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74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35篇
  44篇
综合类   299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59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通过沙棘良种基地建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以及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裸地不同设施嫩枝扦插育苗和苗木繁育率技术试验,探索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棘良种低成本、快速繁育技术,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为主体,配套土壤消毒、病虫害防治、抗旱增肥、反季节扩繁等为特征的配套快速繁育技术,在一年的时间内塑料大棚苗木数量翻一番,日光温室苗木数量翻两番。  相似文献   
142.
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莉景  栗秋生  王连生  李聪聪  孔令晓 《玉米科学》2013,21(1):125-127, 133
采用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对2009~ 2010年采自河北省的120份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组成及毒性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5个生理小种致病类型,即0、1、3、N、12、13、1N、23、2N、3N、123、12N、13N、23N和123N,其中,0号和1号生理小种为优势小种,分别占总分离数的24.2%和20.8%;其次为1N和N号生理小种,分别占总分离数的10.0%和9.2%.春玉米区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结构较复杂,出现多个生理小种类型,夏玉米区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结构相对较简单.将各菌株进行毒性分析发现,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对Htl和HtN基因的毒性较高,毒性频率分别为57.5%和37.5%;对Ht2和Ht3基因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43.
李偲  韩璞景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501-3504
运用变异系数、旅游经济区位熵、旅游资源丰度等方法探讨新疆15个地州市2001~2010年的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波动较大,各地州市旅游资源禀赋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伊犁州直属县市、吐鲁番地区、克拉玛依、和田地区等地旅游资源丰度指数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保持正相关,昌吉州、阿克苏地区、乌鲁木齐等地出现错位。  相似文献   
144.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马铃薯的种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培育出更加优质的马铃薯品种,提高马铃薯产量。本文分析了马铃薯育种现状,指出育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145.
莜麦秸秆作为牲畜优良的饲草,在植株完全抽穗后留茬刈割,获得青饲供牲畜食用,同时,基部分生组织出现二次分蘖并再生成苗,形成新的植株,后期通过生长发育能否正常成熟,获得有效成熟籽粒,从而提高莜麦的二次利用价值。根据不同刈割期、不同密度,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处理在完全抽穗初期及灌浆期留茬刈割,通过观察研究不同刈割期后期二茬苗生长发育及成熟情况,调查生物量与产量,进行统计分析和效益比较。莜麦刈割后获得较多的青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在夏季养殖中缺乏饲草的问题,完全抽穗初期刈割后再生苗成株迅速,生长发育较快,能够获得健全的籽粒,但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及籽粒产量明显低于对照;灌浆期刈割后虽然生长成正常植株,但由于后期气温逐渐降低直至出现霜冻,未能成熟。莜麦留茬刈割后生物量和产值较高,在农牧交错带具有推广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播收两茬”概念,有望成为莜麦栽培新模式或产粮产草创收增值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6.
为了探明不同新型磷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遴选适合黄瓜的最优新型磷肥品种,为土壤-黄瓜-新型磷肥匹配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不同新型磷肥进行田间栽培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以黄瓜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不施磷肥(CK)、普通磷酸二铵(DAP)、控失活化磷酸二铵(LC-DAP)和聚磷酸铵(APP)。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不同新型磷肥对黄瓜品质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基于室内培养试验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解析新型磷肥对磷有效性的化学增效机制。结果显示:与DAP处理相比,APP处理中黄瓜产量增加18.5%,黄瓜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33.5%和16.7%,硝酸盐含量降低了3.7%。相比DAP处理,LC-DAP与APP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和黄瓜植株磷素累积量(P < 0.05),磷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7%和10.9%,磷肥贡献率分别提高了13.6%和13.4%;磷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70.4%和172.9%;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8.3%和18.5%,除磷肥吸收利用率外,LC-DAP与APP处理差异不大,APP处理磷肥吸收利用率增幅最大。通过XRD、FT-IR、和XPS等技术得出APP处理残留物的H2PO4-形态磷酸盐含量占比最高,为36.54%,比DAP处理高出15.0%,这表明施用APP可减少难溶性磷酸盐产生。结果表明,与普通磷酸二铵相比,控失活化磷酸二铵和聚磷酸铵均可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及磷肥利用率,并可改善品质,其中以聚磷酸铵效果最佳。聚磷酸铵可更有效地减少磷肥固定,提高土壤可溶性正磷酸盐含量,从而保障磷肥持续供应。  相似文献   
147.
对塔额垦区6个团场的15个羊养殖场(户)采样并分离大肠杆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共分离76株大肠杆菌,临床药敏试验显示,67.1%的菌株对5~10种的抗菌药耐药,32.9%的菌株对10种以上的抗菌药物耐药,无完全耐药菌株,其中,164团分离株的耐药情况较严重,61.5%的菌株对10种以上的抗菌药物耐药,161、165、168与170的情况稍好。塔额垦区规模化养殖场中的羊源大肠杆菌对当前临床上允许使用的多种类型抗菌药物呈现一定程度的耐药,尤其是对临床中使用较多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耐药,这种耐药性的产生将对大肠杆菌病的抗菌药物治疗形成严重挑战,应选择性地使用抗菌药物,避免乱用、滥用抗菌药物,建议以流行菌株的耐药性为依据开展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8.
149.
呼伦贝尔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针对呼伦贝尔地区发展林下经济进行了探讨,对呼伦贝尔地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0.
两种壳聚糖对小鼠增重和免疫机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来源的碱性多糖,安全无毒,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作用。作者对壳聚糖促生长、增强动物免疫力的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试验阶段各组小鼠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1号与2号壳聚糖高剂量组的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极显著(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并显著高于其他各添加壳聚糖组(P<0.05);两种壳聚糖的中、高剂量组的吞噬指数、溶菌酶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1号与2号壳聚糖相比,对小鼠碳廓清指数影响的差异极显著(P<0.01),而对血清溶菌酶含量差异显著(P<0.05);壳聚糖对小鼠感染兔源大肠杆菌有保护作用,1号壳聚糖保护效果好于2号壳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