成和速效养分的测定,研究了通过对吉林省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颗粒组成和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水土保持措施下,生态修复措施是短时期内吉林省东部低山丘陵区进行土壤肥力恢复较好的措施.各措施粘粒含量均低于裸地;0~20 cm土壤粘粒含量普遍低于20~40 cm土壤粘粒含量,20~40 cm土壤砂粒含量低于0~20 cm土壤砂粒含量.各措施0~20 cm土层的速效养分含量总体上高于20~40 cm土层.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氮素养分的修复效果要好于P、K.速效P与20~40 cm的粘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均无显著相关性.为遏制黑土区土壤退化的趋势和保障生态安全,应结合当前国家需求,在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同时积极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等资源进行土壤培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