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如何建成符合自身实际和具有显著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探索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2.
桂花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在描述桂花观赏价值的基础上,提出桂花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与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43.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课堂教学则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好坏,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针对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病理性症状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诊治对策。  相似文献   
44.
虎头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受金 《北方园艺》2007,(3):167-169
以虎头兰茎尖、茎段和叶为外植体,结果表明:适宜的原球茎诱导培养基:KC十5rag/LBA+0.5(或1.0)mg/LNAA+0.5%~1%蔗糖i增殖培养基:KC+5mg/LBA+0.1(或0.5)mg/LNAA+0.2%蛋白胨;分化及育苗培养基:KC+0.1mg/LNAA+10%香蕉匀汗+0.1%活性炭。BA在原球茎的产生、增殖分化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5.
本文提出了林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林不爱林、不从事林;林业人才培养 与产业需求不对接,对口就业率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能有效保障人才培养 质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削枝强干”,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强化 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嫁接整合”,将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和林场资源合理配置,搭建资源平台。构 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生产实践+创业实践”四阶段实践教学体系;创建本科教育“五个一工程”,把创新创业教 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6.
长沙地区落叶植物的造景特点是植物景观季相变化明显;景观群落层次丰富;以常绿植物为主,落叶植物为辅;大型落叶乔木景观众多;色彩搭配丰富。指出长沙地区落叶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存在的不足:植物景观特色不明显,落叶观花灌木景观欠缺;落叶植物品种少,配置方式单调;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的定位不当;盲目移栽大树;文化内涵挖掘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7.
苔藓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受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51-5852
通过对苔藓植物习性和分布的描述,初步探讨了苔藓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观赏特性及其应用,讨论了苔藓植物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藤稔葡萄促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吲哚丁酸、萘乙酸、2.4-D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藤稔葡萄插条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激素、不同含量的激素对藤稔葡萄插条根系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150mg/L的萘乙酸和50mg/L、100mg/L的吲哚丁酸处理催根效果较好,插条生根率分别为75%、69%和71%。  相似文献   
49.
秋色叶树种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秋色叶树种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观赏树种之一,我国秋色叶树木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秋色叶树木资源对我国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分析了秋色叶树种内涵,主要树种的性状、特征、观赏价值及在我国自然秋色景观中的应用等,初步探讨了它们在城市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方式与应用前景,提出了秋色叶树种选择应用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以鹿角杜鹃、溪畔杜鹃及羊踯躅3种杜鹃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培养箱模拟高温胁迫,研究不同高温胁迫(昼14 h/夜10 h,对照25℃/21℃,轻度胁迫32℃/25℃,中度胁迫38℃/28℃,重度胁迫42℃/31℃)对3种杜鹃的株高、地径、叶片相对含水量、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抗热能力更强的杜鹃品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程度的加强,3种杜鹃生长指标中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及总生物量均显著减少,根冠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种杜鹃叶片的SOD活性呈现逐渐增加或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出逐渐增加或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整体为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