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81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27篇
  29篇
综合类   254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155篇
园艺   77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柳蝙蛾危害对水曲柳木材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同一立地条件柳蝙蛾危害的幼龄水曲柳,将其木材分4组:健康株、危害1a化学防治后愈合株、柳蝙蛾危害1a未防治株、危害3a以上的水曲柳。对危害部位进行解剖学、物理学实验,结果表明:柳蝙蛾对水曲柳木材的密度、硬度、胞壁率、年轮宽、纤维长度几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化学防治后1a密度这一指标恢复正常水曲柳的密度;年轮宽在被害后第三年才能恢复;对硬度的影响在以后的3a仍十分明显,纤维长度同硬度影响相近。  相似文献   
112.
喀斯特峰丛坡地灌木林地与梯田旱地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为明确喀斯特峰丛坡地土壤的入渗特性,该文测定了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不同土层的入渗过程,同时分析了影响入渗的因素,并用不同入渗模型对其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梯田旱地的入渗性能低于灌木林地,其平均入渗系数约是灌木林地的78.6%,尤其在土层30~60 cm的平均初渗率、稳渗率仅为灌木林地的4.3%和4.4%,存在明显的入渗隔层,其原因是梯田旱地本身的土壤黏粒含量充足,加上人为翻耕促使较细颗粒向下移动后堆积。(2)灌木林地土壤中的砂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孔隙度较大,不同土层间的性质差异较小,而梯田旱地0~30 cm与30~60 cm土层的土壤性质差异明显,表现为下层土壤容重大、土壤孔隙度小。两者入渗性能均与土壤容重、孔隙度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3)Horton模型对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的拟合效果较好(R20.9),且对梯田旱地表层和深层的拟合度比对灌木林地的拟合度更好。Kostiakov模型和Philip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差。该文为喀斯特土壤水分管理及土壤入渗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3.
通过2016年西瓜3个播种期种植试验,对西瓜关键生育期间气象条件分析,结合西瓜产量产值以及衡山县30年气候资料,得出了衡山县西瓜种植高产高效的种植时段为5月上旬—5月下旬,农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西瓜的播种种植,加强田间管理,获得西瓜的高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4.
以2个苦瓜品种(‘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为材料,研究4种不同光周期处理后的雌花节率、内源氧化酶类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适当短光照(8、10h)处理使苦瓜雌花节率、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CAT和SOD活性降低;长光照(14h)处理使苦瓜雌花节率、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CAT和SOD活性升高。综合分析表明在幼苗期‘如玉33号’8h光周期处理和‘如玉41号’10h光周期处理的促进雌花形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5.
为明确大豆食心虫性诱剂的最佳使用时期,于2014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农科院进行田间试验,分别在食心虫盛发期5 d前、盛发期、盛发期5 d后3个不同时间安放性诱芯。同时,结合释放螟黄赤眼蜂技术以研究其综合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时期处理中,以盛发期安放性诱芯同时释放赤眼蜂处理的虫英率、虫食率最低,防治效果效果最好,为52.81%。说明防治大豆食心虫的最佳适期为盛发期。最好措施为盛发期安放性信息素+释放赤眼蜂,且盛发期加放赤眼蜂的效果显著高于盛发期单纯性诱剂处理。可见性诱剂与释放赤眼蜂技术相结合,比单一方法具有更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6.
智能水位测控仪在节水灌溉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变频节能节水灌溉系统中对蓄水池水位测控的实际需要,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种水位测控的硬件及软件电路系统,实现了对蓄水池水位的准确测量与监控。该系统克服了数字式液位测控仪校正环节复杂、预置值温漂、控制方式单一的技术缺陷;屏除了其他智能测控仪表对传感器输入信号要求高、参数编辑过程复杂的应用弊端。性能检测与应用结果表明,该电路系统性能可靠,使用方便,性价比高,并在节水灌溉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7.
转基因741杨抗虫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用转基因741杨叶片连续饲养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以探讨转基因741杨对不同世代昆虫的影响及昆虫种群的持续效应.转基因741杨对连续两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抗虫性高于只第一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只第一代幼虫取食转基因741杨叶片而下一代取食CK的幼虫,其死亡率高于两代均取食CK的幼虫.另外,连续两代取食转基因741杨叶片的幼虫蜕皮指数、排粪量、化蛹率及羽化率都低于仅一代取食转基因741杨的幼虫,且二者均低于取食对照的幼虫.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的抗虫性具有持续性,可以影响到下一代幼虫的生长发育,使下一代幼虫的死亡率升高,生长发育减慢,降低下一代幼虫虫口密度,进而影响到未来种群的发生与发展,达到很好的抗虫效果.  相似文献   
118.
转双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抗虫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过6年田间栽植的转双抗虫基因(Bt cry1Ac和API)三倍体毛白杨部分系号再次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在杨树基因组中稳定存在。同时以成树转基因系号叶片对杨扇舟蛾(Lymantria disparL.)和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幼虫进行室内饲虫试验,并对幼虫致死率及树木生长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9个转基因系号,对两种昆虫均表现出抗虫性,分别有63.15%和31.58%的系号对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表现出高抗性(校正致死率超过80%),且不同系号对两种昆虫抗性大小是一致的,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转基因系号对两种昆虫致死率与幼树相比均已明显下降;转基因明显抑制存活幼虫生长发育,且以不同系号所饲养幼虫的发育存在显著差异;转基因系号对幼虫致死率与其生长情况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表明外源基因转入时对生长没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肥料对蝴蝶兰小苗生长的影响,为培育壮苗、提高蝴蝶兰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蝴蝶兰品种“V31”(台林红天使)小苗为试材,对比研究N∶P2O5∶K2O分别为30∶10∶10(高氮)、9∶45∶15(高磷)、20∶20∶20(等量)的花多多专用肥对蝴蝶兰小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比肥料对蝴蝶兰小苗生长影响显著,施用N∶P2O5∶K2O为9∶45∶15的蝴蝶兰小苗出根最快,45 d即可全部出根;施用N∶P2O5∶K2O为20∶20∶20的蝴蝶兰小苗新增叶片数最多,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用N∶P2O5∶K2O为30∶10∶10的蝴蝶兰小苗叶冠幅最大,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移栽后45 d内用高磷肥处理,而后在根系生长良好基础上以高氮肥和N∶P2O5∶K2O为20∶20∶20肥料交替施用最有利于蝴蝶兰小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0.
采用五倍子提取物为原料,建立了一种同时快速准确分析五倍子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的方法;通过全波长扫描确定检测波长、考察各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检测条件,从方法学角度考察检测方法的可行性。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冰乙酸,梯度洗脱(0→10 min:18%乙腈,10→15 min:18%→20%乙腈),柱温35℃,检测波长为248 nm,洗脱流速为1 mL/min,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分别在0.44μg~1 mg、0.08~8μg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值均为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74%、97.10%,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89%、1.53%。应用此方法能够在15 min内同时快速准确分析五倍子提取物中的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缩短了五倍子的高值化利用研究过程中的检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